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龄前儿童心理视角下的教育空间生态设计研究

2020-11-30王玟

创意设计源 2020年5期
关键词:生态设计

摘 要 学龄前儿童的心理发展是心理健康体制建立的重要时期,幼儿园作为学龄前儿童学习和生活的载体,对儿童的行为习惯养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今,逐渐失衡的生态环境现状不断警示我们需要从儿童开始,将绿色生态意识植入孩子的心理。通过总结学龄前儿童心理的一般特征,诠释生态设计理念的涵义及原则,归纳学龄前儿童视角下的教育空间生态设计要求,并以日本东京富士幼儿园为例,分析生态设计理念在教育空间中的运用,指出生态设计理念将成为儿童教育空间设计的新趋势。

关键词 学龄前儿童心理;生态设计;教育空间

引用本文格式 王玟.基于学龄前儿童心理视角下的教育空间生态设计研究——以日本东京富士幼儿园为例[J].创意设计源,2020(5):15-17.

Research on the Ecological Design of Educational Space Based on Preschooler Psychology Perspective

——Taking Tokyo Fuji Kindergarten as an Example

WANG WEN

Abstract The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of preschool children is an important period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a mental health system. Kindergarten, as a carrier of preschool childrens study and life, plays a vital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behavior and habits. Today, the gradual imbalance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ntinues to warn us that we need to start with children and implant green ecological awareness into childrens psychology. By summarizing the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preschool childrens psychology, interpreting the meaning and principles of the concept of ecological design, and summarizing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ecological design of educational spa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eschool children, and taking the Fuji Kindergarten in Tokyo, Japan as an example, the analysis of the ecological design concept in the educational space application, pointed out that the concept of ecological design will become a new trend in children's educational space design.

Key Words preschooler psychology; ecological design; educational space

一、学龄前儿童心理的一般特征

学龄前儿童心理是指3周岁到6周岁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心理[1]56-59。在这一阶段的兒童,情绪管理和情感抒发相较于婴幼儿时期虽有进一步的发展,但仍属于直觉性行为占据主导的时期,故学龄前儿童在行为上、动作上、思维上以及活动上都具有明显的不稳定性和难操控性。学龄前时期是儿童心理发展和情感发育的重要时期,他们开始掌握基本的认知方法,个性的建立也初具雏形,所以我们需要时刻关注儿童的心理发展是否健康,避免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埋下隐患。

通过调研考察和数据积累,总结出以下四点特征:

(一)行为上具有强烈的情绪性

学龄前儿童普遍存在情绪性强的特点,突出体现于面对人和事所表现的行为上,年龄越小表现越为明显[2]8-10。处于学龄前时期的儿童,内心没有建立完整的理性思维机制,还不能用理智引导行为,极易被情绪支配,受到不同情绪的影响在行为上表现得极为强烈。比如,面对其饶有兴趣的事物或活动时就会激发喜悦积极的情绪,而面对其意兴阑珊的事物或活动时就会触发无聊消极的情绪。

(二)动作上具有无意的模仿性

模仿性动作在学龄前儿童的活动中十分突出,他们大多模仿的是一些形式上和表面上的活动或动作[2]。比如,动作上他们会模仿成人日常活动,用成人的方式打电话、接电话;模仿成人看书、看报、写字、画画。再如,语言上会模仿成人的待人接物,收到礼物会说“谢谢”,拒绝他人会说“不要”。这种无意识的模仿正是学龄前儿童学习的主要方式,通过大量的模仿和尝试,他们积累了生活经验,逐步形成自己的认知体系,从而发展成行为习惯。

(三)思维上具有明显的直觉性

学龄前儿童的思维体系处于初步营造的阶段,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会表现出直觉性行动的特征[1]27。这一时期的儿童在认识全新事物时,会用直观的感觉和本能的动作去进行认知行为和学习行为,从而认识事物、认识世界、积累知识。

(四)活动上具有突出的群聚性

从婴幼儿期到学龄前期,儿童开始在社会性活动上有了一定的追求。语言上的进步,让其交往的需求得到进一步的提升[2]30。他们开始渴望社交性的活动,面对的人群也不仅限于亲人,向往与相仿年龄的儿童发展社会交往关系。当代社会还是独生子女占据大部分的教育市场,相对于在家中独身一人玩耍,他们更倾向于与同龄儿童在一起活动,不仅扩大了社交范围,培养了认知能力,还能挖掘他们的潜在能力。

二、生态设计理念的涵义及原则

(一)生态设计理念的涵义

生态设计,也可称为“绿色设计”或“生命周期设计”,指的是一种将环境因素考虑进设计之中的手法。这种设计将节能降耗落实到设计周期的各个环节,最终创造一个可持续性的生产和消费系统[3]106。生态设计包含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是环境保护的角度上,能够有效地减少能源消耗,实现可持续发展;二是消费生产的角度上,能够降低原有成本,减少潜在风险,提高产品的竞争实力。

(二)生态设计理念的原则

1.降低能耗,循环利用

生态设计要求设计者有效利用资源,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循环使用可再利用的废弃资源,实现资源最大化价值[4]。具体措施可落实到废物改造,改造为具有利用价值的装饰物品,不仅可以体现设计者独到的设计思维,同时还能提升废弃物品的艺术价值,从而达到生态设计的要求。

2.健康无害,绿色环保

生态设计理念要求设计者遵循“少即是多”的设计手法,坚持简约的设计思想,提升自身设计水平以适应生态设计趋势。尽可能选取无害化、可降解、可再生、可循环的材料,将材料的毒害性、刺激性、放射性以及二氧化碳排放量降到最低[5]。

3.以人为本,适度原则

在生态设计中,设计者不仅要满足空间的功能需求,同时还要以人为本,采取适度原则,以健康的生活方式、绿色的生态理念、可持续发展设计为目标[6]。这要求设计者在思想上建立完整的绿色生态意识体系,在行动上改善失衡的生态环境现状,自始至终将环境的负面影响控制在最小程度,设计思维绿色化,施工过程生态化,管理措施严格化,资源利用适度化,让生态意识渗透设计的每一个方面。

三、我国学龄前儿童教育空间的设计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开始了大规模的现代化建设,各个领域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与发展。儿童作为城市与国家未来的希望和主力军,儿童教育的发展被逐渐提上日程,为儿童建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迫在眉睫[3]107。

(一)成人主观化设计占据主导

国内教育空间设计存在成人主观化的问题,设计者在设计的时候都是基于成人视角指导的。空间模块的常规化限制了设计者的思想,同时也限制了儿童的活动空间。在设计全程中,儿童的参与程度很低,基本满足不了儿童的真实需求。

(二)占地空间存在明显缺失

国内的幼儿园通常会作为居民社区的配套设施,开发商留给幼儿园的空间往往少之又少,但孩子的数量往往超出预算。空间上的缺失,使得园内的生态设计基本靠人工种植,因地制宜,围绕环境的设计基本不会出现在我国。

(三)教育理念更新不及时

当前,我国幼儿园教育理念还未达到新型教育水平,理念更新不及时导致了教育空间的功能缺失。传统幼儿园设计只能对规模、类型、设施进行简单规划,缺乏营造灵活空间的能力。

四、基于学龄前儿童心理视角下的教育空间生态设计要求

(一)选用满足儿童情绪化行为的安全建材

学龄前儿童的行为具有强烈的情绪性,活动形式和活动范围具有不确定性[7],在教育空间的设计上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建材的安全性,同时为符合生态设计要求,还需考虑建材的环保性。教育空间兼具儿童学习和生活的功能,在设计中,应减少人工合成材料的使用,避免材料挥发的有毒物质危害儿童的身体健康[8]。

(二)采取适合儿童直觉行动性思维的空间设计

思维上的直觉行动性是学龄前儿童存在的普遍特征,表现在儿童面对新鲜事物的时候,动作往往先于思维,不会顾及这些行为所带来的影响会是什么。所以在进行儿童教育空间设计时,设计者应该站在儿童的视角,以儿童的真实需求为主,做出适应儿童思维的空间设计,保证空间的安全性、无害性以及环保性。

(三)采用适合儿童集体性活动功能的布局设计

学龄前儿童开始有社会性的需求,他们向往集体活动,渴望与同龄儿童一起游戏、玩耍。教育空间兼具了学习和生活的功能,正好给他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在设计的前期就应预留足够的集体活动场地,以满足儿童的群聚性需求[9]9,同时给儿童一个亲近自然的机会,从而达到生态设计的要求。

五、基于学龄前儿童心理视角下的教育空间生态设计表现

(一)日本东京富士幼儿园项目概述

由手冢贵晴与手冢由比所设计的日本东京富士幼儿园是一座与自然结合紧密的学校,从整体上来看,这座幼儿园像是建在屋顶上,设计者为了营造一个亲近自然且拥有广阔活动空间的场地,将整个建筑设计为椭圆形,在校园内没有额外设置游乐器材,而是将整个建筑的屋顶做成了开放的小型游乐场,以此提升儿童学习的兴趣,培养儿童亲近自然的意识,实现生态设计在教育空间的运用。

(二) 日本东京富士幼儿园生态设计特点

1.室内外和谐统一,模糊原有的界线

校园内没有明确的界线区分室内和室外,设计者将室外自然环境与室内教学空间和活动空间有机结合在一起,将生态设计融入室外环境与室内空间。学龄前儿童在行为和动作上普遍具有情绪性和直觉性,模糊界线的设计符合儿童的行为规则和动作需求,让儿童在廣阔的校园内能够更加自由地学习和生活。

2.保留环境原有样貌,依据地形规划

在校园的原有地形上有百年大树,设计者并没有简单将其移走,而是围绕这棵大树进行整个建筑的设计。该设计打破了横向空间的稳定感,在竖向空间也得到了一定的延伸,成为整个校园的设计亮点,从而创造一种与自然相处的全新体验[9]10。

3.自然的游乐设施,体验冒险的活动

在这座幼儿园内并没有单独设立普通的游乐器材,设计者将满足儿童好奇好动需求的设施隐藏在校园的自然环境中[10]。比如,从屋顶下来的楼梯换成了滑梯的形式,保留下的大树搭配绳网设计为可供儿童攀爬的天然项目;再如,将活动空间设置在屋顶也是为保留儿童爱玩、爱冒险的天性而设计的[11],让儿童在游玩的过程中,体验危险的滋味,从而敬畏自然、尊重自然、珍惜生命。

结语

现如今,人们越来越重视儿童的教育,“让孩子赢在起跑线”是当今家长往往挂在嘴边的话语。由此可见,学龄前儿童教育空间的设计应适应现代发展的需求进行一些方向性的转变,设计者应由成人化的设计转变为基于儿童视角的设计,尝试站在儿童的角度,考虑儿童情绪性行为、模仿性动作、直觉性思维以及群聚性活动,进行一些真正满足和适合儿童学习生活的空间设计。同时,失衡的自然环境现状也在警示设计者在设计中融入生态设计,将自然保护和儿童教育有机结合,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形成教育空间生态设计新趋势。

参考文献

[1]陈英和,姚端维,郭向和.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3).

[2]谢威. 学龄前儿童教育空间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7.

[3]余剑峰,黄芬.当代室内设计中绿色生态理念的体现研究[J].建设科技,2018(6).

[4]曹友余.绿色儿童居室环境的设计[J].湖南城建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28-30.

[5]高玉金. 绿色生态设计理念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文艺家,2018(7):161.

[6]朱建华.基于人性化原则的室内“生态”设计[J].建材与装饰,2016(21):126-127.

[7]陈静.基于儿童行为特征的幼儿园室内活动空间设计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8.

[8]邓月.当代幼儿园室内空间装饰材料设计与研究[D].长春:吉林建筑大学,2018.

[9]赵丽君,孙艳玲.幼儿园环境空间设计对儿童教育的辅助作用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26).

[10]赵华.日本幼儿园建筑设计的新趋势:以支持儿童自主游戏为中心[J].教育与装备研究,2016,32(10):76-79.

[11]黄献明.日本儿童教育建筑中的绿色设计——以陆别町小学和昭和学院幼儿园为例[J].动感(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2012(3):122-133.

王玟

南京林业大学

猜你喜欢

生态设计
浅析生态设计在设计中的应用
某高层住宅建筑设计构思及相关要素分析
绿色经济背景下的中国生态设计推行现状与建议
“生态设计”于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之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