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儿童剧《小妇人》的家庭女性教育主题探析

2020-12-02欧宗耀钟欣雨

北方文学 2020年21期
关键词:小妇人儿童剧家庭教育

欧宗耀 钟欣雨

摘 要:美国儿童剧《小妇人》节选自长篇小说《小妇人》改编创作。该剧不仅还原小说中的相关场景,将马奇太太和四姐妹的日常生活展现得淋漓尽致,具有较强的吸引力,还能与观众产生强烈的共鸣,使其从剧情中读懂其中潜藏的家庭女性教育主题,充分感受马奇太太和四姐妹具有的难能可贵的精神品质。基于此,本文以马奇太太的教育方式为导向,对该剧蕴含的家庭女性教育主题进行探究。

关键词:儿童剧;小妇人;家庭教育;女性教育

美國女作家路易莎·梅·奥尔柯特的长篇小说《小妇人》一经出版便受到广大读者的青睐,小说中马奇太太和四姐妹之间的生活琐事令人津津乐道,尤其是马奇太太的教育方式,更是体现了教育艺术的魅力所在。她不仅是孩子的母亲,还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引导者,更是引导孩子逐步走向光明道路的灯塔。正是因为马奇太太优秀的教育方式,使得四姐妹在成长过程中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和优秀的人格品质。经萨·斯宾塞改编后的三幕儿童剧《小妇人》通过戏剧的形式对小说相关内容进行展现,既赋予了人物活力与生机,使马奇太太的教育方式得到升华,又突出了家庭教育主旨,帮助家长和孩子进行更好地理解与感悟。

一、剧情概述

美国儿童剧《小妇人》节选自长篇小说《小妇人》中“圣诞节的前两天”“圣诞夜”“数周之后”和“两个月后”四部分内容。1896年,长篇小说《小妇人》正式出版后便享誉全球,被翻译成数十种语言,并且使得各国读者大加赞赏,特别是青年群体,他们将《小妇人》视为终身受用的宝藏和“道德食粮”[1]。走进戏剧我们发现,虽然马奇太太和四姐妹的生活普通而拮据,但她们的精神品质却是无价之宝,她们善良、坚强、宽容、无私、勤劳、乐观。被人们称为“家庭教育家”的马奇太太,在丈夫随军参战后,凭一己之力撑起整个家,独自照顾四个女儿。区别于其他儿童剧,《小妇人》既不是演绎可爱的动物王国、梦幻的城堡,也不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童话故事,而是三幕以女性角色为主,强调马奇太太教育形式与四姐妹之间相处方式的场景。1863年的冬天,麻省康考得市马奇家的客厅里洋溢着令人愉快而舒适的气氛,门厅里的一棵圣诞树格外引人注目,在圣诞树的指引下,我们目睹了马奇太太和马奇四姐妹圣诞节期间的经历,并在种种经历和事件中学习到了马奇太太与时俱进的教育方式和四姐妹融洽、和谐的相处方式。在如今的社会中,马奇太太的教育理念依然受用,并且可以成为现代社会的家庭教育蓝本,其中蕴含的女性教育主题也将影响世世代代。

二、家庭教育观念探析

(一)独立的经济能力

《小妇人》的背景为南北战争时期,这时的女性地位较低,经济独立对她们来说犹如天方夜谭,而经济独立的女性更是凤毛麟角。马奇太太在家庭教育中提倡经济独立,告诉自己的孩子们要在经济上拥有一定的实力,只有这样才能不被男人和当今社会所左右[2]。马奇太太为四姐妹营造的开放环境与当时社会形成强烈反差,她们既不会随波逐流,也不会沦为时代的牺牲品,而是具有自己的独特魅力。正是因为马奇太太的耳濡目染,才会在第一幕第二场出现乔宁愿卖掉自己美丽的头发,也不会向富有的马奇姑妈借钱的场景。乔的这一举动对其他姐妹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而在各自的领域中不断开拓,最终取得自己的经济地位。

(二)独立的自由观

男女不平等不仅是我国古代的专属,19世纪的美国社会亦是如此。在当时的美国,女性不应有独立的经济实力,女性应该留一头美丽的长发,等等。但在儿童剧《小妇人》中,马奇太太的教育形式和马奇四姐妹的性格特点与当时社会相背而驰,她们有着较为自由和独立的思想。尤其是乔,乔的独立意识最为强烈,她渴望在社会中获得平等,不仅不顾马奇姑妈的反对始终如一的坚持写作,还具有男子汉的气概,为了父亲甘愿卖掉美丽的头发,面对劳瑞时没有当时女性的委婉含蓄,而是展现最真实的自己[3]。乔的性格与最终的成功,除了与自己的坚持和努力有关外,还与马奇太太的支持有着莫大关系。第一幕第二场中,乔排练和表演话剧时马奇太太无条件的支持和鼓励,就是给予乔及其三姐妹相对的独立和自由。

三、家庭女性教育主题探析

(一)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

家庭是孩子人生道路上的第一站,家庭教育环境的营造决定着家庭教育的效果,同时也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与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马奇太太之所以在家庭教育中取得卓越成就,是因为她学会因地制宜,根据家庭实际情况为四姐妹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与融洽、和谐的家庭教育氛围。通过剧情梗概可知,马奇先生远赴战场,家庭生活清苦贫瘠,在这种情况下,马奇太太非但没有怨天尤人,还将这些困难化作生活的动力,在营造良好家庭氛围的同时,还对四姐妹进行了诸多方面的教育。比如说,马奇太太的家庭教育中,父爱贯彻四姐妹生活的全过程,父亲在外参军并没有使四姐妹对父亲产生距离感,依然保持着浓浓的思念。其原因体现在第一幕第一场,马奇太太将孩子们聚集在火炉旁读父亲的来信,通过父亲的来信弥补父爱的空缺,这样马奇四姐妹对父亲只有无尽的思念和敬重,并没有因为缺少父亲的陪伴而产生消极情绪。

(二)勤劳俭朴的精神

《小妇人》一书的时代背景为南北战争时期,这一时期的人们两极分化严重。马奇姑妈和劳伦斯先生代表的是富有,而马奇太太家则代表着贫穷,他们要想脱离悲惨的生活,就要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相应的报酬。因此,马奇太太将自己勤劳的精神传递给四姐妹,让她们在家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积极参与到家庭劳动中。比如说,第一幕第一场中:圣诞节前夕,马奇四姐妹共同装饰房间,艾美忙着扎好一串松柏枝,装饰壁炉台;梅格将大红蝴蝶结扎在一个松枝花环上;乔为迎接圣诞节准备节目。第二幕中,马奇太太前往华盛顿照顾病重的马奇先生时,贝思坚持到海默家看望生病的婴儿,并为他们送去食物。种种行为表示,四姐妹在马奇太太的教育和引导下,养成了勤劳俭朴,乐于奉献的精神。

(三)伟大善良的母爱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说不尽母爱的伟大、慈悲和善良。马奇太太家庭教育成功的秘诀便是她的善良母性。在剧作家笔下,马奇太太的母性特点十分鲜明,善良、慈悲的马奇太太是四姐妹人格魅力形成的关键所在。马奇太太总是通过生活中的小事激发孩子们的真诚和善良。如第一幕第一场中,马奇太太告诉孩子们后院篱笆外面小窝棚中刚刚住进的海默家是一个可怜的妇人带着六个孩子和一个吃奶的婴儿,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苦日子,希望姑娘们将自己的早点作为圣诞节礼物送给他们[4]。此时,四姐妹在马奇太太的感染下不惜自己挨饿受苦,将食物送到了海默家。马奇太太的真诚和善良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并且在每次行动中引导马奇四姐妹感知善良和慈悲的重要性,因而使得马奇四姐妹拥有真善美的重要品质。

(四)良好的沟通模式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重要纽带,是人们敞开心扉,拥抱彼此的利器。对于家庭教育来说,沟通极为重要,只有建立良好的沟通模式,才能形成良好的家庭氛围,最终形成融洽、和谐的家庭关系。在马奇太太的家庭教育中,沟通占据着主要地位,她不仅是孩子的父母,还是孩子的好朋友,她会对自己的孩子说“妈妈随时随刻都是你们倾诉闺中心事的知己”,并付诸于行動。正因如此,在面对马奇太太时,四姐妹可以毫无顾忌,敞开心扉。在沟通中,马奇太太会认真思考孩子提出的问题,从孩子的角度进行考虑,然后给予她们适当的帮助,不会因孩子的错误而批评,而是以柔和的语气进行引导和教育。不仅如此,马奇太太与孩子沟通和交流时,总是告诉她们不要浮躁,不要让坏心情影响自己,要学会宽容和原谅,这种宽容不仅是面对他人,面对自己时也同样如此。在第三幕中,乔因为艾美毁了自己的手稿而愤怒时,马奇太太并没有责怪任何一方,取而代之的是及时与乔沟通,柔声细语地告诉乔:“亲爱的,别让愤怒的乌云遮住了太阳,互相原谅,互相帮助,明天重新开始”[5]。马奇太太在教育四姐妹时,最为出彩的便是她不仅给予语言上的鼓励和支持,还会通过各种各样的事情进行锻炼,引导她们在不断的实践中形成良好的品德与正确的价值观念。

四、结语

综上所述,美国儿童剧让我们从马奇太太身上借鉴和学习的家庭教育方式众多,比如言传身教、循循善诱、慈悲善良等,孩子观看儿童剧时还能学习马奇四姐妹拥有的精神品质,如善良、乐观、勇敢、坚强等。戏剧中所蕴含的深刻的女性教育观念值得我们深入地挖掘和探究,同时与当前的教育观念相结合,努力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将马奇太太拥有的教育艺术落到生活中。

参考文献

[1]路易莎·梅·奥尔柯特.小妇人[M].王之光译.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7:3–4.

[2]谢玲.浅析《小妇人》中的家庭教育[J].西江月,2013(10):30.

[3]唐静文.《小妇人》中的女性意识解读[J].海外英语(下),2020(05):233–234.

[4]甘惠侨.马奇四姐妹的美德成因浅析——论《小妇人》中的教育主题[J].群文天地,2010(05):47–48.

[5]黄艳.家庭教育的典范——浅析《小妇人》中马奇太太的教育方式[J].学理论,2011(26):105–106.

猜你喜欢

小妇人儿童剧家庭教育
浅谈文化产业化背景下儿童剧的深度开发
小妇人
《小妇人》:多种面貌的女性力量
我的妈妈是儿童剧演员
发展与反思—儿童剧的发展路径
真正女性崇拜思想对《小妇人》中马奇姐妹的影响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