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保工程中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发展分析

2020-12-02徐立立马栋济南鲁验环境检测有限公司

门窗 2020年7期
关键词:环境监测监测设备

徐立立 马栋 济南鲁验环境检测有限公司

1 环境监测意义

1.1 例行监测为环境质量管理提供数据

例行监测是对固定对象进行长期、持续的监测,以确定该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保护工作的进展,是环境监测部门的日常工作。例行监测包括水、气和噪声环境质量监测,包括人工监测和自动监测,采用各种监测网(如水质、大气监测网等)在设置的测点持续数年监测采集数据,用以评价环境质量的现状、污染程度及措施改善所取得变化趋势,从而确定某一个区域的环境质量状况,为决策部门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

1.2 监测数据监管与控制污染源排放

监督性监测是监控企业污染源在时间和空间的变化所采取的定期、定点的监督性执法监测,包括企业排放污染物、机动车辆尾气监测、交通噪声和放射性污染监测等。执法部门根据监测部门出具的数据对企业排污进行监管与控制,若数据超标,执法部门将对该企业进行处罚,出具的监测报告将作为重要的证据。

2 我国环境监测技术的现状与问题

2.1 无法全面反映环境质量

由于我国的环境监测技术起步较晚,在初期主要是参考先进国家的经验制定的环境监测指标,但是我国的地域广阔,发展不均衡,不同地区的环境污染程度与污染类型都不相同。因此现阶段的环境监测指标与我国的实际环境情况存在着一些差异,尤其是在环境监测项目方面,目前主要的监测对象为水环境和大气环境,对于土壤环境、森林环境、农田环境等监测有限,无法全面反映我国不同区域的环境情况。这造成了监测指标不科学,某些污染物的检测不到位,对于我国的环境治理不利。

2.2 环境监测资源配置不均衡

多年来,我国以经济发展为主要任务,对于环境问题并不重视,这导致了现阶段环境问题非常突出,不得不采取先污染后治理的策略。但是长期以来的忽视,导致了环境问题非常严重,而我国现阶段的人均经济发展水平依然较为落后,经济发展任务依然是主要任务之一。因此,对于环境监测的投入有所不足,此外,我国的地域发展不均衡,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其资金投入能力和监测意愿比较强,而经济发展较落后的地域对于环境问题依然有所忽视。但是环境问题是一个整体性的问题,不同地域之间可能存在着一些联系,这一点在水环境中表现较为突出,比如如果上游出现严重的污染,下游无论怎么治理作用都不明显。因此,出现了环境监测资源配置不均衡的问题。

2.3 缺乏专业综合的监测人员

我国的环境监测人员不足,尤其是专业的综合监测人员不足。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数字化及时、低空遥感技术的发展,环境监测中已经应用了大量的新技术,比如又无人机实现的低空遥感技术,虽然新技术的应用提升了环境监测的效率,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环境监测的发展。但是,对环境监测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大部分的环境监测人员进入岗位的时间较早,但是还没到退休年龄,对于新技术、新知识以及新设备接收较慢,无法进行有效应用,这在一定程度了限制了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而与此同时,环境相关专业也不是我国现阶段大学生的热点学习方向,很多高校并没有独立的环境监测专业,也导致了新鲜血液的不足,在人才储备上出现了一定的断层。环境监测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3 我国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策略

3.1 提升环境监测工作人员素质

环境监测工作通常对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要求较高,其主要是因为环境监测中的各项具体工作均需要在良好专业基础上完成,尤其是各种数据的分析要求相对较高。因此,在开展环境监测工作的过程中还要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以此提升环境监测工作质量,为环境保护提供依据。实际上环境监测相关专业人才的数量较少,并且求职意向较差,因此可采取提高薪资福利的方式吸引人才,但需要将人才的数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此避免人力资源成本过高。同时,在开展工作人员管理的过程中可对其进行定期培训,采用集体培训的方式让其专业素质得到提升,以此减少人力资源成本支出并提升整体工作质量,满足环境监测的人才要求。

3.2 强化设备仪器管理

环境监测工作对设备仪器的需求量较大,并且涉及各种高精密度仪器设备的使用,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增加环境监测的成本。实际工作中,设备仪器的维修及更换均需要大量的成本,这样将不利于环境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在进行环境监测时还需要加强对设备仪器的管理,其中不仅需要对设备仪器的状态进行定时检查,确保仪器设备正常,减少维修和损坏概率。同时,应对设备的使用进行严格管理,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对未按流程操作的工作人员进行处罚,尤其是在操作流程错误引起数据误差较大时要加重处罚力度,以此确保环境监测工作的顺利实施以及数据的准确性。

3.3 发展环境监测移动互联网技术

环境监测现阶段的手工监测还相对比较落后,而在线监测正在迅速发展。在线监测较传统的手工监测来说,节省人力并有效的避免人为干扰,数据利用互联网技术已经实现了实时传送,可以通过手机APP 实时掌握各个监测点的大气和水质情况,一旦监测数据异常,会第一时间反馈给管理人员。这既提高了监测效率,还缩短了遇到突发环境事件的反应时间。环境监测与移动互联网技术互联融合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3.4 现代生物技术

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研究和发展,现代生物技术逐渐在不同的领域内被应用。其中被最为广泛应用的是酶工程技术、微生物工程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等。在环境保护中,现代生物技术应用最多的项目是环境污染修复、环境污染监测、废弃物的循环再生等。生态系统内部是通过生物活动来完成的,因此现代生物技术是对环境保护的最佳工具。现代生物技术的在对环境监测和治理过程中,通过科学的实验和实施过程中,能够充分体现出现代生物技术纯生态活动的特性,在环境监测过程中具有高效性、环保性、成本低和无二次污染等特性。因此,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为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提供了希望。

3.5 固相萃取技术

固相萃取技术是一种基于液固分离萃取的试样预处理技术,通过注液色谱和液固萃取相结合的产物,可以将其看成一种简单的色谱过程。环境水样中被测物浓度一遍偏低,背景干扰大,始终固相萃取技术很容易富集水样中的痕量被测组分,降低分析方法检测限制。更有效的分离富集目标分析物且固相萃取技术操作简单、省时省力,易于实现自动化。固相萃取技术能够通过基础原理和操作装置检测空气污染、金属元素等环境污染源。

3.6 光谱技术

光谱技术主要应用范围在大气污染的监测与治理中,给予OH 自由基对大气污染现状进行判定,对OH 自由基进行监测中可以选取光谱技术,例如放射性CO 技术、高频低脉冲计数等。通过光谱技术的完善和改进,对大气中OH自由基的精准信息进行监测和分析,加强对大气OH 自由基的了解,监控大气环境状况。

3.7 自动监测技术

自动监测技术能够通过合理的相关技术应用对多种生态污染环境以及污染源进行监测。例如水质检测、空气监测等。在空气自动监测过程中,能够确保对空气环境污染的实时监测,能够为监测人员提供及时、充分的空气污染数据,以便于更好的分析空气环境质量。在传统的水质监测过程中,需要检测员提取水样再进行实验室监测,这种方式一方面不能够保证检测数据的广泛性,另外一方面工作效率低同时也不排除工作人员进行取样的危险。通过自动监测,能够有效避免这些较为基本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工作人员安全。

3.8 加大投入,更新环境监测的设备和技术

环境监测设备是环境监测质量的基础之一,因此,应该加快环境监测站的建设,并积极更新设备,提高环境监测能力。尤其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适当加大投入,建设自动监测站可以有效提高环境监测的效率,降低人力使用的同时提高环境监测的质量。此外,还应该重视对环境监测设施和设备的维护保养,延长其使用寿命,做到加大投入但不浪费的原则。设备的更新也要依据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配置,不同的监测环境要配置合适的设备,避免盲目配置。

针对不断出现的新的污染物,也要进行提前研究,在新型材料或合成剂进入使用前就要对其进行全面的评估与检测,如果确定会成为新的污染物,要提前建立有效的使用规范与标准,并针对性的研究对应的监测技术,避免新的污染物出现后无法做到有效的监测。

4 结束语

环境监测在现代社会中直接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社会的正常运行十分重要。根据环境监测的实际应用情况,其主要目的是为环境保护提供依据,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也十分重要。相对于其他监测技术,环境监测技术的种类较多且实际应用要求较高,并且环境监测在很大程度上属于无经济效益的工作,这些均会对环境监测工作质量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在开展环境监测工作时,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从多个方面分析其影响因素,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有效的改进和优化,以此确保环境保护工作顺利完成。

猜你喜欢

环境监测监测设备
土壤环境监测方法探讨
关于物联网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分析
特色“三四五六”返贫监测帮扶做实做细
调试新设备
环境监测市场化后存在问题分析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2月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1月
学习监测手环
认一认
视听设备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