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丽山清藏舞传情

2020-12-01王雪李珺

现代艺术 2020年1期
关键词:九寨水袖哈达

王雪 李珺

由四川师范大学舞蹈学院教师谢雨青、伍建红、汪薇创作的舞蹈作品《寨水一方》在西部五省舞蹈家协会联合举办的“首届西部五省区藏族舞蹈展演”中荣获“二等奖”,同时该作品还入选了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举办的“四川省舞蹈新作比赛”。两场大赛中,该作品都得到了评委的认可和肯定。

在创作手法上,编导以九寨沟为背景,以“水”为创作元素来展现九寨风情。在创作理念上,编导用写意抒情的创作手法,展现出了藏族女子与水的亲密关系和藏族人民对九寨水土的热爱;同时用哈达般纯洁、忠诚的心意来颂扬对祖国的热爱,对新中国七十华诞的祝福。《寨水一方》所传达的“饮水思源”之情质朴真诚,令人动容。

在《寨水一方》这部作品中,编导运用创新编排手段创作出独特的造型之美、用藏族舞蹈呈现出极具流动性的动律之美、用张弛有度的群舞凸显出细腻的情感之美、用天籁吟唱精准把控音乐节奏之美。这种多方法、多形式的创新运用,是民族舞蹈创作尤其是藏族舞创新中的重要一步。

一、编排精妙,调度合理

作为西南地区乃至全国最为知名的舞蹈学院之一,四川师范大学舞蹈学院近几年优秀作品倍出。学院专门组建教研团队,成立教研小组.针对性的展开少数民族舞蹈类型的教学研究和创新创作,《寨水一方》便是课题研究的成果。

《寨水一方》由学院编导系、表演系老师谢雨青等担任编导,学院18级王菁菁、袁玉洁等编导系和表演系22位同学担任演员。

舞蹈共有三个部分。各部分表演层层递进,主题也随之升华:从空灵动人,到欢快喜人,最后直击人心。

第一部分,灯光初亮,观者凝神。映入观众眼帘的是一位藏族女人在“海子”(湖泊)捧水的画面。群舞演员在舞台上呈半圆形造型的画面,代表的是深邃幽蓝的“海子”;领舞身着玫红色藏族服饰伫立在“海子”中间,天、人、水融为一体,展现藏族人民对九寨水土的崇敬。群舞演员缓慢扬起水袖,舞动的水袖犹如喷涌的泉水;女人弯身,将涌动的泉水深情的捧在手中置于胸口,用心感受流动的生命。

灯光和音乐随之转换,演员以圆圈的调度方式在舞台中行进;水袖缓缓波动,如同汩汩泉水,徐徐而舞;演员在舞台上形成高低错落的造型,逐渐组成了九寨沟独有的风景:五彩池。灯光也随造型变化,以鹅黄、黛绿、赤褐、绛红、翠碧五种灯光覆盖演员;藏族女人行走在五彩池中,水袖造就的涟漪轻抚女人身体,五彩池也在这种流动中更加璀璨。

这一部分神秘悠扬,轻柔的开启观众的内心,引领他们步入九寨沟的空灵世界。

第二部分,光彩交替,情绪渐起。演员们聚拢成方块造型,音乐也变得明快有力;编导在这段创造性的采用长时间“颤膝”动律发展来凸显瀑布的热烈与磅礴。在快节奏的音乐之中,水袖向天空扬起;演员从舞台后区向前区大步走来,行进动作采用了膝、脚、腰、胸、手、肩、头、眼的统一配合和综合运用,高低配合的动作,让整个舞台波涛起伏。水袖舞动造就的层次感,正是气势壮观的诺日朗瀑布奏起的澎湃乐章。

藏族女人所爆发的生命力如同九寨沟瀑布般汹涌热烈。藏族人民的情感显露,更像是九寨瀑布的拟人化呈现。

第三部分,精巧灵动,直击人心。编导在这一部分直抒胸臆,把藏族人民对生命的的敬畏和守望故土山水的信念,酣畅淋漓的抒发出来:水对人的养育之恩,人对水的感念之情。这种人水相交、情景共融的状态,正是编导创作的核心所在。

编导在这部分中继续创新,以藏族最为圣洁的哈达为表达对象,将“九寨之水”“九寨之情”合二为一,具象化为一条翠绿的哈达以是敬山川之水。作品收尾,群舞呈里外两个包裹的大小圆圈,圆圈分别以顺时针、逆时针方式转动,如同藏传佛教中神圣的转经筒一般转动;整部作品最让人意料之外、也最高潮的部分在这时出现:在抖动的水袖之中,出现一条绿色哈达,绿色哈达被群舞演员从领舞演员手中牵出,跨过圆圈,延跨舞台。

这条绿色哈达,已然突破了舞台的桎梏,打破了观众与舞者的界限一一绿色哈达随着舞者一起走进观众的内心,也让观众走入“九寨之水”的内心。

二、手法创新,光彩夺人

整个作品以蓝、绿色为主色调,这种直观的色彩运用,更能让观众切身的了解创作者的创作意图。灯光亮起,整个舞台被蓝色灯光覆盖,舞蹈演员在舞台上呈现的立体感扑面而来,展现的正是是九寨沟独有的蓝色“海子”。舞蹈节奏由静入动,舞台又呈现出翠绿、鹅黄、绛红等不同色调,而这些色调正是九寨沟独有的“五彩池”。

水袖的大量运用是整部作品的点睛之笔。洁白的水袖在静止中饱含深情,在流动中舒展活力。用延展柔顺的肢体和水袖来呈现九寨沟“水”的柔美与律动,这种“人”“物”合一的结合,既展现了藏族人民醇厚朴实的生活哲学,也顺应了“九寨之水”的活泼沉静,止行有章。

流动的水和流动的人,构成了一幅九寨沟、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优美图景。

三、饮水思源,情真意切

2017年8月8日21時,九寨沟发生7.0级地震,震中更位于九寨沟核心景区,一时九寨失色,华夏失色,但这并没有难倒九寨沟各族人民。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之下,在九寨沟各族同胞的努力之下,短短一年时间,九寨沟便基本恢复原貌,美丽重现。

《寨水一方》传递出浓重的“饮水思源”之情。《寨水一方》以景答人、以舞动人、以情感人,由衷的表达了九寨沟藏族及各民族对党和政府的感谢,这也是作品最为质朴之所在:以情祝福祖国之七十华诞,以舞书写九寨之全新篇章!

编导创新的运用了水袖、哈达、转经筒等藏族舞元素,赋予这些传统符号以新意,同时编导结合时代特点,用细腻的编排手法和舞台调度,展现了九寨沟藏族人民全新的情感状态和精神面貌。

《寨水一方》以群舞为载体,以“九寨之水”为符号,做到了造型之美、动律之美、情感之美、节奏之美“四美”结合。《寨水一方》以水为媒,借水抒情,是四川师范大学舞蹈学院创新传统藏族舞蹈的一次成功实践!

猜你喜欢

九寨水袖哈达
Singing the Changes
水袖起舞翩若惊鸿
岛中湖,湖中岛
曼妙的水袖
手捧哈达送给你
九寨人
九寨,爱美的新娘
瀑布哈达
水袖
岷山九寨四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