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博物馆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探索与研究

2020-11-30贾敏

客家文博 2020年1期
关键词:文化遗产文物博物馆

贾敏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10月18日召开的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并庄严地写入了党章,为新时代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重点。基层文化建设是满足乡村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战略部署。博物馆是传播文化的公益机构,它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整体文化素养和道德品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1996-2017年中国博物馆规模逐年快速增长,截至2018年12月,全国博物馆超过5000家,有90%的博物馆馆址都选在县城以上的大中小城市,而乡村博物馆大多为民营博物馆,并且数量也十分有限。目前,我国博物馆事业发展水平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现象还十分突出。

博物馆在助力乡村振兴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第一点,博物馆走进乡村给乡土文化复兴提供了一条有利的途径,使村民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树立文化自信心,激发文化创新能力,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第二点,博物馆走进乡村,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助力乡村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有利于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第三点,博物馆的每一个物件反应的都是真实的历史,讲述着不平凡的故事,通过这种直观、生动的方式向人们传达准确的历史信息,可以对民众起到深刻的教育作用;第四点,博物馆为乡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奠定了乡村振兴的基石,促进乡村经济转型升级。

当前,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国家和地方政府不断加大对乡村文化建设的力度,开展“结对子、种文化”等多种形式的文化下乡活动,带动博物馆向乡村发展。那么如何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利用博物馆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这是现阶段我们博物馆工作者应当加以探索与研究的课题。

一、乡村文化振兴的现状分析

文化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之一。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为乡村文化产业振兴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良好环境。然而当下乡村文化产业发展还存在许多的现实问题。

(一)乡村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1、乡村文化遗产资源得不到重视

近些年,各级政府、各文物保护单位加大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很多散落民间的文物资源得到了保护与修缮,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得到了有效的挖掘。然而,个别领导缺乏科学发展意识,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对乡村文化遗产的价值认识不够充分,导致无法科学的规划与指导工作,使文化遗产的发展失去了传统的韵味与内涵。部分地区过于追求乡村经济的发展,轻视文化遗产的保护,城乡建设过程中“三征三拆”,文化遗产遭到破坏的新闻不绝于耳,特别是在文物保护工作中法人违法的事件时有发生,很多具有独特历史价值与地方特色的文化资源消失在公众的视野中,文物遗产资源保护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2、资金投入短缺

文化遗产的征集、修缮、保护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国家的财政拨款很难满足文化遗产保护日常工作的需要,越是基层文物保护经费就越没有保障。现在城镇化进程发展迅速,许多地方的古建筑由于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修缮,面临日益破损甚至坍塌的风险。农村不缺文物资源,独特的民间艺术与丰富的民间风俗民俗,例如广东肇庆有着200多年历史的高要草席,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因受到资金制约推广起来困难重重。

3、专业人才稀缺

文物机构的人才队伍水平与文物管理事业发展之间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是当下普遍面临的一个难题,也是阻碍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一个瓶颈。乡村文物保护工作虽然是行政执法部门的职能,但由于普遍存在乡镇只设立文化站,博物馆工作人员一人身兼数职的现状十分突出,个别地区的文物工作人员变动频繁,人员流动性较大,不利于文物保护工作的展开。在乡镇基层,由于对文化艺人的培养力度不大,导致文物资源保护、修缮的专业人员严重不足。

(二)乡村文化建设

1、村民思想观念落后

经济的过快增长逐渐掩盖了乡村文化的价值。在人口越来越少的乡村,传统的民族文化正在受到冲击,有的渐渐消失。在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深入推进,农村人口结构在发生变化,青壮年、小孩都往城里打工、上学去了,留下的是老一辈农民,文化知识相对不足、观念比较落后,再加上不容易接受新事物,从而导致农民对于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远滞后于城市居民。

2、宣传力度不足

乡村对于文化遗产的推广工作一直落后于城市,城市地区通过电视、广播、媒体、网络等多种方式进行宣传,充分调动市民的积极性,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念,形成了浓厚的文化氛围。相对而言,农村地区宣传工作的展开比较困难,存在活动次数过少,参与人数不多的问题,而且农村基层单位一方面缺乏广泛的宣传意识,另一方面缺乏文化宣传的手段与途径,活动开展形式较为传统,起到的效果不大,覆盖的范围较小,不利于村民文化素养的提升。

二、博物馆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有效途径

(一)乡村博物馆的建设现状

1、馆藏文物资源匮乏

乡村博物馆因为体制的影响,不具有市场竞争和市场效益意识,对社会教育服务功能也缺少认识,严重影响了乡村博物馆的发展。对于村民自发组建的博物馆,其藏品大多来自于发起人自身,少部分来自于村民,藏品数量有限较为正常。然而,对于政府牵头构建的博物馆乡村分馆,很多地区也没有广泛征集乡村藏品、深入挖掘民间艺术,博物馆的文物资源面临匮乏的局面。

2、管理规划不科学

博物馆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它需要系统性的管理与规划。乡村博物馆的构建与管理大多是由当地部门自主负责,有些甚至是由村民自发组建,每一个乡村的历史、人情、地貌、生产、生活、发展方面都存在着众多差别,对乡村的基础调研不到位,会导致构建的博物馆不能凸出本地文化特色。另外,由于乡村博物馆在我国的发展还不够成熟,无论是从前期项目的筹建、后期展品的陈列、日常资金的运转等方面都缺乏科学的管理规划。最后,缺乏信息管理理念,现代博物馆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信息化阶段,大多乡村博物馆仍然采取传统落后的管理宣传模式,没有形成科学的管理体系,影响力不大。

3、特色化发展欠佳

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基层博物馆特别是乡村博物馆迎来了发展的大好机遇,关于博物馆的改革与创新逐渐受到大家的关注,缺乏特色性是乡村博物馆面临的普遍现象。第一点,忽视特色本土文化。在乡村博物馆的发展过程中,没有将本土个性化、特色化充分展现出来,没有广泛征集乡村藏品、深入挖掘民间艺术,一刀切现象尤为严重。第二点,博物馆的风格都千篇一律。很多博物馆更是不假思索的照搬照抄所谓的成功案例,没有融入本土文化特色,与乡村博物馆建设的初心相去甚远。有些地方更是跟风效仿,在建设之前没有充分考虑可行性,盲目攀比,缺乏新意。

(二)博物馆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有效途径

1、保护与传承文化遗产

(1)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不少地区存在过度破坏文化遗产的现象,博物馆应当对社会进行正确的引导。在对农村地区进行征地、拆迁前,应当咨询博物馆专业人员的意见,对有历史价值的文物资源制定专门的保护方案。以江苏苏州吴中区古村陆巷村为例,通过多年的保护性开发,形成“当地居民+政府+专家+博物馆工作站+开发公司+旅行社”的运营模式,将太湖自然生态、“ 南渡遗地、湾居古村”古村落遗产、江南士族生活、陆巷民俗、民间工艺五个文化主题加以组合,成为展示江南水乡风貌及“武将出身,经商起家,科举显世”的中国传统家族传承的社区博物馆,堪称为苏州古村落保护开发的典范。结合旅游开发,该村还以洞庭橘子、碧螺春茶叶、白玉枇杷、太湖三白等农副产品为品牌,取得了旅游业与农副业的双丰收。

(2)坚持创新与真实结合

博物馆在保护与传承文化遗产过程中要坚持创新与真实相结合的原则。文化遗产的真实性不拒绝文化遗产的创意性,文化遗产的创意性发展可以促进文化遗产真实性的传承,通过文化创意,许多曾经消亡或者即将消亡的文化遗产得以恢复原貌、突破地域限制使传统文化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吸收外界文明催生新的文化产品。并且,文化遗产的创新性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真实性。浙江宁波宁海县“十里红妆”博物馆,作为婚俗嫁娶的民俗博物馆,最初以红妆家具、器物等再现古代民间婚嫁的故事,经过不断的创新与发展,形成了宁波市独有的文化品牌,具有电影、歌剧、记录片等相关衍生产品,舞剧《十里红妆女儿梦》更是走出国门,登上了国际的舞台,在坚持文化真实性的同时走出来一条文化创新之路。

(三)挖掘优秀传统文化

1、丰富文化挖掘手段

博物馆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资源是传统文化的载体,随着时代的进步,文化挖掘的手段也越来越丰富。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影视手段是进行“活态”传承的有利方式,可以最大程度的保留民间艺术的“原生态”性;增强博物馆与高校间的交流合作,利用高校的科研人员、学术环境,增强博物馆的文化挖掘水平。虚拟现实博物馆正是在“VR+”的应用潮流下产生的,极大了改变了传统博物馆枯燥、死板的印象,它以沉浸性、交互性和创造性的方式完美的展现了历史事件、文物、情景等,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甚至可以将已经消亡的文化遗产以三维立体的仿真模型展现在游客面前,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2、加强村史研究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很多地区打造的村史博物馆给村史的研究提供了一条清晰的路径。博物馆应当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强专业人才的引进,通过已有的、搜集到的文物资源、文史资料、民俗活动、村民讲述等,深入加强本地村史研究。另外,各地区的村史研究可以借助已有的学术交流平台,将村史研究成果进行资源共享,既可以增强学术研究水平,又可以助力地方文献与图书馆史研究发展。山东莱芜钢城区汶源街道黄庄一村的黄庄起义纪念馆已成立一年多的时间,村史研究员通过搜集到的历史资料与村民的讲述来编纂村史手册,记录村庄历史、文物背后的故事、民俗风情的转变,全村七成以上的村民都快成了村史“研究员。

3、打造文化品牌

打造文化品牌建设美丽乡村是当下很多乡村的努力方向,品牌效应不仅可以发扬地域文化,还可以带来经济效益,促进乡村振兴。要想打造文化品牌就要挖掘历史文化、地域文化、产业文化,坚持从本地实际情况入手,把不同文化元素融入到乡村文化的建设中去,打造特色品牌文化。在文化品牌的创立上,我国有很多乡村都有了成功的经验:比如四川成都“郫县豆瓣博物馆”所在的战旗村如今已经成为乡村旅游的“明星村”。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农耕文化博物馆”再现了科尔沁农耕文明的进程;云南丽江古城区“四方乡愁博物馆”安放着一个时代的乡愁。从上面可以看出,以打造文化品牌为核心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无疑是一项多方获益的手段。

(四)建设文明乡村

1、提升村民文化素养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应文明乡村文化强村建设结合起来,文明乡村文化强建设就是要提升农民文化素养,把乡村文化建设作为一个撬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撑点。乡村振兴的基础是人才振兴,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村民的文化素养与文明乡村的建设密不可分,乡村振兴需要村民有强烈的文化发展意识。博物馆承担着文化推广教育等职能,博物馆可以通过与农村乡村村委会合作,与农村小学共建等形式进行文化宣传、开展讲座等活动,加强村民对文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比如,可以定期邀请行业专家,普及文化遗产知识,提高村民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还可以与其他文化产业协同发展,与图书馆、艺术馆、文化馆等机构开展主题活动,调动村民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让村民在不知不觉中提升文化素养。

2、奠定良好的经济基础

除了要提升村民文化素养之外,良好的经济基础对于文明乡村的建设也十分重要。一般乡村地理位置闭塞,不易进行文化遗产的输出,必须要加强其宣传工作,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乡土文化宣传,村民与游客都可以足不出户的了解该地区的文物资源与文化活动,提升了当地的知名度。湖南清明小长假实现旅游总收入97.8亿,其中红色文化游备受青睐,所以文化旅游可以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打开乡村文化旅游市场,可以让村民享受到本土文化的红利。

(五)推进乡村博物馆发展

1、促使乡村博物馆发展更加科学

乡村博物馆在构建之前一定要具有大局观念,确定乡村文化发展的主旋律,然后在全国第三次不可移到文物普查和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基础上,对本地区的乡村文化进行深入了解与调研,掌握本地区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手资料,对文化具备的特点与人文结合进行梳理,最后对乡村文化做出整体的规划,合理建设乡村博物馆。针对文化项目要进行定点推进、持续跟进,秉着打造精品的原则,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方案,确保乡村博物馆的顺利发展。河南省信阳市新县周河乡西河粮油博物馆及村民活动中心就是一个很成功的例子,它就是以“原生态的农作物及传统粮油加工工艺”为中心,结和当地优美的环境、古老的村落、祠堂等元素建成的一个微型精品博物馆,既是未来西河村公共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村庄产业发展的拉动器。

2、促进特色乡村博物馆建立

乡村博物馆发展的精髓在于保护与传承本土文化,所以乡村博物馆的发展要与本土文化充分融合,努力打造地域文化品牌,才能达到乡村振兴的目的。比如,广东梅州梅县南口镇桥乡村被誉为“客家围屋博物馆”,桥乡村存有大量保存完好、风格迥异的客家围屋108座,该村独特的古民居建筑风格和客家民俗文化,吸引了众多学者与游客。桥乡人民利用传统的客家围屋建筑,将古建筑完整的保存,乡村本身就成为了一座“博物馆”;同为梅县的桃尧镇桃源村也开设了“桃源武陵博物馆”,展馆陈列水车窑、侨批、票证、古籍善本、钱币、毛泽东像章、外国名牌古钟表和老相机、刀、剑、酒具、灯具、印章、古家具、牌匾、字画等3000余件,免费向村民和游客开放。

3、推进文物征集方式探索

文物征集工作是博物馆的基础工作之一,只有征集到结构合理、具有文化价值、研究价值的藏品,博物馆才能够充分发挥其乡村振兴的意义。文物征集要根据乡村实际情况,搜集补充征集文物的信息,保证征集到的文物具有较高质量、具有独特的故事;要完善文物征集的工作结构体系,相关工作人员要制定合理的目标,在既保证数量又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开展有效的文物征集计划;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建立规范的征集制度,对于乡村文物的征集,要依照国家文物征集规定,进行调查研究、资料收集、资金申请及使用、馆藏入库等流程,确保文物征集的工作没有漏洞可寻;掌握好文物征集与收藏的平衡,要在尊重村民收藏意愿的前提上开展工作。

三、总结与展望

新时代背景下,实现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内在要求,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之一,是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组成部分。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是博物馆在新时期服务社会的重要体现。各地博物馆都应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要将如何助力乡村振兴纳入博物馆发展规划。同时,文化文物行政部门必须以建设文明乡村文化强村为己任,应根据当地实际,对现行博物馆布局作适当调整,将过于集中的城市博物馆资源从城市城镇分流到乡村基层,包括人员与资金;充分发挥大馆名馆效应效能,以“结对子种文化”的方式,让大馆名馆与乡村文化振兴、精准扶贫结合起来,助力建设乡村博物馆;完善乡村文物管理机构和文物保护发展规划,设立乡村文物管理员,加大对乡村文物保护力度,让散落在田野乡间的文物古迹都活起来;让乡村游注入更多的文化元素,让乡村文化振兴成果惠及更多的社会大众。

在助力乡村振兴的过程我们要进行不断的反思与探索,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加强地区间的交流与合作,相互借鉴宝贵经验,合理融入本地发展。博物馆也要用于抓住新机会、迎接新挑战,在实践探索中提升自身的实力与水平,将先进的技术与理念运用到乡村博物馆的发展中去,发挥博物馆的优势,在文化遗产保护、文化遗产宣传、文旅融合发展方面都做出了不断的努力,创新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方法与途径,加速实现乡村振兴这一伟大目标,“让农民过上城里人一样的日子”作出博物馆人的时代担当。

猜你喜欢

文化遗产文物博物馆
我给文物当“医生”
文物的栖息之地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博物馆
Tough Nut to Crack
文化遗产是“价值富矿”
露天博物馆
文物失窃
文物掉包案
文化遗产与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