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实现全覆盖的优化路径

2020-11-29贾艳荣

大众投资指南 2020年2期
关键词:内部监督管控基础

贾艳荣

(河北省社会公益项目建设管理中心,河北 石家庄 050000)

引言

行政事业单位完善内部控制机制,主要就是实现对单位内部各个流程的管控,还能保证机构运转的效率,还能够完成既定的管理目标。在制度体系当中,其中蕴藏了制约、调节方式。只有实现对资源的合理优化与配置,才能够不断提升内部控制的水平。通过优化内部管理职能的方式,树立正确的风险防范意识,开展合理化的会计核算工作,保证各项经营决策的合理性。通过对建设项目的风险进行全局性的分析,开展合理的预算编制工作。在加强资金管理力度的基础上,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的稳定发展。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内部控制意识不足

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防范与管控风险十分重要,只有建立健全的内部管理系统,开展风险评估、风险控制与内部环境建设等工作,才能够对员工的内控意识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就目前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有些单位存在内部控制意识不足的问题,普遍都认为单位的资金来源比较稳定,不需要进行风险控制。甚至还有的单位认为内部控制仅仅属于财务部门的分内工作,其他部门的重视度不足。此外,内部管控的权责界定不清晰,在发生风险问题时候出现互相推卸责任的现象。事业单位存在重视制度,轻视执行的问题,都是由于没有量化的内部控制意识,进而导致单位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

(二)预算执行制度不严格,约束力不足

行政事业单位在内部控制的过程中,预算管控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各个部门在进行预算的时候,都有严格的系统与程序,进而保证单位有效的开展内部会计控制。虽然行政事业单位都采用了部门预算的制度,但是部门的预算编制还不够准确。因此,单位会经常开展年度预算的调整工作。在实际的财务支出过程中,也没有根据年度预算进行优化与调整,还可能会出现许多支出项目,不利于后续会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缺乏健全的内部监督机制

行政事业的单位的内部控制效用能否发挥出来,离不开内部监督。目前,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都存在内部审计机构不健全,专业人才综合能力不强等问题,这就导致内部监督职能无法发挥出来。此外,单位的领导人员对内部监督重视度不足,无法发挥出实际的监督效用。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实现全覆盖的优化路径

(一)满足单位内控需求,提高领导层重视程度

行政事业单位为了逐步实现内部控制全覆盖的要求,就要结合单位的岗位职能,进行权责的划分,还要逐步梳理业务流程。在强化监督管控机制的基础上,遵循单位各项经济活动的规律。在明确内控范围的基础上,完善制衡控制机制,进而加强执行、监督力度。在日常运营中,单位要注重事前风险防范工作与事中的延伸管理,以消除各种蕴藏的隐患,及时进行漏洞的填补。只有消除各种管理危机,使领导层能够重视内部控制制度的落实,才能够优化内部控制框架。在实现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各个部门交流与沟通的基础上,避免操作方式流于形式化。在完善内控建设工作的基础上,发挥出实际的工作职能,保证后续经营决策的合理性。

(二)完善预算管理制度,强化内部监督效用

行政事业单位的收支依据就是结合批准的预算,规定单位的支出规模与支出方向。由此不难得知,只有建立健全的预算管理制度,才能够为内控管理体系的落实奠定稳固基础。行政事业单位可以将单位的预算与内设部门的约束进行整合,明确规定的时间、方法等。在推行部门预算与所属各级预算的基础上,实行对单位非独立核算的行政事业单位,开展合理的预算编制工作,以避免各个部门出现预算不符合实际的情况,无法实现对预算约束的情况。通过建立预算分析、预算跟踪与评价制度的方式,保证资金的合理使用,还能够有效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益。

与此同时,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要懂得利用资产的价值,制定明确的预算控制目标,逐步实现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融合。政府采购部门在进行资产采购的时候,要实行对于预算的审核工作,保证采购项目与预算相符合。如果某个部门出现了预算超出资产范围的情况,就需要停止进行采购工作。在对资产购置预算进行合理调整的基础上,结合单位的各项管理程序,促进后续采购工作的顺利开展。通过实行对增量资产预算进行审批,还要落实资产的购置监督工作,进而保证资产购置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最后,要想将内部控制的实际效用发挥出来,就要完善监督控制体系,并且及时发现各个环节中蕴藏的风险问题,实现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融合,逐步加强监督控制力度,并对审计的结果进行评估,逐步优化内部控制体系。

(三)合理利用信息化手段,完善建设项目风险评价机制

行政事业单位为了强化内部控制的力度,就要实现业务管理与财务管理的融合,依托于先进的信息化平台,与内部控制的建设相融合,并加快各个部门的信息传递速度,彻底解决信息单一、无法渗透到实处的局面。相关的工作人员可以利用财政预算的软件,编制增量资产产出的计划,并开展全面的评估工作,以保证预算管理工作的合理性。通过建立完善的风险预警系统,开展数据的核算与分析工作,逐步实现集成化的管理目标,避免因人为核算导致的失误。

与此同时,行政事业单位要想在稳定的环境中发展,就需要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支撑。通过完善风险评估体系的方式,实行对建设项目的风险动态化监督与评估。在这个环节当中,行政事业单位主要负责的就是政府资产购置、资金投入等内容。只有行政事业单位能够更加全面的了解自身的生存情况,设立岗位责任制,在发生风险问题的时候,能够及时找到负责人,进而保证内部管理活动的有效性。行政事业单位可以依托于SWOT进行分析,直观的了解各个环节当中可能蕴藏的风险问题。通过促进私营部门与公共部门的管理融合,将风险控制在管理范围当中。在秉承行政事业单位管理方针的基础上,结合各个部门的工作情况进行管控,还要平衡单位的收支与支出情况,时刻做好应对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的准备。在满足单位内控需求,提高领导层重视程度的基础上,保证建设项目的顺利开展,以不断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核心竞争力,在多变的市场环境中站稳脚跟。

三、结束语

综上,在行政事业单位的运营发展过程中,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十分重要,属于一项全局性的工作。相关的管理人员要立足于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的控制制度,对后续的工作活动进行合理的规划。在树立风险责任制的基础上,加强对建设项目与政府采购的管控力度。通过不断优化内部组织框架,树立正确的内部控制意识,进而规避不必要的财务风险与经营风险。在加强内部监督力度的基础上,完善预算管理制度,保证预算编制的合理性,还能够逐步实现对员工工作行为的约束,进而为行政事业单位创造出更高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猜你喜欢

内部监督管控基础
EyeCGas OGI在泄漏管控工作中的应用
“不等式”基础巩固
多端联动、全时管控的高速路产保通管控平台
“整式”基础巩固
加强国有企业内部监督的有效措施探讨
企业会计内部监督问题及对策探究
信用证洗钱风险识别及管控
失控还是管控?
“五抓五促”夯基础
浅析如何做好财政部门内部监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