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到“悦读”,别样的精彩

2020-12-03江苏省南通市城中小学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20年20期
关键词:鲁迅阅读课文

江苏省南通市城中小学 高 敏

阅读是一项有益身心发展的活动,对熏陶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具有重要价值。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黄金时期,但是由于教师教学手段的单一,很多学生并不能真正感受到阅读的快乐。因此,为了帮助学生爱上阅读,教师需要运用多元化的策略,让学生体会到阅读的有益、有趣,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情境激趣,促进阅读

小学生是一群好奇心强、喜欢新鲜事物的群体,而情境教学法利用的正是小学生这一特殊心理需求,将声色结合,最大化还原真实场景,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通过情境教学,教师可以从视觉、听觉等多个感官、多重角度对学生进行多方面刺激,从而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让学生在多元化的氛围中感受语文世界的精彩。例如在多媒体的辅助下,学生将进一步感受到阅读的快乐。

教学《故宫博物院》一课时,由于大部分学生并没有真正去过北京故宫,因此很难对课文中的建筑描写产生形象感知。而这一认知层面的缺失,将直接影响到整节课的教学效率。因此,教师不能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而是需要用情境教学代替书本教学,激活课堂氛围。首先,教师提前找好《故宫》纪录片视频,利用视频剪辑软件将其进行切分,按照课文内容依次播放。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将文字与视频内容对应,更容易在学生脑海中形成直观印象。然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纪录片片段,进一步拉近学生和故宫的情感距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进一步体会到故宫的恢宏气势,有利于学生理解文本,爱上阅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不仅是教学的主要内容,更是教师的教学目标。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趣味,而情境教学恰恰能满足趣味性这一标准,若能和阅读教学相结合,将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二、利用疑问,激发兴趣

教学,不能只是教师单方面的信息输入,还需要学生的反馈。何为反馈?我认为,疑问就是最佳的反馈方式。疑,说明对文本内容产生了深度思考;而问,是一种主动学习的体现。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很多课文都包含具有关键作用的词句,这些词句不仅承上启下,有的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教师能在教学中多留意这些地方,立足于此设计一些具有探究性的问题,不仅能唤醒学生的好奇心,还能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穷人》这篇课文时,通篇文章都着眼于“穷”字,着意描画了一对贫穷的渔民夫妇在极其困难、贫穷的境遇中仍然收留了邻居西蒙的孩子的故事,赞美了桑娜和丈夫宁愿自己受苦也不愿意置稚子不顾的美好品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立足于“穷”一字设计问题,如:“你认为文章中的穷人真的穷吗?为什么?”在初读以后,学生之间产生较大的意见分歧,有的学生认为穷人很“穷”,但是还有一些学生提出相反的意见。针对这两种观点,教师不要急着下结论,而应鼓励学生再次阅读文本,试着去找寻更多佐证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的阅读积极性都被充分调动,他们不仅认真阅读文本,还会展开细致入微的思考,从而对课文产生了更为多元化的观点,保障了教学效果。

在阅读教学中,一个只能听到教师单方面声音的课堂势必是死板的、没有生机的。因此,教师需要向学生提出有趣的问题,促进学生思考,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阅读活动,增强实践

阅读,不只是静态的,更是动态的。如果只是要求学生静静地坐着阅读,学生很可能难以集中注意力。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只采取静态模式授课,而应给课堂增添一些活力。我认为,教师可以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给学生的阅读过程赋予一丝灵动。只有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趣味盎然的活动中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才能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阅读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例如,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多数教师是以默读课文为主,然后引导学生将文章划分层次,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但是这样的教学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无法走进学生的心里。因此,教师可以反其道而行之,用更加具有创意的方式教学。首先,教师要求学生将课文改写成剧本,将鲁迅的四件事改编为四幕戏,然后鼓励学生自行报名参加课本剧演绎。于是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有的学生选择扮演鲁迅;有的学生选择扮演鲁迅的侄女,并将鲁迅指导侄女阅读的片段进行了台词扩充;有的学生扮演黄包车夫,将黄包车夫的内心活动进行扩充,很好地完成了剧本创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纷纷发挥想象力,既完成了剧本设计,而且很好完成了教师的课堂教学目标。

课本剧表演是一种高效的阅读教学手段,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符合小学生好表现的心理需求。在表演活动中,学生对语文的学习欲望也会随之增强。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将教学重心放在激发学生的阅读趣味层面上,让学生对阅读活动产生期待感,促使学生主动打开书本。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需要关注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生动性、直观性,以此让学生实现从“阅读”到“悦读”的跨越。

猜你喜欢

鲁迅阅读课文
背课文的小偷
鲁迅,好可爱一爹
孔乙己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
阿迅一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