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育人

2020-11-28袁聪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47期
关键词:初中历史德育教育策略

袁聪

摘 要:现实是历史的延续,是历史的重现和反思。理解昨天有助于更好地把握明天。我们应该认识到,如果不谈论历史,一个国家就难以发展和成长。因此,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历史教育的育人之路还很长。

关键词:初中历史;德育教育;策略

引言:

德育指的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等方面的教育,是实现学生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优化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模式等,对历史真相进行高度还原,进一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由此可见,历史教学是培养学生德育的重要途径。那么,如何才能在历史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教育呢?

一、在历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重要意义

1.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家国情怀是民族生存、国家发展的精神支柱,也是每一个青少年应该具备的品德素质。而历史是民族发展的记录,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丰富、生动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加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历史责任感,进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2.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人格可以直接反映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面貌,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包括学生的情感、知识和能力等多方面素养。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崇拜英雄的心理,借助历史教学中的著名人物和事迹,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深入挖掘和培养,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青少年普遍缺乏创新精神和科学素养,对国家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都有着严重的制约影响。因此,中学生教学中,应该提倡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而在历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可以很好地完成这一点,学生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大胆质疑和探索求证,发挥自身思维的创造性,进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全面实现学生的素质教育。4.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民主与法制是一个国家强盛的基本条件,同时也是我国必须面临的建设任务之一。在历史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可以让学生通过学习历史知识,认识到民主与法制的重要性,加强学生的社會主义信念,同时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

二、初中历史教学育人策略

(一)积极进行历史实践活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充分利用课本中的教学资源,通过音频、图片、视频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辉煌文明成果;另一方面,要鼓励和引导学生走出去,在课外与历史“零距离”接触,如参观长城、兵马俑、大运河等历史遗存。教师可以鼓励有条件的学生利用假期参观这些历史遗迹。对无条件的学生,教师则可以通过利用多媒体播放素材、推荐有关书籍等方式来引导他们感知历史。此外,在春节、端午节、中秋等中国传统节日,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探索节日及其习俗的起源,加深学生对祖国历史文化的理解和热爱。这种教学方式能让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产生强烈的认同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热情也会得到提升。教师可以在学校和家长的协助下组织游学活动,带领学生前往游览名胜古迹,真正做到育人和实践相结合。

(二)重视挖掘课本内涵

初中历史课程知识面广,知识点分散。为了提高知识转移的效率,一些初中历史教师习惯以自我为中心,担当历史课堂的主导者,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机械地记忆相对分散的历史知识。这很容易干扰学生的历史学习,非常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道德素质,难以达到育人的目的。例如,在初中历史“鸦片战争”这一板块的教学中,一些教师强迫学生记住《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而没有引导学生思考其内涵、影响,也没有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导致学生只是知道有这一条约的存在,而这一条约对中国历史产生了什么巨大的影响却一问三不知。因此,教师必须结合教材内容,营造人性化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根据“割让香港岛给英国”的条款,教师可以介绍在香港回归祖国时传唱全国的《七子之歌》,并播放音像资料。这些文化教育资料的引入可以使学生加强历史认知,拓宽学生的历史学习视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优化教学,创新渗透方法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其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都能够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成败,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时候,可以通过转变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手段等形式,创新德育教育的渗透方法,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同时,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全面实现学生德育和教育的综合发展。例如,在教学初三历史中《哥伦比亚发现“新大陆”》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深入挖掘教学内容,将哥伦比亚在发现“新大陆”过程中的各种远航探险经历,进行整理和编辑,排成一出历史短剧,在编创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

结束语:

历史教育的关键是教师。只有有了积极的思想,教师才能挖掘出切合实际的育人方法和模式;只有通过对教材的认真学习和创造性的教学活动,教师才能将历史学科的内容具体地转化为学生对道德、情感的实践;只有加强人文修养,提高育人水平,教师才能培养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林建礼.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初探[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256-257.

[2]南永锋.初中历史教学中德育教育研究[J].才智,2019(29):106.

[3]陈平.例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C]..《当代教育评论》2018第8辑.: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18:262-265.

猜你喜欢

初中历史德育教育策略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