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桥下面

2020-11-28牛国栋

齐鲁周刊 2020年23期
关键词:面粉厂苗家天桥

牛国栋

这座天桥曾是全省首座铁路公路立交桥。而桥的西面则曾经是济南百姓赖以生存的“米粮仓”和“面袋子”。

当年胶济铁路铺到了商埠,津浦铁路也即将开通,这些横躺在高高路基上的铁家伙无疑成了成丰桥至经一路之间的拦路虎,于是有了横跨铁路的天桥。桥始建于1908年,1911年又增修引桥,为省内首座铁路与公路交叉立交桥。老天桥原为三拱,南北斜坡引桥由泥土堆积填充条石铺成,引桥东西侧立面为剁斧石垒砌,横跨铁路的桥顶为钢架桥梁,桥顶偏北有一段向西延伸的侧桥直抵官扎营前街,人们叫它“天桥尾巴”。桥下有两个石砌拱顶涵洞打通东西路道,最初的天桥与今天的最大不同是,桥上主要走行人,如今天的过街天桥,而汽车、牛马驴骡等畜力车则走桥下铁道洞。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为缓解交通压力,先后对老天桥进行了几次改造,安装了铁护栏和桥灯,桥上允许汽车通行。当时天桥上的路面很陡,车辆状况又差,每次坐4路公交车路过天桥时,汽车都要费很大力气,车速很慢,马达声巨响,排气管子冒出浓浓的黑烟。当时天桥周围没有高大建筑,它就成了这一带的制高点,汽车一旦爬到桥顶,透过车窗看两边的风光时,顿感心旷神怡。桥上自然也成了看火车、看风景、谈恋爱的好地方。“天桥尾巴”上还一度是有名的旧货市场。直到“文革”前,这里还每五天一次集。除古玩日货外,服装鞋帽、锅碗瓢盆、桌椅板凳,应有尽有。耍猴的、变戏法的、吹糖人的、卖酸蘸的、卖豆腐脑的、卖烤地瓜等小吃的摊位一个挨一个。每到夏夜,“天桥尾巴”成了小夜市,来此乘凉的人摩肩接踵。“逛天桥”曾是一种时尚。

老天桥东西两侧原有许多棚户,一些家庭生活困难的人便到天桥底下“混穷”,主要为走到桥下拉着沉重货物的地排车、三轮车拉绳,当地人叫“拉套子”。很多人腰里挂着用结实的绳子做的襻套和铁钩,在桥下上坡处等着来了人力车就会有人上去搭讪揽活。当时“混穷”的不少,彼此间常常为揽活而打架。

由于天桥的知名度高,还成为所在行政辖区的名字。老天桥留下的历史图片很少,我收藏了一款“天桥”牌烟标,上面印着老天桥的绘画,这个牌子的烟,一角七分一包。

1973年,老天桥开始拆除。两年后,总长854.5米的新天桥竣工通车,成为当时国内最长的旱桥。1976年10月,为庆祝粉碎“四人帮”,各机关学校纷纷组织庆祝游行队伍。我们中学的师生打着红旗,举着标语沿济泺路向南进发,到了天桥,这里是一片欢乐的海洋,红旗迎风飘,锣鼓震天响,桥上桥下被游行队伍挤得水泄不通。

天桥西侧的官扎营是片稠密的居民区,由近三十条街道组成,有官扎营前街、中街、后街、西街等四条主街。街名应系关家营或官家营的讹传,可能与早年驻扎兵营有关。虽然清康熙和乾隆时期不同版本的《历城县志》里都有“官家营”或“关家营”的地名记载,但在20世纪30年代前,街区规模并不大,民居的房前屋后多是农田。直到“文革”初期,官扎营后街还叫官扎营大队,北面全是庄稼地。

随着胶济铁路和津浦铁路相继开通,这处紧靠火车站的街区逐渐热闹起来。1913至1923年的十年间,这里先后建起十余家面粉公司,年产面粉八百余万袋,总产值约占全市的一半,成为当时全国面粉业六大城市之一。1916年,济南粮业公所,也称“粮关”在此成立,协调管理粮食交易。1927年,连接小清河的工商河通航后,小清河的船直接可以在成丰桥码头停泊,极大地方便了官扎营一带的货物运输。一些商家纷纷来此投资办厂。一些穷苦人家、搬运工人等也因这里地价低廉聚拢过来,在此安家。居民也是“靠山吃山”,到铁路和粮栈货场“扛大个儿”(搬运工)、置三轮、拉地排车等等,所得工资皆以小米结算。1949年,街上还成立了搬运工人消费合作社,合作社里的粮油、布匹、生活用品等,是专门卖给搬运工人的,价格较低。这时的街坊开始变得密集起来,人气更加兴旺。昔日荒芜的街区变得“街内有街,街内有巷,巷内有巷”,七曲八拐,宛若迷官。

天桥西侧偏北有条成丰街,街名则源于苗家所开的成丰面粉厂。而苗氏家族与孟氏家族一样,曾经在济南工商业界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苗家世居的新城(今桓台)索镇,曾是乌河边上的一个比较发达的水旱码头,商业、手工业和运输货栈业历来很兴盛。苗家祖辈务农,但到了“世”字这辈,苗家的经商才华开始显现。苗家深知“民以食为天”的道理,最早的买卖就是从人们都离不开的粮油开始。1894年,苗家与当地一家制油大户合伙开办了聚恒油坊,四年后即赚了三千两白银,捞得了他们在商业领域的第一桶金。那时当地流传着“要发财去济南”的说法,尝到了甜头并有了本金的苗家,自然想着到省城济南府去干更大的事业。

苗家分为六支,长支与次支的第二代人先后在济南兴办工商业,因他们出自两支,故有“大苗家”“小苗家”之说。苗德卿(世厚)和胞弟苗杏村(世远)及苗德卿次子苗兰亭是“大苗家”的代表人物,苗星垣(世德)及胞弟苗海南(世循)是“小苗家”的代表人物。两家都是“世”字辈,是没出“五服”的堂兄弟。为使外人容易区分,到了济南后的苗家兄弟都以其字为名。

1899年,“大苗家”的苗德卿、苗杏村兄弟二人便与他人合资,在泺口镇开设了恭聚和粮栈,六年后就赚了白银七千两。开埠后的1906年,苗德卿又在泺口与他人合开了恒聚和粮栈。两个粮栈互通信息,相互配合,在竞争中始终处于有利位置。1910年,苗家在泺口还开设了独资的公聚和粮栈。

津浦铁路开通在即的1911年,苗杏村先在火车站附近开设了恒聚成炭栈,第二年又联合他人在经一纬四路修建起三十余间门面的恒聚成粮栈。此时,苗德卿年事已高,粮栈主要由苗杏村打理,苗德卿次子苗兰亭予以协助。苗杏村幼时家贫,无缘上学,在索镇做面食生意,十五岁时还牵着毛驴往返于索镇、羊角沟和淄博赶脚送客、贩煤。他初来泺口时也是从粮栈伙计干起。他有着经商的天赋,又善于理财。他在胶济、津浦沿线设立了三十余处分庄,不到两年,使恒聚成的资本翻了五十倍,由此苗家的粮栈生意进入了辉煌期,逐渐登上了济南粮栈业的霸主地位,并在长达二十二年的时间里独揽广帮大米生意。

一战后,洋面来源断绝,进口锐减,山东面粉厂应運而生,机制面粉业在济南也迅速发展起来,成为食品业乃至济南整个工业的支柱。1922年8月,家底更为厚实的苗杏村首度与堂弟苗星垣联手,通过关系,向英商赊购当时世界上最为先进的钢磨等设备,建起成丰面粉公司,苗杏村任董事长,苗星垣任总经理,生产“梅蝠双鹿”牌和“三羊”牌面粉,这也是苗家从商业转向工业的标志。1930年,成丰面粉公司不断扩建,共有钢磨25部,工人600名,日产能力达到8000余包,成为济南当时设备最多、产量最高的面粉厂。1933年还在东流水组建了成记面粉厂,苗杏村任董事长,其侄苗兰亭任经理。苗家不仅控制了济南面粉市场,而且还成为张家口、邯郸、蚌埠、郑州、南京等地的面粉供货商。

1938年2月,日本人对成丰面粉公司实行所谓的“中日合办”,改名为东亚面粉厂。1945年日本投降后,国民政府将成丰面粉厂发还给苗星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成丰面粉厂先经过了公私合营,后成为国有企业。20世纪80年代以后,改名为济南粮食加工厂,生产的方便面曾经远销东北和西北,盛极一时。后来又挂起了济南成丰粮油食品总厂的牌子。

位于成丰街25号的原成丰面粉厂厂址,包括当年厂高管办公的小洋楼、三座库房和制粉楼的楼体框架还保留着。制粉楼曾是主要生产车间,主体五层,局部七层,高达三十多米,曾是铁路以北的最高建筑。2007年,这里发生了一场大火,将建筑内部全部烧毁,但整体框架保留下来,残留的门窗和烧焦的粗大木梁,让人想象着这幢建筑昔日的摩登。

当年,无论大小苗家,所办的粮栈名称里大都有个“聚”字,而所开的工厂名字里又少不了“成”字。也许苗氏家族的“聚”,“成”就了这个家族和这座城市的荣耀。有了成丰面粉厂就有了成丰街,还有了成丰桥,以及天成路。

猜你喜欢

面粉厂苗家天桥
快乐苗家女
面粉厂爆炸案
小小苗家妹
苗家小阿妹
面粉厂的生产管理与技术管理初探
五六十年代的老天桥故事
苗家跳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