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建筑设计对地域古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2020-12-02梁洲古风今韵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门窗 2020年7期
关键词:古建筑建筑材料建筑设计

梁洲 古风今韵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1 前言

根据相关调查和研究发现,在近几十年现代建筑行业发展中,建筑文化和传统文化割裂的问题越来越明显,使得中国建筑本土化特色越来越淡[1]。另一方面,从时代发展特色来看,多元化特征较为明显。因此,在开展现代建筑设计工作中,更是需要充分认识到不同文化对其所产生的影响。在一些蕴含丰富文化资源的地区中,更是应该借助到传统文化信息的积极作用,借助到古建筑这一载体,提升其文化内涵[2]。总之,研究现代建筑设计对地域古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2 现代建筑设计中对地域古建筑文化的继承

2.1 从材料上再现古建筑文化遗风

在地域人文文化影响下,经常会看到材料和地域之间的联系和关联。比如:当提到北方冬季时,经常会想到松柏。提到南方时,总是会想到傲然腊梅。从其产生原因来看,这主要是因为地域文化和思维、材料之间的影响。这些建筑文化深深根植于地域文化中,并且不同地域所形成的文化不同,使得建筑所运用的主材料方面也会存在着较为明显差异。在开展地域古建筑文化研究过程中,通常会讲一些独具特色的建筑材料或者地域性意象将其有效融入。

在当代建筑行业中,很多建筑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也会借助到地域材料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彰显出地域文化的魅力。比如:宁波滕头博物馆在设计过程中,便充分发挥了当地独具特色的材料——竹子。这不仅能够高效利用当地各种建筑材料、生产材料,使得其建筑更加文化内涵。从另一方面来看,博物馆在展览过程中,能够让游客对当地文化有着较为全面化认识,从而增强对文化的认同感。同时,在博物馆墙体设计方面,还有效结合了当地特色的编制手法,更好的彰显了文化魅力。

在江南地区,竹筑屋便是应用一种较为常见的筑屋方法。在我国历史文化中,竹子因其历史较为悠久,彰显了丰富文化内涵。在当今时代背景之下,竹林已经成为了彰显地域文化特征、凸显地域文化魅力、提升传统审美情绪的一种重要方式。从我国一些诗歌的研究中也可以发现:许多文人志士都在其著作中对竹子所蕴含的深刻意义进行了表现。因此,从该方面特点来看,竹子不仅是一种普通的建筑材料,更是成为了彰显地域文化特色的一种重要手段和象征性存在。

江南地区在进行房屋建筑时,经常会利用到“瓦片”这种建筑材料。同时,由瓦片所构建出的瓦房已经成为了江南地区独具特色的古建筑。在当代建筑设计工作中,建筑设计师也通常会将瓦作为主要材料,和江南地区一些文化内涵进行相结合。并有效借助到新式建筑材料的积极作用,构造出内涵丰富的建筑一项。比如:下沉广场中所设计的瓦院。对其进行分析之后可以发现: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将瓦作为主要建筑材料。并且融入当地文化内涵、传统建筑材料,在了解了当地人民审美需求和审美情趣之后,有效提升了建筑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底蕴。从其影响来看,这不仅能够让当地人民对瓦文化有着全面、深化的认识。同时,当其他地区游客或者其他工作人员来此参观的过程中,也能够对其有所了解,彰显传统文化的现实魅力。

2.2 从色彩上提升现代建筑的魅力

在进行建筑设计过程中,建筑设计师需要充分认识到色彩对其所产生的影响。不同地区因为思想观念的不同,对于色彩文化有着不同认识。尽管是同一色彩,但如果让不同地区人民对其进行解读,也会产生不同的结论。为此,可以很明显的发现,地域性建筑在色彩使用方面呈现出了较为明显差异。从其影响来看,这不仅会蕴含着设计人员主观性思想色彩和情绪特征,还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当地文化特征和内涵。

比如:在我国西藏地区建筑色彩设计中,主要以黑、白、红三个颜色为主。在西藏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布达拉宫便是一种具体表现。从其服饰角度来看,喇嘛所穿的僧袍主要以红色为主。在藏民服饰颜色中,多是集中在黑色方面。因此,这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地文化特色。西藏地区建筑在设计时,借助到这三种色彩,充分彰显出了当地宗教信仰、文化特色,对于当地文化传播和弘扬也产生了积极作用。如果能够将色彩和建筑物保持较高统一性,便能够让地域文化和建筑文化之间进行有效连接,从而展现出传统文化现实魅力。西安地区所建筑的威斯丁酒店便充分彰显出了盛唐时期的社会发展状况。其主要是将灰、红作为色彩主要基调,并结合一些较为鲜亮的色彩,准确展示出了古建筑的文化遗风。在苏州同里泰来桥望水楼设计过程中,其主要将灰、白作为主基调,传递了当地人民对美的向往和追求。并且和苏州古文化进行结合,营造出了一幅安静、优美的江南水景图。

3 现代建筑设计对地域古建筑文化元素的创新与发展

3.1 从当地文化角度上对设计元素、色彩等继承和发展

在建筑文化中,蕴含了丰富的语汇体系。借助到不同语汇积极作用,能够产生不同效果。向哲学、美学、社会学等都多种学科知识进行优化和充足,能够为建筑设计的快速发展提供新方向指导。在其应用中,需要从当地地域元素、审美观念、古建筑文化元素等多种角度出发,结合具体设计需求,对其进行合理化应用。另外,还需要考虑到不同元素投入比例对最终设计效果所产生的影响。根据上文论述可以明显发现:在现代建筑设计过程中,从多个方面和角度对古建筑文化元素进行了应用,包括色彩、材料、结构以及空间等方面。在应用过程中,不受应用形式和应用形态影响,极大增强了其灵活性。对于设计师来讲,在现代建筑作品设计时,需要和当地发展理念进行融合,考虑到这些元素使用是否能够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和古建筑文化元素保持较高一致性。比如:南京设计酒店的案例。

首先,需要考虑到建筑物设计用途影响。在利用古建筑文化元素时,需要从实际需求角度出发,根据建筑物用途来选择合适元素。如果在酒店设计过程中,选择贡院方式进行设计,便会出现明显不合理型问题。在色彩选择方面,如果仍然以中国红作为主色调,便会显得突兀性较为明显。从南京城市本身文化特点来看,这也不符合其发展理念和文化内涵。

其次,需要从建筑物设计理念角度出发,保持其和所借鉴的古建筑文化元素之间保持较高一致性。在此次酒店设计工作中,既需要一些时代发展所需要的时尚性、大胆前卫性元素,也需要结合当地古建筑文化元素优势,将二者优势进行有效融合,保障其在元素理念方面具备一脉相承特点。唯有此,才能够充分彰显出现代化建筑的魅力,真正发挥其艺术观赏价值。根据相关调查和研究发现:在现阶段设计工作中,经常会有一些设计师盲目追求设计理念和所运用元素的新颖性,从而忽视了对建筑设计理念功能性和实用性有效控制,最终导致建筑作品出现了华而不实的问题。

最后,现代建筑作品在进行地域古建筑文化元素吸收借鉴过程中,还应该和时代发展的哲学元素、审美意识元素之间保持一致性。从其原因进行分析,这主要是因为在古建筑文化元素在历史熏陶的影响下,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哲学意味和审美形态。将其哲学内涵和审美观念在当代社会进行继承和发展,已经成为了一种必然性的社会趋势。

3.2 在空间形态延展上对地域古建筑进行继承与创新

结合具体研究可以发现:现代建筑在设计过程中,空间感的单一化特征较为明显。这种单一化缺失尤其表现在对空间继承方面。具体来看,在地域古建筑建设过程中,其主要是通过对台基、屋身、屋顶等部位结合,彰显和传达其文化理念。现代建筑在设计过程中,便可以充分借鉴其空间形态方面的优势。同时,在科学理论研究不断深化背景下,还可以有机融合一些空间设计理念,从而提升建筑美感性、立体性特点。其中,数学拓扑理论应用便是一项重要内容。

在当代建筑空间形态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继承、创新和发展对其所产生的影响。具体来看,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推动了我国人口的急剧增长。然而,各种规划用地和其空间是有限的,呈现出了“人地矛盾、土地资源紧张”问题。为此,建筑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便需要从多个角度出发,对空间进行充分利用、合理安排,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地域空间所应有价值。从建筑设计的核心和本质角度来看,其便着重强调了对空间布局的合理性安排和设计,从而达到彰显地域文化特征、传递文化内涵的积极作用。借助到充满文化底蕴建筑优势,增强人民对地方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3.3 在建筑材料、色彩、结构上的继承与创新

当前建设,很多现代建筑中,都出现了对古建筑文化色彩、材料方面的借鉴,并且其已经呈现出了一种较为成熟的形态。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对于色彩、结构上创新却极为罕见。一般来讲,一个较为成熟的地域性古建筑既需要能够充分彰显出当地文化特点和文化内涵,也能够在对当地建筑材料进行充分利用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提升建筑设计效果。在传统建筑设计过程中,经常需要设计人员在对当地建筑材料进行了充分调查和研究之后,根据具体工作需求,向当地人民进行请教,对材料进行加工和改造,从而形成既具有当地文化色彩又能够彰显建筑魅力的材料。在当今时代,各种建筑材料层出不穷,便对建筑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进行材料运用过程中,不再是对传统建筑材料的完全运用,更是需要结合时代发展理念,将这些古建筑材料和一些新型材料优势进行融合,从而形成更具经济性、实用性、美观性的建筑材料。

比如:在开展现代化傣族竹楼设计过程中,仍然需要借助到竹子的优势,将其作为主要建筑材料。但这种材料主要被运用在设计主体部分。同时,还可以将竹子进行升级,设置为竹帘、竹窗,将其运用到竹楼建设中。其他部分材料仍然需要使用现代建筑材料。借助到色彩调节优势,使得建筑风格保持较高一致性。从其影响来看,这不仅能够彰显出竹楼在现代化社会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魅力,同时还能够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有效提升建筑的美观性。

4 结束语

总体来看,在现代建筑设计过程中,如果能够借助到传统文化优势,深度挖掘其中文化底蕴,能够进一步彰显出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在文化和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将古建筑文化和现代建筑设计进行有机融合,已经成为了建筑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

为此,在今后建筑设计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从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角度出发,对其进行综合性考虑,并保持正确态度,以借助古建筑文化的积极作用,提升现代建筑的魅力,彰显当地文化内涵,从而促进建筑设计工作有效开展。

猜你喜欢

古建筑建筑材料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古建筑木结构保护技术在现代园林工程中的应用探讨
小型商业建筑设计
建筑防火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配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传统文物古建筑的保护与恢复研究
新型建筑材料在建筑工程应用研究
绿色建筑材料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新型环保建筑材料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现代建筑设计与古建筑设计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