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古代养蜂业发展的历史探究

2020-12-02石心玥胡福良

蜜蜂杂志 2020年5期
关键词:蜂产品养蜂蜂群

石心玥,胡福良

(1.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1701班,浙江 杭州310058;2.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浙江杭州310058)

我国养蜂业历史悠久,有学者认为在2 300年前的战国中期就已出现了“原始粗放”的养蜂产业。2 000年来,我国封建社会的传统农业秉持着“五谷第一,桑麻第二,畜牧第三”的理念[1],归属“小畜”、位列“禽虫之末”的养蜂业自然只能在古代农业经济中扮演着边缘性的角色。但随着养蜂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古人对蜜蜂认识的不断深入,养蜂业逐渐成为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新兴副业,在世界养蜂史上也具有一定的影响。杨淑培先生将我国古代养蜂业发展分为4个阶段[2]:原始社会至东汉时期为“原始掠取”阶段;东汉至南北朝时期为“山野养蜂”阶段;南北朝至唐朝为“过渡”阶段;唐朝至清代晚期为“家庭养蜂”阶段。下面将以上述4个阶段为基本脉络,探究中国养蜂业的历史发展进程。

1 原始掠取阶段(原始社会-东汉时期)

1.1 养蜂业溯源

中国的“蜂”字最早可追溯到《诗经·周颂·小毖》中“莫予茾蜂,自求辛螫”。周尧先生发现殷墟卜辞中的字形似蜜蜂,因此认为中国的养蜂史可上推至3 000年前[3],但这一推论后被证明是一种误译。目前普遍认为最早的养蜂文献可以追溯到《山海经·中次六经》:“缟羝山之首,曰平逢之山……有神焉,其状如人而二首,名曰骄虫,是为螫虫,实惟蜂蜜之庐,其之,用一雄鸡,禳而勿杀。”有学者认为,“有神焉,状如人而二首”指的是两头泥封的蜂巢,后“蜂蜜之庐”也进一步印证了这种假设[4]。也有人认为此处的“神”和“骄虫”指的是一种熊,而熊偷食蜂蜜之状就仿佛在蜂巢上架起庐篷;这一说法虽有些许道理,但略显牵强,笔者更倾向于前者的说法。《山海经》被认为是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叶的楚人或巴蜀人所作,因此,可以推测在战国中期就已出现了“原始粗放”的养蜂业。当时人们不再单纯攀藤割蜜、采用“既取我子,无毁我室”的掠取方法,而是对野生蜂群加以照看,春夏时通过“两头泥封、稍留孔隙+烟熏”的方法赶走蜂群,割取蜂蜜、蜜蜂;秋冬时,再“祠之雄鸡”以“补食蜂粮”(这种方法甚至沿用到了晚清时期)。这时的蜜蜂还处于完全野生状态,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与养蜂技术的不断成熟,到东汉时期,已经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山野养蜂”。

1.2 蜂产品的加工与利用

中国最早开始利用蜂蜜可以追溯到9 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们在贾湖遗址中发掘了以蜂蜜为主要成分的“蜜酒”[5],表明古人已经掌握了蜂蜜的采集与加工技艺。这一时期,蜜蜂处于野生的、未被驯养的状态,人们则从山林中掠取原生态的蜜蜡、蜂子作为糖分摄入的来源之一。而到周朝,蜂子(蜜蜂幼虫)制成的“醢”成为宫廷内贡帝王享用的珍馔,《礼记·内则》中提到“爵鷃蜩范,人君燕食”,其中的“范”指的就是蜜蜂的幼虫和蜂蛹[6]。《礼记》中还提到“子事父母,枣粟饴蜜以甘之”,这是“蜜”字在中国古籍中的首次记载,也体现了我国食用蜂蜜的历史之悠长。汉代《神农本草经》中则首次发现了蜂产品入药的记载:“上品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石蜜、蜜蜡、蜂子入药”[7]。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古医方帛书《五十二病例》中也记录了“旦取丰(蜂)卵,渍美醢一杯,以饮之”的疗病之法。另外,根据葛洪的《西京杂记》记载,西汉时南越(今两广地区)还发明了蜜、蜡混合而制成的“蜜烛”。《辞海》中还有“蜡缬布始于汉”的记述,说明在汉代蜂蜡已经用于印染了[8]。

1.3 对蜜蜂习性的初步认识

2 000 多年前的古人很早就发现了蜜蜂螫针的特性和作用。《诗经》中提到“莫予茾蜂,自求辛螫”,说明西周时古人已经观察到蜜蜂有蜇人的习性了。而《国语·晋语》中“纳蚁蜂虿,皆能害人”的描述,说明在春秋末期人们意识到蜂的螫针有毒,对人体有害。《左传·僖公二十二年》中“无谓邾小,蜂虿有毒”的描述,说明战国人认识到螫针是蜜蜂用于自卫的器官。

古人也发现了蜜蜂群居的特点。《拾遗记·周》中写道:“周武王东伐纣,夜济河……有大蜂状如丹鸟,飞集王舟,因以鸟画其旗”。这说明很可能在殷商时期人们就发现了蜂群,并意识到蜂群中存在“蜂王”,因此在周武王的幡旗上画了蜂形图案,既寓意吉祥又象征了权威。《山海经》中“蜂蜜之庐”的描述表明,人们意识到蜂群会群居于蜂巢之中。而《淮南子》中首次提到“蜂房”一词,并以“不容鹄卵”形容了蜂房的大小,说明西汉时人们对蜂巢的认识更加深入了。

2 山野养蜂阶段(东汉-南北朝时期)

2.1 养蜂业兴起

东汉时期,中国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山野养蜂”技术,并出现了传授养蜂技术的专业人员。“山野养蜂”与“原始掠取”不同,人们已经不满足于在原址养蜂、照看蜂群,而是开始将附有野生蜂巢的树干带回家“移养”;由于当时养蜂技术有限,因而养蜂人并不对蜂群进行管理,只是在一定时期进行割蜜,蜂群则处于半野生状态。目前的文献记载中,中国第一个专业养蜂人为东汉时期的姜岐。西晋皇甫谧在其著作《高士传》中写道:“姜岐……以畜蜂、豕为事,教授者满於天下,营业者三百馀人。……民从而居之者数千家。”作为一个“适居守道”“治书、易、春秋”的隐士,姜岐不仅以养蜂为乐事,还带领着当地的数千户人家养蜂致富,更有天南海北的人前来学习养蜂。可见,东汉时期养蜂业已经开始兴起,并形成了一定规模。

魏晋南北朝时期,养蜂技术进一步发展。张华在《博物志》中记载了深山割蜜人“以蜜蜡涂器”以吸引野蜂的方法,即等到春天“蜂将生育”之时,抓住二三只蜜蜂放于器内,几天之后其他野蜂便“寻将伴来”,最终形成一个大蜂群。

2.2 新的蜂产品与加工工艺

东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蜂产品的加工工艺进一步精进,并产生了新的蜂产品。当时,人们已经能够将蜜与蜡分开,纯净甘甜的“蜜”主要作为人们的食用品和医疗保健品的原料,《三国志》中记录了许多蜂蜜食品,比如用以解暑的“蜜浆”和“蜜饯梅”,这既说明了该时期人们对于蜂蜜制品的喜爱,也体现了蜂蜜加工技艺的不断精进。而“蜡”则主要用以刻制蜜印、蜜章和蜜玺,并作人死后追绶谥号、官职之用,如《晋书·山涛传》中提到“文明皇后崩,进皇后蜜玺”;除此以外,蜂蜡还被制作成蜡屐和工艺品“蜡凤凰”。

2.3 对蜜蜂生物学特性的进一步认识

东汉时期,人们已经基本掌握了蜜蜂的生物学特性。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将“蜂”定义为“飞虫蜇人者”,“蜜”定义为“蠡甘饴”。晋朝郭璞在《蜜蜂赋》中以繁冗华丽的语言描述了蜜蜂生活的环境(下林天井,青松冠谷,赤萝绣岭)、蜂巢的形态(繁布金房,叠构玉室)、筑巢的条件(营翠微而结落,应青阳而启户)、蜂蜜的形成(咀嚼华滋,酿以为蜜)、蜂群的组织结构(阍卫固乎管钥…大君以总群民)、蜂群的行动模式(每先驰而葺宇,番岩穴之经略)等[9],体现了时人对于蜜蜂的研究与认识之深入。

3 过渡阶段(南北朝-隋唐时期)

“过渡阶段”指的是蜜蜂从野生向家养过渡的时期。南朝刘宋人郑缉之在其著作《永嘉地记》中记载了一种在家中“以蜜涂桶”吸引分群蜂的方法,即通过蜂蜜的香气招来路过的工蜂,只要吸引了“三四”只蜂,便能“举群悉至”,让蜜蜂从山野之间进入养蜂人家。隋唐时期,人们还进一步意识到了蜂蜜的药用价值。隋唐名医弥权在《药性论》中指出蜂蜜在滋补养颜、治疗口疮、治卒心痛等方面有着十分可观的效用。隋唐“药王”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也提到了蜂蜜能够治疗咳喘,食用“蜜酒”还可疗病养生、延年益寿。另外,人们还发现了蜂子具有美容美颜的功能,南朝著名药学家陶弘景在其著作《名医别录》中就提到“蜂子酒渍傅面,令人悦白”。这一时期时间较短,文献专著所留不多,因此并没有值得一书的其他养蜂技艺或蜂产品。

4 家庭养蜂阶段(唐朝-晚清)

4.1 养蜂业成熟

唐代养蜂业基本上沿袭了南北朝时期“以蜜涂桶”的方法,并在前朝养蜂经验的基础上缓慢向前延伸。“家庭养蜂”在唐代已初具规模,养蜂技术也首次被收编到农书之中。杜甫有诗云“柱穿蜂溜蜜,栈缺燕添巢”,说明人们已经开始将家庭简易蜂箱放在“檐前或庭下”,目的是防止风霜雪雨的侵袭。同时,人们也意识到通过靠近果树等蜜源植物能够更好地进行蜜蜂养殖,如段成式在《酉阳杂俎》中写道“蜂窠成式修竹里私第,果园数亩”。另外,唐朝人还准确掌握了收蜜时间,韩鄂在《四时纂要校释》中指出收蜜时节“以六月为上”,另外在许多唐诗中也描述了春蜜、夏蜜和冬蜜收集时的场景。除此以外,在唐代还出现了原始的防护服,《岭南异录》和《太平御览》中都记录了“草衣蔽身”来“捍毒螫”的方法,同时还要“以烟火熏散蜂母”,说明唐人开始针对蜜蜂蜇人的特性开展相应的保护措施了。虽然唐朝的家庭养蜂技术不断向前发展,但野生或半野生蜂巢还是蜂蜜的主要来源,唐诗《深山逢老僧二首》中甚至描写了儿童割采野生崖蜜的情景“山童貌顽名乞乞,放火烧畲采崖蜜”。

宋代养蜂技术在唐代基础上有了重大突破。王禹偁在《记蜂》中详细记载了“以棘刺关于王台”来控制自然分蜂的技术,这在中国养蜂史上是一个重大突破。王禹偁在文中首先简要概括了蜂王的特性,并指出幼蜂王是在“王台”上生养的,通过用棘刺捣毁王台就可以使“王之子尽死而蜂不拆”,以达到遏制自然分群的效果;文章最后王禹偁又指出割蜜需要合理,不可多也不可少,因为“多则蜂饥而不蕃…少则蜂堕而不作”。另外,宋朝人还发明了蜜诱烟熏法来收集分蜂群[10],苏轼在《收蜜蜂》中就描述了一个人在前用蜜引诱蜜蜂出巢、一个人在后烧艾将蜜蜂熏出巢,二人双管齐下协力收蜂的情形。

我国第一部蜂业史专著《中国蜂业简史》中认为元代是中国古代养蜂史上最鼎盛的时期[11]。这一论断并非空穴来风,因为元代无论在养蜂技术、蜂产品开发与利用还是文献数量、人们对蜜蜂的科学认识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与发展。元朝建立后极其重视农业,确立了“农桑立国”的方针,在中央设立“司农司”,在地方则挑选精通农事的人为“劝农官”。这一时期,元政府还编纂、印发了大量农书,这些农书中都专门论述了养蜂业的发展状况,体现了元代蜂业的发展盛况。郭锐先生总结了元代养蜂技术的5点创新之处[12]:(1)蜂箱制作的进步和蜂房管理的发展。鲁明善在《农桑衣食撮要》中提到元代已经有了砖砌蜂箱、土窝蜂箱、荆编蜂箱和独木蜂箱;同时,蜂房摆放注重“疏密有行,新旧有次”,蜂房前也需要放置水器以满足蜜蜂酿蜜的需求。(2)养蜂防护意识的提高。元代“沙帛蒙头”的防护措施已经非常实用和先进了,直到今日还在某些地区沿用。(3)割蜜方式的完善。元代割蜜基本照循前代“熏艾驱蜂”、“适当割蜜”的方法,但在割蜜过量后的补救措施中,元代人发现通过悬挂脱毛、剐除肚肠的草鸡在巢内就可以为蜜蜂补食(与《山海经·中次六经》类似)。(4)收蜂方式的创新。《王祯农书》中记录了“撒碎土”的收蜂方式,这一方式也一直被沿用至今。(5)蜂群管理技术的突破。《农桑辑要》一书中记录了“早摘新王-人工分群-培养强群”三位一体的蜂群管理模式,引入“优生学”的概念,是一种简易又科学的蜂群繁殖控制方法。除上述创新以外,在刘基的《郁离子·灵丘丈人》中还提到元代不仅有私人养蜂户,还有大型的专业养蜂场,“元有庐,庐有守”。

明清时期养蜂技术虽没有较大的突破,但也是集前人之大成,日臻完善。明代的蜂箱排列更加合理,《竹屿山房杂部》和《物理小识》中都提到蜂箱应该坐北朝南,东西排列,自下而上地加箱,以达到“占地小,采光多”的效果[13]。明清时期,分蜂、收蜂技术已经较为成熟,明代科学家徐光启在《农政全书》中提到“春月蜂盛,一窠只留一王,其余摘之”,清代蒲松龄在《农桑经·蜜蜂》中还记载了“以香炷焠其(蜂王)双翼,使不得飞”的控制分蜂的方法。清代《三农纪·蜜蜂》第八卷提炼了养蜂的核心过程,“分蜂-召收-留蜂-镇蜂-防护-割蜜-藏蜜-炼蜡”,这也是对中国古代养蜂技术最完整、最简练和最精华的总结。

4.2 丰富多彩的蜂产品与日渐精进的加工技艺

唐朝的蜂业生产开始兴旺,蜜、蜡等蜂产品成为了陕西、山西等地区贡赋的重要组成部分[14]。蜂产品的加工技艺也有了较大突破。首先,蜂蜡的利用范围开始不断扩大。蜂蜡被广泛应用于制作蜡烛,从唐诗“凤皇鸣舞乐昌年,蜡炬开花夜管弦”中可以看出蜡烛的使用在钟鸣鼎食的上层社会已经较为普遍;蜂蜡还被用于制作传递文书的蜡丸;以蜂蜡为染制原料的蜡缬布也开始在唐代流行。其次,人们也发现了蜂蜜新的利用方式。蜂蜜开始被用于制香,孙思邈的《千金翼方》中就记录了蜂蜜制香的方法,经过该香熏过的衣物不仅清香扑鼻,还能防腐、防蠹(在唐代的银香囊上也发现了蜂形纹饰);蜂蜜还被用于道家修炼的丹药之中。另外,人们还发现了蜂花粉在药疗(蒲黄、松黄)和美妆方面的效用。除此以外,唐人对蜂蜜在医疗药用、饮食保健、美容养生等传统领域的效用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由于篇幅有限,在此不加赘述。

宋代的蜂产品较唐朝更加丰富。北宋年间,由于印刷术技术的跨越式发展,蜂蜡开始用于制作印刷的印版,由蜂蜡制成的印版被称为“蜡版”。同时,蜂蜡还可用于绘画,米芾在《画史》中提到“凡三寄蜡本者,无一笔似者”,说明当时蜂蜡制作的“蜡本”可用来进行绘画临摹。此外,蜂蜜在餐饮业中被广泛应用,以蜂蜜为原料的食品多达近百种,丰富了宋代人的舌尖体验。

元代养蜂技术的不断发展也带来了蜂产品行业的日益繁盛。元代蜂产品中很大一部分作为贡品流汇于朝廷,据《广西通志》记载,仅“佛事”一项事务每年就要消耗蜂蜜13 150 kg。在下层社会中,蜂蜜也逐渐成为了较为普及的糖类调味品和食品保鲜材料,元代独有的饮料“舍尔别”以蜂蜜为主要原料,《居家必用事类全集》中还提到了酿造蜜酒的方法。蜂蜜在医疗方面的效用依然受到人们的重视,《丹溪心法》《卫生宝鉴》等医术中都提到了蜂蜜的药用秘方,此外,人们还发现了蜂蜜在动物牲畜医疗方面的作用,《元刻农桑辑要校释》中记载了蜂蜜作为调和剂治疗“马病”的药方。另一方面,蜂蜡的制作方式也首次得到了详细的记载(《农桑衣食撮要》);元代政府十分重视蜂蜡的生产,在诸色人匠总管府下设立“出蜡局”和“剪毛花毯蜡布局”。

明清时期,蜂产品在社会生活中已经得到了广泛运用,不仅政府采办量大,民间市场也十分繁荣。宋应星在其著作《天工开物》中形容了当时的养蜂盛况,“凡酿蜜蜂,普天皆有”。明清时期的医疗典籍十分丰富,除了传统的蜂蜜入药以外,《本草纲目》《普济方》《物理小识》中还提到了蜂房、蜜蜂成虫、黄蜡、蜂花粉、蜂针的医疗用途。另外,蜂蜜在饮食业方面利用之广泛可谓空前,蜂蜜类的酥酪制品、蜜饯制品、酒饮制品总不下百种,兹不赘述。

4.3 对蜜蜂习性、生物学特性认识的不断深入

唐代,人们在前人的经验基础和时人的长期观察下,对蜜蜂的习性和生物学特性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唐朝人已经可以初步认识和区分三型蜂了,《文苑英华》中首次提出了“蜂王”的称谓,“蜂王献蜜,纷飞紫绀之楼”;《酉阳杂俎》中则记载了“相蜂”(雄蜂)的特性,“相蜂过冬,蜂族必空”;在上述二型蜂以外,人们还发现了“嚼蕊奉君亲”(元稹《蛒蜂》)的工蜂,对工蜂身体构造的描述也非常准确,“构脾分部伍”“其毒在尾,垂颖如锋”。另外,杜甫在《徐步》中“芹泥随燕嘴,花蕊上蜂须”的描述,说明人们已经观察到蜜蜂以口须采粉时花粉沾满口器的情景。

宋代人对蜜蜂的行为、结构及生活环境的观察更加细致。南宋罗愿在《尔雅翼·蜜蜂》[15]中记载了工蜂的身体形态与结构,“质小而微黄,大率腰腹相称,如蝇蝉”,工蜂采花时则是将花粉“至两髀…以股抱之”。罗愿还观察到蜂蜜的蜜色随花色的不同而不同,比如黄连蜜、梨花蜜、槐花蜜、何首乌蜜的色泽味道都各不相同。另外,罗愿还发现北方干燥,因此蜂巢多在“土中”,因此多“土蜂”;而南方湿润,蜂巢多在“木中”,因此多木蜂。

随着养蜂经验的不断积累,元代人对于蜜蜂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元代的养蜂人已经可以通过气候情况、雨水情况和花木生长情况预判当年的蜂蜜收成,同时人们也关注到蜜蜂的天敌有蜘蛛、蚍蜉、蝇豹、蝦蟆等,并有意识地避开、消除这些隐患。另一方面,蜜蜂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元代诗文中,元代文人也不再满足于只描述蜜蜂纷飞花丛的姿态,而是“以蜂喻世”;元初文学家戴表元的《义蜂行》中赞扬了蜜蜂“众以义聚犹堪嘉…一体同气无疵瑕”的品性,从“君臣之义”的角度看待群蜂对蜂王的忠诚。

明清时期,自然科学家们对于蜜蜂的观察更加细致、研究更加深入。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录了“蜜蜂嗅花则以须代鼻”的现象,这是古人首次发现蜂须作为嗅觉器官的作用。清代张宗法在《三农记》中有“不得子母对面并肩”的记述,不仅说明了分蜂之后应该将蜂群与新蜂王隔离开来,又侧面表明古人已经意识到“蜂王是雌蜂”。清代晚期,郝懿行撰写了我国的第一本养蜂专著《蜂衙小记》,书中总结了15则养蜂经验(识君臣、坐衙、分族、课蜜、试花、割蜜、相阴阳、知天时、择地利、恶螫人、祝子、逐妇、野蜂、草蜂、杂蜂),全文共1 700余字,简明却全面地展现了中国古代养蜂业的伟大成就。

5 结语

虽然古代中国养蜂业取得了非常巨大的成就,但是不得不指出的是,即使到了集历代之大成的明清时期,蜂蜜的主要来源仍是野生崖蜜。明代著名科学家宋应星在《天工开物·甘嗜》中的记载道:“蜂造之蜜,出山岩土穴者十居其八,而人家招蜂造酿而割取者,十居其二也。”有学者根据“官府采办量巨大”和“民间使用范围广泛”这两个史实来质疑这一说法的真实性,但依然可以侧面证明中国古代养蜂业的局限性。

以下我将通过自编的一首小诗再总结一下中国养蜂业发展的历史脉络:

养蜂伊始战国起,千载光阴分四期。

原始掠取至东汉,山野养蜂到南北。

野蜂渐入寻常家,唐宋元后臻完善。

中华养蜂历史长,待我与你细细讲:

贾湖遗址现蜜酒,殷墟甲骨有疑字。

武王伐纣展蜂旗,山海经中记蜂神。

泥封蜂巢加烟熏,祠之雄鸡望丰年。

周朝蜂子进宫膳,汉代蜂蜜入药方。

山野养蜂东汉起,姜岐授技惠千户。

蜜饯琼浆折君侯,蜡作印玺赠亡人。

博物志内存巧技,蜜蜂赋里有乾坤。

以蜜涂桶南朝起,野蜂飞进百姓家。

蜂蜜酿酒延年寿,蜂子敷面焕颜容。

唐代蜂箱放檐下,草衣蔽身防毒螫。

蜂蜜能为千种用,可入丹药可制香。

蜂蜡亦有新用途,可做烛炬可染布。

宋代养蜂技精进,棘刺王台控蜂群。

蜜诱烟熏去收蜂,一人在前一人后。

蜂蜜食品百千种,蜡版印刷进万家。

元代养蜂至鼎盛,蜂业发展五创新。

荆木蜂箱摆有序,沙帛蒙头适割蜜。

碎土收蜂沿至今,三位一体管蜂群。

蜂蜜产品渐丰盛,诗文词曲处处蜂。

明清蜂业集大成,分召留镇防割藏。

蜜蜡蜂品年年贡,酥酪酒饮家家尝。

蜂衙小记十五则,道尽中华养蜂史。

猜你喜欢

蜂产品养蜂蜂群
河南多甜蜜养蜂科技有限公司
河南多甜蜜养蜂科技有限公司
河南多甜蜜养蜂科技有限公司
江西省养蜂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以蜂产品品牌建设为例
养蜂车的应用与效益
世界蜂产品生产与贸易状况分析
“蜂火相传”互动体验馆的体验式营销模式
蜂群春管效果佳
蛰伏为王
蛰伏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