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高校红色文化传播与教育形式
——以吉林省抗联资源为例

2020-11-29

记者摇篮 2020年12期
关键词:抗联红色大学生

在全新的社会发展形势下,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要求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如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就对新时期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培养作出明确的要求。红色文化是重要精神财富,具有极高的育人价值,将其引入到高校教育中,可以使大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素质,主动承担起社会主义建设的重任。

一、新媒体时代下高校红色文化传播和教育面临的挑战分析

在高校红色文化传播过程中,新媒体发挥出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如丰富传播形式、拓展传播渠道等,但网络的开放性和虚拟性特征同样滋生了一些问题,如网络上经常出现一些歪曲红色文化、抹黑民族英雄的声音,这必然会影响到红色文化的传播和教育效果。综合来看,现如今高校红色文化传播和教育面临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校红色文化传播和教育的舆论话语权薄弱。在新媒体时代,公众不再仅仅是信息的接收者,同时也成为信息的创造者和传播者,依托网络平台,自媒体行业快速发展,所有人都可以在网络上发出自己的声音,其中一些社会影响力较高的人所发布的言论往往能够获得公众的广泛关注。在这样的情况下,高校红色文化传播和教育的舆论话语权主体得到了一定的拓展,不再仅仅局限于学校、教师。于是很多标新立异、不同于主流的声音开始出现,这些错误的信息严重误导了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知和判断。其中不乏一些西方国家借助互联网向我国大学生群体进行文化渗透,以达到破坏我国社会和谐稳定的目的,比较常见的方式包括散布谣言、污蔑诋毁等。对于此类信息若是不加管控,必然会影响到我国大学生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以及核心价值观,最外在的表现就是威胁高校红色文化传播和教育的舆论话语权,削弱红色教育的成果。

2.高校红色文化传播和教育内容方面面临的挑战。和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最大的特点就是互动性、实时性强,这使得信息传播的效率及范围获得了大幅度的加强,这也是很多社会事件迅速形成影响力的原因,从这一方面来讲,新媒体对于高校红色文化的传播与教育是有利的。但需注意的是,互联网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虚拟性,一些不良人员正是利用新媒体所具有的高效传播优势,对红色文化内容进行歪曲,或是抹黑革命英雄。这些恶劣的言论固然会受到各界的严厉抨击,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也必然会对大学生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此外,高校对红色文化的定位稍显狭窄,使得其传播和教育的内容存在明显的局限性,造成了同质化现象严重的问题。一些拥有丰富红色文化资源的高校并未将其价值充分挖掘并发挥出来,红色文化的传播和教育流于形式。

3.高校红色文化传播与教育方式上存在的问题。新媒体的兴起使得信息传播的形式变得越来越多样化,借助QQ、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大学生可以接触到最新时事,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但是高校在进行红色文化传播和教育的过程中,却依旧采用传统模式,如课堂理论宣讲、红色专题讲座或是带领学生参观烈士陵园、历史博物馆等感受红色精神,这种形式过于老套,缺少灵活性和感染力,很难使学生对红色文化产生兴趣。如何将新媒体和红色文化传播教育真正融合起来,是高校红色文化发展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

有一些高校在探索通过新媒体传播红色文化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缺乏对大众传播规律的认知,在传播过程中过度强调政治性、思想性和理论性,并未将新媒体具有的优势发挥出来,选择的方式也不符合大学生的兴趣特点。除此之外,部分高校在进行红色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将其与校园流行文化割裂开来,以至于无法和社会、校园中的其他传播渠道形成合力,导致传播效果无法达到理想预期。

二、新媒体时代高校红色文化传播与教育新路径研究

1.吉林省抗联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在东北抗日战争期间,吉林省一直是重要的根据地,至今留存着大量的抗联遗址遗迹,包括各类纪念馆、纪念塔、根据地旧址、烈士墓园等。如在杨靖宇将军打响抗日战争第一枪的磐石,革命遗址就有125处,均获得了较好的保护,且当地政府将其规划纳入了红色旅游经典线路之中。

除了实体的红色文化物质遗产外,吉林省还留存着许多非物质红色文化遗产,如《民族魂——东北抗联》这本书就对东北抗联的历程进行了介绍。中央电视台还曾联合吉林省相关部门制作了纪录片《东北抗联》。吉林省戏曲剧院京剧团编制的大型原创现代京剧《杨靖宇》,基于杨靖宇将军领导抗联的事迹,借助全新的表现形式进行红色精神和文化的传播,同时也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除此之外,吉林省还曾多次举办过红色电影活动,在长影世纪城组织《上甘岭》《英雄儿女》红色电影的放映。

总的来讲,吉林省对抗联资源的应用并未脱离传统传播的窠臼,与新媒体的结合并不深入,且也未能有效渗透到大学校园中,社会传播效果也十分有限,已经到了必须改革的阶段。

2.如何将抗联资源融入高校红色文化的传播和教育中。在高校红色文化传播教育中,应迎合广大学生的需求和特点,充分借助新媒体具有的优势,将红色文化元素渗透到学校的日常管理和思政教育中,扩大红色文化的影响范围和力度,具体策略如下:

首先,建构红色文化新媒体平台,确立舆论话语权。高校应基于红色文化资源建构新媒体宣传平台,如在学校网站、官微以及微信公众号中增设红色文化板块,打造红色文化传播教育新阵地,将现有的红色资源,如图片、视频、文字等融入其中。同时安排专人对新媒体平台进行运营,做好舆论导向引导工作,使大学生对红色文化形成正确的认知和理解。此外,还应进一步加强对校园网络舆论的监管,及时剔除网络上存在的错误意识心态与思潮,防止大学生受到侵蚀。

其次,借助新媒体对红色文化传播和教育的内容进行优化。高校在通过新媒体渠道进行红色文化传播教育活动的过程中,一定要建构符合大学生兴趣和需求的内容体系。具体要点有三:其一,根据时代潮流对红色教育的内容进行更新,将一些与红色文化相关的社会和网络热点事件或话题融入思政教育中,帮助学生找准红色文化在新时代下的定位,加强对红色文化的认知。其二,对红色文化教育叙述的方式进行调整,将新媒体时代中充满正能量、积极性的教育元素融入红色教育中,并选择大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其三,将红色文化融入社会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在实践中亲身体会红色文化的精髓。例如,组织学生拍摄红色文化体验视频、到革命纪念馆参与红色志愿服务活动等。

最后,依托新媒体创新红色文化传播和教育途径。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结构,这为文化传播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形式,基于此,高校红色传播和教育工作者应依托新媒体对工作途径进行创新探索。如建构红色文化传播与教育多媒体课堂,借助生动直观的多媒体手段进行红色文化的展现。再如,借助新媒体平台开展红色文化传播和教育系列活动,如红色主题的微视频大赛或动漫作品征集活动等。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在开展红色文化传播和教育的过程中,应充分利用新媒体所具有的形式多样化和信息传播高效率等优势,丰富红色文化内容、拓展宣传和教育形式,更好地迎合大学生群体的兴趣特点,将红色文化精神有效渗透到教育教学中,促进其传承发扬。■

猜你喜欢

抗联红色大学生
红色是什么
弘扬抗联精神 加强党性修养
红色在哪里?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追忆红色浪漫
大学生之歌
一个抗联老交通员的老区梦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
东北抗联的著名将领李兆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