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T对头痛患者的临床价值浅析

2020-12-03

今日健康 2020年1期
关键词:脑萎缩硬膜头痛

(重庆市黔江中心医院,重庆 409000)

如今人们对健康日益关注,因头痛而就诊的患者逐年增多,对临床医生而言,找出头痛原因尤为关键,为进一步提高医生及患者对CT平扫价值的认识,本组资料以510例头痛患者的颅脑CT平扫检查结果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收集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重庆市黔江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收治以头痛为主诉的门诊患者共510例,最大年龄79岁,最小年龄6岁,平均年龄41.57岁,男:女=2:3,病史长短不一,不伴随其它症状,查体未见确切阳性体征。检查设备及参数:GE 64层螺旋CT,管电压120kV,管电流240mA,层间距与层厚均为5mm。将检查结果分为阴性和阳性,阳性结果归类、分析、讨论。

2 结果

2.1 阴性 478例,颅脑CT平扫未发现异常,阴性率93.7%。

2.2 阳性 32例,阳性率6.3%。结果归类如下:

2.2.1 脑软化灶6例,年龄48-63岁,平均年龄53.5岁,男性4例,女性2例。

2.2.2 脑萎缩6例,年龄40-79岁,平均年龄69岁,男性5例,女性1例。

2.2.3 蛛网膜囊肿5例,年龄11-51岁,平均年龄27岁,男性3例,女性2例。

2.2.4 一侧脑室扩张3例,女性50岁,女性56岁,女性60岁。

2.2.5 颅骨骨瘤3例,女性43岁,女性45岁,女性61岁。

2.2.6 腔隙性脑梗死3例,女性56岁,女性75岁,男性60岁。

2.2.7 脑萎缩、脑白质脱髓鞘2例,女性66岁,男性77岁。

2.2.8 脑萎缩、腔隙性脑梗死1例,女性76岁。

2.2.9 慢性硬膜下血肿伴急性出血1例,女性75岁。

2.2.10 脑白质脱髓鞘1例,女性75岁。

2.2.11 脑出血1例,女性62岁。

3 讨论

本组资料显示,以头痛为主诉的门诊患者中,93.7%CT未见异常,阳性患者中,中老年患者所占比例较大。脑萎缩、脑白质脱髓鞘改变、腔隙性脑梗死三种疾病单发或伴发,占阳性患者的3/8,以老年发病为主,部分患者临床表现仅为头痛,CT对病变的检出有重要意义。脑软化灶常为脑出血、脑梗死及脑外伤所致,在头痛患者的发病率为1.2%,其中3例发生在基底节、外囊,3例发生在额叶、枕叶,以小结节状为主,CT能准确发现病变,评估预后。蛛网膜囊肿为良性脑囊肿,以青年患者为主,多无症状或仅表现为头痛,在头痛患者的发病率为1.0%,CT可以明确诊断,而且指导治疗及随访观察均有重要价值。颅骨骨瘤属于良性肿瘤,3例患者均发生在颅骨外板,作者认为该骨瘤与头痛无确切关联,为检查时偶然发现。一侧脑室扩张3例,正常人中有一部分人一侧脑室较另一侧扩张,属正常变异,如何智力及精神正常,无临床意义,CT可随访观察。脑出血是临床常见急症,多起病急,病情重,少数患者因出血位置、大小等而临床表现不典型,该患者女性,62岁,起病隐匿,因头痛就诊,CT能准确诊断脑出血,并为后续治疗提供参考。慢性硬膜下血肿伴急性出血1例,老年女性患者,因头痛就诊,应有轻微或被忽略的外伤史,CT显示血肿的部位、范围、密度及对周围组织的压迫情况,对诊断及治疗都起到关键的作用。脑出血及慢性硬膜下血肿发病率极低,都不足0.2%,但如不及时发现后果严重,应予以足够重视。本组资料所有阳性患者经CT检查基本可明确诊断,因此,CT是头痛患者排除器质性病变的重要方法。

头痛见于多种疾病,大多无特异性,常见的头痛类型有偏头痛、紧张型头痛、精神障碍相关性头痛,多为功能障碍,CT检查意义不大。本组阳性资料中不排除临床医生对病史采集及体格检查的疏漏,可能导致阳性率偏高,建议临床医生采集病史注意头痛时间、性质及伴随症状等,仔细体格检查,对未发现阳性体征的长期或反复头痛患者,尽量减少不必要的CT检查。对高危因素,如中老年、隐匿外伤等,谨防脑出血、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发生,但凡怀疑应行CT检查。

猜你喜欢

脑萎缩硬膜头痛
如何预防脑萎缩
头痛应该灸哪里?
髓外硬膜内软骨母细胞瘤1例
头痛与口疾
高压氧在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远离头痛的困扰
脑萎缩会发展成痴呆吗
颈动脉狭窄伴局限性皮质脑萎缩22例临床观察
阿托伐他汀联合中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萎缩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