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疫视角下的中华美德

2020-12-02李营营

唐都学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美德天地境界

李营营

(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研究员、哲学博士;上海师德研究与评价中心研究员)

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中华民族素来以重德著称。中华美德塑造了我们特有的民族品性,成为我们战胜千难万险的精神动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艰苦斗争,充分彰显了中华美德的力量。

一、个人美德:智仁勇

孔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智、仁、勇三达德一直激励着中华民族,成为此次抗击疫情的中流砥柱。

“智慧”是一种指挥之德,具有统揽全局、调度八方的能力。当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时,党和国家准确判断、统一调令,全国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使战疫朝着积极的好的方向迈进。抗击疫情过程中,党和政府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分区分级复工复产、宏观调控经济运行、稳定就业,保障人民生活安定,社会井然有序。当国内战疫取得阶段性成效时,即刻驰援其他国家。我们积极向多个国家与地区分享治疗经验,开展国际合作,为国际社会抗击疫情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同时,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成为后期抗击疫情的关键,一定要以科学严谨的精神守护战疫成果。这个时候海关的工作就异常艰巨,要耐心而精准地对待每一位旅客,测温、询问、检测并导引其前往方向。

“仁爱”是一种悲悯之德,是善行义举的精神渊泉。在疫情肆虐之时,人人谈之色变,避之唯恐不及。而有一个群体却冒死逆行,不顾生命危险奔赴一线,他们就是以钟南山为代表的优秀的医务工作者。试问大海碧波,何谓以身许国?青丝化作白发,依旧铁马冰河!广大医务工作者尽心尽责、医者仁心,有效遏制了疫情在中华大地的蔓延。同时,全国各地为武汉捐资捐物,凸显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民族精神,帮助同胞渡过难关,就是帮助我们自己。

“勇敢”是一种兴发之德,促进善行义举的落实。真正的勇者必须同时具备智慧、仁爱的品质,没有智慧的勇敢是蛮干,没有仁爱的勇敢是争强斗狠。在疫情期间,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说:“一线岗位全部换上党员,没有讨价还价”。让医护人员及时休整以保证治疗力量的可持续性,这是智慧;懂得疼爱医护人员的疲劳与困顿,这是仁爱;亲自带领共产党员冲在一线,这是要求言行一致的正义与勇敢。这样的张文宏医生,是真正的勇之大者。智仁勇三达德促使中华同胞守望相助,同舟共济,在抗疫斗争中凝聚成磅礴之力。

二、国家美德:协和万邦

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始终秉承睦邻友好、协和万邦的处世之道。《尚书·尧典》曰:“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称赞尧帝弘扬美德,使宗族和睦,社会和谐,邦国友好。后来,协和万邦的理念被历代政治家所传承,被应用于协调国家内部以及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

到了当代,习近平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诠释了全球化背景下各个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休戚与共,尤其在大灾大难面前,人类的命运处于一个共同体中,应该团结一致,共同对付人类的敌人,才能最终战胜灾疫。2020年初,在全球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这种公共卫生安全事件是对人类的共同挑战,需要各国携手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无国界,它所威胁的是不分国别、地域、种族、人群的全人类,人类只有密切配合才能共渡难关。山川异域,风月同天。道不远人,人无异国。当我国防疫物资缺乏之时,世界诸多国家与地区纷纷向我国提供援助。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当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时,中国积极主动地同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社会开展合作和信息交流,分享毒株全基因组序列,研制成功快速检测试剂盒,并在第一时间筹集防疫物资,紧急救援世界诸多国家和地区。同时,积极组织科研力量研制疫苗,为世界人民彻底取得抗疫的胜利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可以说,在疫情发生之后,中国人民在疫情防控中展现的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和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赞誉。在全球性的疫情面前,不同国家、非政府组织、个体人士纷纷加入抗疫斗争,世界各国人民凝心聚力、同舟共济,共同为人类的美好明天而努力。

三、天地美德:天人合一

冯友兰先生曾经把人的精神境界分为四种,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自然境界中的人混沌无知;功利境界中的人只顾追求功名利禄;道德境界中的人能够知礼明义,与他人及社会和谐相处;天地境界中的人除了与社会相融合,还与天地万物相融合。

天地境界是冯友兰先生认为的最高的精神境界。张载说:“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天地是万物的母亲,无论我们人类的工业文明如何发达,都必须以民胞物与的精神,处理好与大自然母亲的关系。首先,要善待野生动物,尊重其生存规律,维护大自然的食物链,不猎杀野生动物,与它们在大自然中和平共处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对待家禽类动物,取之有道,用之以时,选择人道的屠宰方式,不竭泽而渔。不虐待流浪动物,条件允许的话可收养。

其次,要善待植物。植物是地球之肺,人类不能无节制地砍伐树木,要养护植物,保护生态环境。《诗经·大雅·行苇》说:“敦彼行苇,牛羊勿践履”,那路旁的芦苇刚刚发芽,不要让牛羊去践踏它们。今天的人类很大程度上缺乏这种仁及草木的大爱情怀。超市货架上卫生纸消失的速度,已经远远超过了森林生长的速度。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相参。人类只有不妨碍天地万物的生长变化,才能与万物一起并列于天地之间,实现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和谐状态。在天人合一的基础上,人类才能实现真正的生存与发展。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当美德散播于个人、国家、天地之间,灾难就不仅仅是灾难,也会是反思与成长。

猜你喜欢

美德天地境界
诚实是美德
三重“境界” 让宣讲回味无穷
育人以“礼”·传承美德
A Magic Train Trip
A Talking Pug
品“境界”
爱情的最高境界就是这两个字
拾天地之荒
道人善即是善
助人为乐是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