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纸上生机 笔底明珠

2020-12-02叶莹

现代艺术 2020年3期
关键词:著名画家花鸟物象

叶莹

吉祥

W.ANGJIXIANG

筆名浩翔,号德盛堂主人。四川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成都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

在省部级以上报刊、电台、电视台发表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及新闻报道100余篇。

早年师从范家成先生习画。其葡萄画法深得中国新水墨神韵,造诣颇深,得到著名国画家苏葆桢之子、重庆西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苏姓的赞赏与悉心指导。著名画家胡真来先生入室弟子,享有巴蜀画坛“吉祥葡萄”之美誉。

中国写意花鸟始于文人士大夫的风雅绝唱,从“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的苏东坡,到“书画本来同”的赵孟頻,再到明清时期,“世间无物非草书”的徐渭、“哭之笑之”的八大山人、“难得糊涂”的郑板桥,写意花鸟更成为文人抒胸中逸气,聊以自娱的载体。这种笔墨为上、孤芳自赏的审美情趣直到清末海派艺术的出现才得以打破,再加上之后齐白石在乡野田间发现的天趣质朴之美才将花鸟画的审美情趣引向了生机盎然、雅俗共赏的领域。

王吉祥先生的写意花鸟所呈现出的便是这样一种生机之像。他常表现那些春华秋实的画面,盛开的芙蓉,娇艳的荔枝,结果的葫芦,丰盈的南瓜,硕实的葡萄,觅食的雏鸡……这些富有美好寓意且极具生活化的物象使他的作品受到许多人的喜爱。古人常说“平淡天真”,在今天都市文化及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下,人们更渴望去追求那些田野乡间的返璞归真,去静下来体味那些日常中的美好。而王吉祥的花鸟似乎可以给大家提供了这样一种途径,在看似平常的物象中去发现那些明艳的色彩,饱满的生命。

王吉祥早年曾得到著名画家苏葆桢之子、重庆西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苏姓的悉心指导,后拜四川著名画家胡真来先生为师,又与身边诸多艺术名家交往甚夥,耳濡目染。近现代四川花鸟画坛曾出现过许多大家,但苏葆桢的写意花鸟绝对可以说是一个独特的存在。苏先生早年毕业于中央大学艺术系,受徐悲鸿、张书旗等人的影响,将西方写实主义引入写意花鸟,其作品既有写意画的酣畅淋漓、随意点染,又有西方写实的光影质感、严谨法度。他特别注重写生,其所作葡萄图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王吉祥的葡萄图就是研习苏先生而来。他的葡萄用色饱满、珠圆玉润,多用色彩和墨色浓淡变化来表现葡萄质感,枝叶则全用墨色,浓重而丰盈。当然,光有继承还远远不够,他也常常思考如何创新,如何建立自己的笔墨体系,使画面具有更强的风格性。放眼当代花鸟画坛写意逐渐式微,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今天许多的花鸟画家也意识到这个问题,并且在努力改变,但相较于工笔而言,写意的创新可谓难上加难。王吉祥也是其中的一员,他就曾在用笔、用水、用色上做了许多尝试,如何在不破坏物象体积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发挥笔墨本身的形式魅力,是他正在探索的内容。

曾经徐渭题葡萄图:“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然而,王吉祥笔下的葡萄呈现出的则是一派生机之象、喜悦之象,对丰收的礼赞、对生活的热忱、对幸福的向往。人们常说“画如其人”,从军营到地方,走过激情燃烧的岁月,回归平淡生活的点滴,军人出身的他始终保持着一腔热忱和初心不变,这也使得他在繁忙工作之余仍然能够坚持艺术创作,多年孜孜不倦,潜心实践。但我们相信,今天只是一个开始,以王吉祥这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性格和“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执着,必定能使他在纷杂艺术圈中保持坚定的步伐,以饱满的热情去讴歌时代和人民,呈现出更丰硕的成果。

猜你喜欢

著名画家花鸟物象
写意花鸟
如何与物象相处
记叙文构思之“物象法”
同为“渔夫”,异为“渔夫”
世界名画《蒙娜丽莎》
想当凤凰的金花鸟
贾宽
花鸟
以“非美”意识辨析观光旅游产品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