APP下载

分享阅读,促进深度阅读与精巧叙事

2020-12-03江苏省吴江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太湖校区汤秋悦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20年20期
关键词:经验儿童教师

江苏省吴江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太湖校区 汤秋悦

分享阅读主要是指:成人与儿童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共同进行阅读的一种活动形式,其核心理念是“分享”,重在提高儿童的阅读兴趣与阅读能力。

一、分享阅读的意义

在部编版教材进入教学后,阅读能力的提高、阅读速度的提升、阅读量的加大都是教师和学生必须面对的挑战。国内外母语教育的实践证明,阅读能力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阅读教育是母语教育的核心环节,只有经过广泛的阅读和大量的积累才能真正学好语文。而从学生实际来看,学生没有充裕的时间体验和享受阅读。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语文教师,有责任向有实效、有生命力的阅读理论寻找方向,寻找一个探索的突破口。

在众多的阅读教育理论中,分享阅读对于扩大阅读量、提高阅读兴趣是有积极意义的。它符合儿童的认知心理和认识规律,它以启发式问题推动阅读进程,鼓励孩子尽情表达自己的读书感受,在与他人分享阅读感悟时获得情感支持。学生在语言交往中体验了成功、快乐,增强了自信心,发展了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了专注、爱读书的习惯,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二、分享阅读的取向

1.坚守分享的理念

分享阅读具有互动性。实践中应倡导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学生之间的分享,以小组为单位也可,以班级为单位也可,以“小先生制”也可,形式可以多样。教师参与分享阅读的主要方式就是“分享”。这种“分享”显然不是强行介入的,而是针对学生的具体阅读需要提出的。一般而言,学生的阅读行为流程是:选择文本—阅读文本—生成经验。教师可以参与 “选择文本”这一过程,以提供建议或者是激发学生兴趣,影响他们作出的阅读选择,也可以参与在他们生成经验后,进行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经验分享。例如,学了《落花生》后,我和学生一起读《我是落花生的女儿》,深入领会许地山所说的“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真实含义,激发对作家、作品的热爱,唤起持续的阅读热情。

2.倡导多主体参与

分享阅读是多主体参与的阅读,除了教师和学生的参与外,亲子分享阅读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家庭读写环境被认为是影响儿童阅读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实践中,教师可以建议家长增加家庭的藏书量、加强在阅读实践中的指导、增加投入阅读的时间等。如果家人的阅读风格得当,能常采用开放式问题引发儿童的思考,能积极营造轻松温暖的氛围,能使亲子间的情感交流支持和调节儿童的阅读经验,就将促进儿童阅读兴趣的培养、阅读技能的提高。例如,寒假里,学生读《呼兰河传》时,因为作品的时代性,其中描述的团圆媳妇等人物的事情和学生的生活相去甚远,我聚焦“那个年代里的人们的疯狂”,引导学生向爷爷奶奶等长辈求教,引发学生思考:什么是可以理解的“疯狂”、什么是不可以理解的“疯狂”、怎样才能不“疯狂”……这样的生活经验和阅读经验的结合,带给学生的思考和震撼是巨大的。

3.拓展分享的时空

分享阅读的成果呈现可以是辩论、汇报、演讲、诵读等以语言的形式,可以是答题、研究报告等以书面的形式,可以是展示、比赛等以激励的形式。同时,分享阅读中也可以超越课堂局限,利用多种场合和环境,制造更多的分享机会。例如,参与读书APP的云笔记,与同读此书的人互相分享阅读所得;微信公众号的推送;在朋友圈和QQ空间发表观点;参与图书馆、新华书店举办的相关分享会、读书沙龙等。

三、分享阅读的价值

1.促进深度阅读

学生之间的小组分享中,学生人数较少,能聚焦问题,参与度高;班集体的分享中,会有个别学生主导发言,容易达成共同理解,另外,思维的碰撞和言语的争辩一定程度上提供了更多阅读经验,提升了思维水平。像在《西游记》的阅读分享中,全班讨论《西游记》中谁法力最高强,谁的兵器最厉害,两种分享方式的交替利用为学生讨论赢得更多展示机会,提升了阅读感悟和思维品质。

2.促进精巧叙事

学生之间的阅读经验大多集中于故事情节和角色认知,师生分享时,教师则可以加以引导,扩展到总结表达的规律,感受表达的效果,有助于学生今后在相似的语言环境下表达经验的激活,实现叙事能力的提升。例如,分享《三国演义》中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其他故事,有利于学生把握人物形象,学习塑造人物的方法;分享《俗世奇人》中的其他篇目有利于学生领会“奇在人物,妙在故事”的艺术魅力,鉴赏其“一波三折”的叙事手法;分享小小说《界碑》《桥》《三封电报》时,从如何成功诞生好故事的角度去架构:如何设计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哪些细节可以推进故事的发展、故事是如何渲染气氛吸引读者、结尾如何出人意料。

综上,在理解篇幅较长、内涵丰富的文学作品时,分享阅读对于学生提升阅读兴趣、积累阅读经验、深化阅读理解和提升叙事能力、探究写作技巧都有积极、重大的意义。

猜你喜欢

经验儿童教师
最美教师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大山里的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Can lucid dreams kill you?
当你遇见了“零经验”的他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