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没有一个真实的“我”?

2020-11-28陈果复旦大学哲学博士副教授编辑臻熙

科学生活 2020年11期
关键词:陈果情绪低落淑女

文/陈果(复旦大学哲学博士、副教授) 编辑/臻熙

我们总以为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我”,需要我们去坚守——

这个“我”或大大咧咧,或谨小慎微;

或大刀阔斧,或精致细腻;

或是矜持的淑女,或是桀骜的莽夫;

或这样,或那样……

我们给这个“我”贴上各种标签,划定种种界限。

好像那就是“我”——最真实、最天然、最本质的样子,

对别人带给我们的改变,心存抗拒,

好像一旦被改变了,我就不再是“我”了,我就失去自我了。

其实,哪有一个特定形式的“我”?

所谓的“我”,不过是他人和生活的涂鸦;

所谓的“我”,不过是被众多人改变塑造的结果;

所谓的“我”,不过是随着时间境遇而变化着的众多个“我”的连续体——

时而开朗乐观,时而情绪低落;

时而温柔含蓄,时而飞扬跋扈;

时而镇定自如,时而毛毛躁躁;

时而冷静如冰,时而热烈如火……

看似相互矛盾,实际上哪个都是真实的“我”,

哪个又都不完全是“我”,

是不同的“我”,

是“我”被不同的人、不同的处境激发出来的某一个侧面,

有些侧面,我们习以为常,

有些侧面,我们自己也是初见,

仅此而已。

没必要刻意去守住某一个特定的“我”,

凡需要你刻意去守住的东西,往往不属于你,注定会失去。

刻意,是不自信的证明。

真实的“我”不是自我操控结的果,而是道法自然开的花。

与其费心费力去强化、去固守、去保持某一个特定形态的“我”,

不如倒空那个所谓的“我”,

像一个孩子一样怀着好奇心专心于正在发生的这一刻,

像一个空杯子一样去承接包含了无限变数的下一秒,

看看这一次我又会遇见一个怎样的“我”?

看看“我”到底有多少种可能?

人常说,最美丽的花常在不经意间开放。

请给那些尚未可知的“我”留一点余地吧,

让它们能在生命的某个转角,突然闪现,给我们一个惊喜。

猜你喜欢

陈果情绪低落淑女
A Two-limb Explanation for the Optical-to-infrared Transmission Spectrum of the Hot Jupiter HAT-P-32Ab
Drop impact on substrates with heterogeneous stiffness
做淑女好难
清明
快乐的小淑女
陈果和他的树
祝你新年快乐
克服情绪低落实用而有效的方法
与冰淇淋相约在夏日
本期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