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是肚子疼,别不当回事儿

2020-11-28孙逊编辑长歌

科学生活 2020年11期
关键词:器质性征象病因

文/孙逊 编辑/长歌

几乎每个人都经历过肚子疼,正因为常见,一些人不把它当回事,想忍忍就好了,事实真的如此吗?

肚子疼,医学上称为腹痛,慢性腹痛可能涉及内科、外科、泌尿科、妇科、精神科等多个学科。

什么是慢性腹痛

慢性腹痛是一大类病因众多、处理困难的临床征候群,一般腹痛在六个月以上才能定义此诊断,常伴有腹胀、腹泻、消化不良、腰痛、背痛、乏力、头痛、发热、消瘦等,合并焦虑、抑郁、躯体化障碍等心理疾患的比例也较高。

慢性腹痛病因可分为器质性病变和功能性病变。器质性病变往往通过检查可以发现病因,比如炎症、肿瘤、梗阻等;功能性病变往往无法通过检查发现,比如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消化不良、中枢性的腹痛等。

有无“报警征象”

慢性腹痛诊治的关键是有无“报警征象”。如果出现“报警征象”,往往提示可能有严重疾病发生。“报警征象”主要包括年龄大于40岁、便血、大便隐血试验阳性、消瘦、贫血、腹部包块等。

近年来,消化道肿瘤发病率逐年增高,尤其是结直肠癌在上海发病率已经上升到仅次于肺癌的程度。因此,如果你有慢性腹痛,又有“报警征象”,就应该尽快去医院就诊。

如何就诊

患有慢性腹痛,建议到正规医院的普外科或者胃肠外科就诊。外科医生会根据有无报警征象来制定相应的排查方案,会在详细问诊及体检的基础上,首先结合各种检查排查肿瘤。如果是器质性的病变,可以采取手术或药物治疗等。如果确定是功能性的疾病,那么医生会指导如何生活调养、做心理疏导、结合规范的药物治疗,在减轻心理压力的基础上逐步适应或者改善慢性腹痛的状态。

中医药防治慢性腹痛

中医药对慢性功能性腹痛的治疗有独特的优势。中医认为腹痛不是单脏器病变,往往病变表现在胃肠、病因在肝脾,应采取脏腑表里同治,如疏肝理气、健脾和胃等方法。同样,中医不像西医单纯的用感染、肿瘤等因素诊断病情,而是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辨证分型,分虚实、辨三焦,如湿热型则清热利湿,气血不足则益气补血,气滞血瘀则理气活血,等等。

中医药治疗因人、因时、因地,整体治疗,根除病因。一些单纯西医治疗无效的慢性腹痛可采用中医治疗或者中西医结合治疗。

慢性腹痛患者平时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注意生活起居,注重饮食调养,积极就诊,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就能远离烦不胜烦的慢性腹痛。

猜你喜欢

器质性征象病因
产前超声间接征象在部分型胼胝体发育不全诊断中的价值
捋捋新冠肺炎的中医病因
观察运动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对器质性心脏病室性早搏的诊断效果及对心房扑动发生率的影响
《思考心电图之164》
视疲劳病因及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五种途径辨别阳痿
抑郁症与器质性疾病
电视的病因
Ki-67、p53、CerbB-2表达与乳腺癌彩色超声征象的关系
急性球形肺炎的CT征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