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潜心书法始终如一

2020-12-01萧琬融

现代艺术 2020年1期
关键词:金石书画成都

萧琬融

台湾高雄人,现居成都。现为成都市书法家协会会员、蜀都书画院理事、蓉台书画社理事、成都海外联谊会会员、中华文化管理协会两岸经济文化交流会会员、成都广播电视大学特聘书画教师。

师从台湾院体派工笔画家蔡显裔先生、台湾标准草书学会常务理事苏见来老师、蜀中书法大家谢季筠老师等。作品《蜂舞芙蓉图》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展,书法作品连续入选第三、四、五届“两岸一家亲”书画交流展。2019年8月于崇州白塔寺碧落书舍举办个展“一轮明月耀天心:萧琬融弘体书法作品展”。

孔子云:“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如果说在台湾的二十多年我追求的是书法中“文”的一面(或者叫书卷气),那么来大陆这三年多我开始不断丰富的就是书法中的“质”(或称金石气)。由于两岸历史、文化上的一些差异,海峡两岸对于书画的审美标准上亦略有不同。最为典型的就是大小问题,台湾书画展厅相对较小,各种展览作品一般也没有比较大件,手卷、册页、条屏等小而精致的作品比较受欢迎,四尺以上作品比较少见;而大陆的展厅大多高大气派,六尺、八尺整张作品几乎是常态,巨幅作品悬之高堂气势恢宏。尺寸大小不同也导致两岸书法风格或者着眼点的不同,小幅作品看的是精致与细节,而巨幅挑高的作品必备的就是整体的气势与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来大陆之前我从未写过超过四尺的作品,当时很喜欢用精致的小楷写手卷,记得写过一卷《金刚经》,拿去给谢老师看,谢老还专门在前面给我题了“琬融书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几个大字鼓励我。然后谢老指出我作品里面的“文气”是够了的,但雄强之气不足,让我着重加强这点。于是乎我就背上背包,北上访碑。在一年多时间先后去看了陕西西安碑林诸碑、山东邹城四山摩崖、莱子侯刻石、泰山经石峪、北齐映佛岩摩崖、曲阜汉魏诸名碑、河南殷墟、袁安碑、嵩高灵庙碑、新安千唐志斋等等碑版刻石,还观摩了大量的金石拓片,回来之后眼界大开,在摹写《颜家庙碑》时融人了篆籀笔法,得到了谢老师的认可。我自己也感觉自己的书法从文弱娇嫩逐渐走向朴拙健壮,这都是来祖国大陆之后见过大山大河、吸取金石碑刻精华之后眼界与格局逐渐打开的结果。

转眼间来成都已逾三载,从当年吃个火锅都要刷三四道开水到现在没有点红油几乎吃不下饭,单从饮食来讲,或许已经开始融入当地。当然我的书画艺术也是一样,虽说三年来没什么丰功伟绩,但多少也算是立住脚了。今年在崇州的寒食节活动上我说我也可以学苏轼讲一句话:“自我来成都,已过三寒食。”不过还好并没有混到“空疱煮寒菜,破灶烧湿苇”的地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从零做起,我常跟人讲我是一個拓荒者,的确,从当初的一片荒漠到现在看到小树苗的发芽成长,虽离成栋成林尚远,但至少已有葱葱绿意。而在我拓荒的过程中,要特别感谢的就是谢老师还有谢老门下的诸位师兄师姐,大家对我这个小师妹的格外关心和爱护,让我在异地他乡感受到无比的温暖与踏实。

猜你喜欢

金石书画成都
金石有声
冷热
成都生活
成都生活
诚诚&嘟嘟的成都生活
抱朴子
数看成都
小小书画廓
书画
书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