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女性保护骨质,从几岁开始比较好?

2020-11-28邹世恩

科学生活 2020年4期
关键词:性骨折骨量骨骼

女娲造人时可能有点偏心,男性骨量总体多于女性。到一定年龄后,女性骨量丢失的速度也高于男性,骨质疏松的患者大多数都是女性。很多女性听说过骨质疏松,但不一定知道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保护骨质。

● 骨量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年轻的时候,身体在长,人会增高变壮,骨量也在不断增加,骨的形成大于骨量丢失和骨的破坏。一般来讲,人一生的骨量和骨骼强度大部分是在儿童少年期形成的,尤其是8—18岁。

如果这个时期的骨骼发育好,就可以让骨量在达到最高峰值的时候比别人储备多一点。

● 女人35岁就“掉骨渣”

女性35岁是个比较重要的转折点:35岁怀孕,算高龄产妇;35岁后卵巢功能开始走下坡路;骨量在35岁前后达到最高峰,然后骨的破坏就开始超过骨形成速度,骨量出现丢失。

而且,这个破坏速度会逐年增加。40岁开始,每10年,女性丢失骨量的10%,而男性只丢失5%。到了绝经以后,由于雌激素的缺乏,骨量丢失明显加速。

所以,女性35岁开始,就要注重多吃富含钙的食物,最好每天喝2杯牛奶,或者适量服用钙片。还要多做户外运动,太阳的照射会增加体内维生素D3的合成,从而促进钙的吸收。

● 骨质疏松的危害主要来自骨折

大部分骨质疏松患者没有什么不舒服的症状,直到出现驼背、身高变矮,甚至摔一跤就骨折后,才发现自己有骨质疏松。20%的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患者在一年内死亡,还有很多患者需要长期卧床,最终死于吸入性肺炎或者褥疮等。因此,骨质疏松号称是“沉默的杀手”。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患病率甚至高于心梗和中风,更高于乳腺癌、子宫癌和卵巢癌。莫要小看它!

● 哪些因素容易导致骨质疏松

1.不能改变的高危因素。(1)人种:黄种人和白种人比黑种人的患病风险高。(2)老龄:年龄越大,骨的破坏越快。(3)绝经的女性:雌激素缺乏,极大加速骨的丢失。(4)母系家族有骨质疏松史。

2.可以改变的因素。(1)低体重:身体质量指数(BMI)小于19的要小心,或者短期内减重太多也提示有骨质疏松风险。(2)性腺功能低下:常见的是早发型卵巢功能不全。(3)吸烟:百无一用都是害。(4)过度饮酒:少量喝不要紧,酗酒增加骨量丢失。(5)体力活动缺乏和长期制动:不动或者动得少都不行,肌肉不运动会严重影响骨的健康。(6)营养素失衡:含钙的食物吃得少、光照少或者维生素D摄入得少。(7)影响骨代谢的疾病和使用影响骨代谢药物均可引起骨量疏松。

● 怎么知道自己是不是骨质疏松

国际骨质疏松症基金会提供了一个骨质疏松症风险一分钟测试题,只要其中有一题回答结果为“是”,即为阳性。

1.您是否曾经因为轻微的碰撞或者跌倒就伤到自己的骨骼?

2.您的父母有没有过轻微碰撞或跌倒就发生髋部骨折的情况?

3.您经常连续3个月以上服用 “可的松”“强的松” 等激素类药品吗?

3.您身高是否比年轻时降低了(超过3厘米)?

5.您经常大量饮酒吗?

6.您每天吸烟超过20支吗?

7.您经常患腹泻吗(由于消化道疾病或者肠炎而引起)?

8.女士回答:您是否在45岁之前就绝经了?

9.女士回答:您是否曾经有过连续12个月以上没有月经(除了怀孕期间)?

10.男士回答:您是否患有阳痿或者缺乏性欲这些症状?

还有一张有关亚洲人年龄、体重与骨质疏松风险的自我筛查简表,供广大读者参考。

● 阳性了、高危了,怎么办?

去找医生明确诊断,可以看骨质疏松科、内分泌科、骨科、围绝经专科等。至少做个骨密度的检测,常用的是DXA,它是目前最常用的金标准,而且检测过程不必担心有辐射。医生还会评估你的钙摄入情况,还可能做一些化验,给已经出现骨质疏松的患者抗骨质疏松的处方药物。如果围绝经期的女性出现绝经综合征的表现,可以进行激素补充治疗,这是防治骨质疏松的一线用药,一举多得。

总之,骨质疏松是个大坏蛋,不要等骨折了才想起来要去治。预防胜于治疗!让骨头一直健健康康,不出现骨质疏松,这才是最好的。

猜你喜欢

性骨折骨量骨骼
老年糖尿病患者须警惕骨质疏松性骨折
做家务的女性骨骼更强壮
三减三健全民行动——健康骨骼
军队离退休干部1231例骨密度检查结果分析
婴儿低骨量与粗大运动落后的相关性研究
超负荷运动时当心疲劳性骨折
骨骼和肌肉
6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病特点及转归分析
武术运动员退役前后骨量丢失的身体部位及年龄特征
经皮器械复位法治疗难复性骨折84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