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门市精神类疾病患者及家属的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状况及病耻感调查

2020-11-30李芳莫克强李康旺梁先锋潘兴华

中国卫生产业 2020年24期
关键词:调查分析

李芳 莫克强 李康旺 梁先锋 潘兴华

[摘要] 目的 研究对比江门市精神疾病患者及家属的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状况及病耻感情况。方法 通过方便抽样法选取江门市五邑地区在管社区精神科患者及家属100名作为研究对象,记为研究组。另取同期非精神科患者及家属100名作为对照组。分别并对比。此外,采用Link贬低-歧视感知量表以及Struening量表对两组病耻感情况进行调查比较,并分析两者病耻感情况的差异。结果 研究组精神卫生基础知识、精神疾病发生原因及预防、精神疾病易感人群、精神疾病治疗、精神疾病相关纪念日回答准确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江门市精神类疾病患者及家属的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状况明显优于非精神科患者及家属,且病耻感相较非精神科患者及家属更弱。

[关键词] 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状况;病耻感;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 R74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20)08(c)-0040-03

Investigation on Mental Health Knowledge and Stigma of Patients with Mental Illness and their Families in Jiangmen City

LI Fang, MO Ke-qiang, LI Kang-wang, LIANG Xian-feng, PAN Xing-hua

Department of Psychiatry, Section Three, the Third People's Hospital of Jiangmen City, Jiangmen, Guangdong Province, 529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and compare the mental health knowledge and stigma of patients with mental illness and their families in Jiangmen City. Methods 100 psychiatric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y members in the community under management in Wuyi District of Jiangmen City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by the convenience sampling method and recorded as the research group. In addition, 100 non-psychiatric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y members were taken as the control group. Respectively and contrast. In addition, the Link depreciation-discrimination perception scale and the Truening scale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and compare the stigma of the two groups, and analyze the differences in the stigma of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answering accuracy rates of the study group's basic knowledge of mental health, the causes and prevention of mental illness, the susceptible population of mental illness, the treatment of mental illness, and the anniversary of mental illness were all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The mental health knowledge awareness of psychiatric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ies in Jiangmen City i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non-psychiatric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ies, and the stigma is weaker than that of non-psychiatric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ies.

[Key words] Mental health knowledge; Awareness status; Stigma;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精神疾病是國内外公认的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安全以及生存质量的重要疾病之一,不但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且治疗率普遍不高[1]。其中精神分裂症、广泛性焦虑障碍以及抑郁症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3种精神疾病,已造成较重的社会负担。鉴于此,该文通过研究对比江门市精神类疾病患者及家属的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状况及病耻感情况,旨在明确精神科患者及家属与非精神科患者及家属的精神卫生素养,从而为针对上述两类人群的精神卫生知识教育开展提供参考依据,进一步达到提高精神疾病患者疾病识别率、治疗率、服药依从性,继而促进患者早日回归社会,达到降低精神疾病所造成的社会负担的目的,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通过方便抽样法选取江门市五邑地区(开平、台山、恩平、鹤山、新会)在管社区精神科患者及家属100名作为研究对象,记为研究组。其中含男性57名,女性43名,年龄20~55岁,平均年龄(33.61±9.52)岁;受教育程度:中专32名,大专31名,本科37名。另取同期非精神科的患者及家属100名作为对照组。含男性59名,女性41名;年龄21~55岁,平均年龄(33.67±9.54)岁;受教育程度:中专30名,大专32名,本科38名。两组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学历均在中专及以上,可理解该研究所涉及的相关问卷内容;资源参与并积极配合研究。已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①采用该院自制的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状况调查评估问卷对两组的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状况予以调查:主要内容涵盖31道是非判断题,涉及精神卫生基础知识、精神疾病发生原因及预防、精神疾病易感人群、精神疾病治疗、精神疾病相关纪念日5个方面。为保证问卷调查的真实性,该次问卷调查均采用不记名的方式进行。务必要求患者及家属完善问卷调查,且研究人员禁止予以答题者任何提示以及指导,并由该研究制定人员完成问卷的收集以及数据分析。②采用Link贬低-歧视感知量表以及Struening量表对两组病耻感情况进行调查:其中Link贬低-歧视感知量表主要含12个条目,包括6个反向计分条目,每个条目均按照非常不同意、不同意、同意、非常同意计分1~4分,反向条目则反向计分。分值越高,反映病耻感越强[2]。Struening量表主要涵盖15个条目,其中条目1~8均为患者贬低量表,即患者所遭受歧视的程度;条目9~15均为家庭贬低量表,即患者家庭遭受歧视的程度。每个条目按照非常不同意、不同意、同意、非常同意计分1~4分,反向条目则反向计分。分值越高,反映病耻感越强[3]。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精神卫生知识回答准确率,Link贬低-歧视感知量表以及Struening量表评分,分析两组Link贬低-歧视感知量表以及Struening量表评分。

1.4  统计方法

数据分析主要是借助SPSS 20.0统计学软件完成,且以[n(%)]进行计数资料的表示,实施χ2检验。以(x±s)进行计量资料的表示,实施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精神卫生知识回答准确率

研究组精神卫生基础知识、精神疾病发生原因及预防、精神疾病易感人群、精神疾病治疗、精神疾病相关纪念日回答准确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Link贬低-歧视感知量表以及Struening量表评分

精神病类患者及家属Link贬低-歧视感知量表以及Struening量表评分均低于非精神病类患者及家属(P<0.05),见表2。

3  讨论

精神疾病不但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同时还会影响患者及其家庭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了社会沉重负担[4]。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以及生活水平的逐渐改善,全球范围内对精神卫生的重视程度日益突出。精神卫生认知主要是指一种帮助人门对精神异常进行预防、认知、处理的理念。病耻感则是由精神疾病引起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医学问题与社会问题,绝大部分的患者及其家属往往因患病感到羞耻、自责,甚至是讳疾忌医,导致病情的延误,甚至出现自杀或杀害他人等行为[5]。精神疾病患者的病耻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家属的观点、态度以及医疗行为,极可能对患者造成更大的伤害。

该文结果显示研究组精神卫生基础知识、精神疾病发生原因及预防、精神疾病易感人群、精神疾病治疗、精神疾病相关纪念日回答准确率均高于对照组,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对精神科以及非精神科患者及家属进行精神卫生知识培训,从而提高其精神卫生知识的知晓程度,进一步为保障精神疾病患者的合法权益提供有利条件[6-7]。此外,研究组Link贬低-歧视感知量表以及Struening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说明了江门市精神科患者及家属对精神疾病患者表现出的病耻感明显轻于非精神科。分析原因,笔者认为:精神科患者及家属长期与相同精神疾病患者接触,因此更加深入地了解患者的病情、情感、内心真实想法等,因此更具有同情心,对其所产生的歧视、排斥以及偏见相对较轻。而非精神科患者及家属对精神疾病患者的了解程度较差,加之其可能存在担心、排斥以及害怕等情况,从而增加了病耻感[8-10]。

综上所述,江门市精神科患者及家属的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状况相较非精神科患者及家属更佳,且病耻感相较非精神科患者及家属更弱,应引起重视。

[参考文献]

[1]  耿笑微.护理本科学生对精神障碍患者态度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10):1217-1221.

[2]  琚腊红,吕繁,徐鹏,等.从性别视角分析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自我歧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6,50(10):863-868.

[3]  尹慧芳,徐广明,杨桂伏,等.贬低-歧视感知量表中文版测评社区人群病耻感的信效度[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4, 28(1):63-69.

[4]  林慧,梁祖光,梁飘,等.重性精神病患者及其家属病耻感调查与干预[J].中国全科医学,2014,23(13):1551-1553.

[5]  孙一颖,孙喜蓉,王玲,等.消除隔阂计划对精神分裂症病耻感、生存质量及家庭负担的影响[J].现代预防医学,2018,45(9):1635-1639.

[6]  向锋,傅丽,肖雁,等.江门市社区居民精神健康素养状况的调查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9,26(13):191-194.

[7]  雷黎,陆强,刘敏东,等.精神障碍患者生活质量与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现状研究[J].社区医学杂志,2018,16(11):91-92.

[8]  王向阳,任衍镇,李元春,等.中山市中小学教师精神卫生知识知晓情况调查分析[J].四川精神卫生,2015(3):248-251.

[9]  朱文,崔莹莹,韩凌,等.汕頭市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家属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现状[J].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2018(2):121-124.

[10]  蒋琨琨.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精神卫生知识调查研究[J].大家健康旬刊,2017,11(2):37.

(收稿日期:2020-05-22)

[基金项目] 江门市科技计划项目:江门市两类特殊人群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状况及病耻感调查(2018020100840002592)。

[作者简介] 李芳(1982-),女,本科,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精神科。

猜你喜欢

调查分析
某高职院校生理学教学资源库设计与使用调查分析
在缅中国留学生学习调查与分析
浅析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心理问题
浅析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心理问题
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调查与分析
海口市商业健身俱乐部营销现状及问题分析
构建自考本科到研究生上升通道的思考
让学生乐于参与,让课堂更加精彩
大学生网络参政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基于Blackboard 网络教学平台学生应用状况的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