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鸡粪酸化发酵养殖蚯蚓的技术要点探讨

2020-11-30王勇张玉利薛海鹏亓宝华徐云华

中国动物保健 2020年12期
关键词:投料鸡粪酸化

王勇,张玉利,薛海鹏,亓宝华,徐云华*

(济南市畜牧技术推广站济南 250100)

无论是鸡粪酸化发酵还是蚯蚓饲养管理均对技术有很高的要求,比如蚯蚓喜阴暗和潮湿的环境,如何制作养殖床是一大重点,再比如蚯蚓的提取方法选择也同样重要。因此,为更好发展蚯蚓养殖产业,进一步明确和掌握鸡粪酸化发酵养殖蚯蚓的技术要点尤为重要。

1 鸡粪酸化发酵的技术要点论述

鸡粪是所有家禽粪便中养分最高的,是一种优质有机肥,尤其是其中含有丰富的磷、氮、钾。但是鸡粪如果未经处理和腐熟而直接用于养殖,会产生很大的安全隐患,如何进行鸡粪酸化发酵便成为首选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现阶段的鸡粪酸化发酵技术来说,往往所采取的传统办法是将鸡粪自然堆积5~6个月,饲料制作需要花费1个月,这种制作方式会散发很大的臭味,不仅污染环境也会造成大量的水分流失。微生物发酵法处理鸡粪是科学有效的新型方式之一,不仅可以有效加快鸡粪的发酵时间,而且可以有效提取鸡粪中的营养价值。更为重要的一点是,这种发酵方式通过温度可以有效烘干鸡粪,操作流程简单快捷,易于大规模推广。鸡粪发酵所采用的腐熟剂发酵技术可以分解蛋白质、半纤维素、木质素及纤维素,并将鸡粪中含有的真菌、酵母菌、耐热细菌和相关的分解酶复合而成[1]。优势在于有效活菌数含量高,降解速度快,同时可以实现升温、除臭和消除病虫害的目的,进而分解为可供蚯蚓吸收的营养成分。

鸡粪酸化发酵的技术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加菌:自配乳酸菌水培液,按按照1:3的比例添加鸡粪。通常情况下为了有效增强鸡粪酸化发酵的通气性,提升发酵质量,可以在鸡粪中加入秸秆粉、花生壳粉、稻粉及蘑菇渣等。因为稻壳和锯末含有很高的纤维素与木质素,因而需要适当的延长发酵时间。菌种稀释时要确保每公斤的发酵剂加入5~10kg的米糠,均匀稀释后撒入到鸡粪堆中;②建堆:鸡粪被料完成后可以一边撒菌一边建堆,建堆的高度和体积不能太矮太小,通常情况下建堆的长度控制在2~4m,宽度控制在2m,高度控制在1.5~2m[2];③均匀通气:金宝贝肥料发酵剂属于耗氧发酵,因而需要积极做好供氧措施,定时进行均匀、勤翻、通气,以此避免因为厌氧发酵而产生臭味,造成污染;④水分控制:通常情况下,发酵物料的水分应该控制在60%~65%,实际判断时,技术人员可以手紧抓一把物料,以指缝可见水印但不滴水、落地即散为最宜;⑤温度控制:通常在开始鸡粪发酵时,需要将温度控制在15℃以上,冬天尽量安排在室内或者大棚内发酵,发酵升温后控制在70~75℃;⑥待发酵2~3d温度达到65℃时即可翻倒鸡粪,通常情况下在1周时间即可完成发酵任务,物料变成黑褐色,温度降至常温时即可判定发酵完成。

2 蚯蚓品种选择的技术要点论述

就目前蚯蚓养殖产业发展情况来看,大多数的养殖户均选择“太平二号”蚯蚓。这种蚯蚓体长可以达到50~70mm,体腔直径可以达到3~6mm,一些个体较大的体长甚至可以达到90~150mm,成年蚯蚓的体重可以达到0.45~1.12g。除此之外,这种蚯蚓的体腔厚、肉多、寿命长。蚯蚓为雌雄同体,异体受精,性成熟的蚯蚓可以每隔7~8d便产卵1次,一只卵大约可以孵出3~4条小蚯蚓,2~3个月成熟,4~6个月可繁殖十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因此,可以广泛应用于高密度的养殖,能够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3 蚯蚓饲养管理的技术要点论述

3.1 室内养殖的技术要点

在室内养殖时,将已经发酵好的鸡粪倒入到蚯蚓养殖场内并制作饲养床。通常情况下需要将鸡粪的行宽控制为40~80cm,堆放高度则控制为30~50cm,确保其呈半圆柱形状,其长度可以根据饲养场环境决定,每行间距可以设定为60~70cm[3]。待蚯蚓养殖床完全铺好后,需要及时打开喷淋装置,用清洁水充分浇湿鸡粪,而后投放蚯蚓,通常情况下每平方米的投放蚯蚓量为1000~1200条。

3.2 保温保湿的技术要点

蚯蚓所生活的最佳环境为15~30℃,一旦温度低于12℃时即会停止繁殖,高于35℃即会有热死的危险。因此,在饲养过程中需要为其营造良好舒适的湿润环境,尤其是在高温季节更需要做好相应的遮阴工作,保暖棚内的饲养床需要覆盖稻草,且要定时洒水降温,注意通风。冬天时要注意增温保暖,做好大棚的密封保暖,有条件的可以在饲养床上覆盖的稻草外加一层覆膜,以求将鸡粪的温度控制为10~15℃,便于蚯蚓的正常生长与繁殖。

3.3 饲料更换的技术要点

蚯蚓喜欢生活在疏松的土层中,并会将粪便排在土壤的表层,一旦粪便积聚过多即会对蚯蚓的正常生长造成影响,因而需要及时进行饲料更换。通常情况下在饲养10d后,饲养人员需要将上层的蚯蚓粪便均匀刮除,而后对土层进行上下翻动和疏松,提升土层的通气性,前期一切工作完成后即可添加新的鸡粪[4]。整个工作流程是清粪→翻料→添料。

3.4 饲料投喂的技术要点

蚯蚓养殖过程中的饲料投喂方式主要有轮换堆料法、侧面补料法、下层投料法、表面投料法及穴式补料法。其中较为常用的投喂方式是表面投料法和侧面补料法,表面投料法是将鸡粪和其他饲料铺在已经被蚯蚓吃完的饲料上,当发现蚯蚓饲料已经粪化时即可以将新饲料铺到原有饲料之上。通常情况下需要将投料的高度控制在5~10cm,整个投料过程较为简单。侧面补料法也被称之为侧喂法,是将原有的饲料集中至一起,为新饲料的添加腾出空地。待成年蚯蚓更换新铺的饲料后,即可以将蚯蚓粪便清除。实践应用发现,侧面补料法可以将成年蚯蚓和幼年蚯蚓分离开来,便于养殖与卵化分头进行。

3.5 蚯蚓采收的技术要点

待蚯蚓生长体重达到400~500mg、每平方米的养殖密度超过15,000条时即可以通过收集成年蚯蚓来调整养殖密度。目前蚯蚓采收的方式主要有光取法和水取法,光取法是利用蚯蚓怕光的特点而进行采收的方式,当蚯蚓集中于养殖床的底层时即可以实现收集目的。

4 结语

作为一种新型的养殖产业,蚯蚓养殖可以很好的解决鸡粪污染的问题,且会生产出高质量的蛋白饲料和有机肥,属于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生态经济养殖模式。利用酸化发酵的鸡粪进行蚯蚓养殖时,需要重点从鸡粪酸化发酵、蚯蚓品种选择、保温保湿及饲料投喂等方面加强饲养管理,以此保证蚯蚓更好的生长,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投料鸡粪酸化
吨包拆袋投料站的创新设计与应用
浮法玻璃生产线斜毯式投料机在线检修实践
酸化剂的作用及其在猪生产上的应用
10 Threats to Ocean Life
海洋酸化有什么危害?
LF炉温度预报与控制模型的开发及应用
利用鸡粪养殖蚯蚓技术
海水酸化,水母独霸
鸡粪无害化处理与利用技术简介
鸡粪如何加工成鱼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