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森林康养的浙江大寺基森林公园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

2020-11-28卢金宝马雪清

绿色科技 2020年24期
关键词:黄岩台州市森林公园

卢金宝,马雪清,金 鑫

(台州市黄岩区林业局,浙江 台州 318020)

1 引言

森林康养是指把优质的森林资源与现代医学和中医等传统医学有机结合,开展森林康复、疗养、养生、休闲等一系列有益人类身心健康的新产业[1]。森林康养基地以绿色发展、跨界融合、森林康养、造福人类为前提,落实“健康工作”和“乡村振兴”战略,向社会提供多层次、多种类、高质量的森林康养服务[2]。SWTO 分析法最早由美国管理学教授韦里克提出,通过系统剖析研究对象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4个方面,从而为未来发展提供决策依据[3]。20世纪90年代,国内开始将SWOT分析应用到旅游开发决策中,目前已得到广泛应用[4]。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大寺基森林公园是基于森林康养的市级森林公园,2016年批准设立,2019年批准了《台州市黄岩大寺基市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2018-2027年)》,同年被命名为省级森林康养基地,是台州市唯一的省级森林康养殖基地。《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指导意见》提出了自然保护地分级设立、分级管理,地方管理的自然保护地由省级政府批准设立的原则[5],大寺基森林公园需从市级升格为省级森林公园。通过对基于森林康养的大寺基森林公园SWOT研究与分析,提出大寺基市级森林公园森林康养发展策略,供决策参考。

2 研究地概况

台州市黄岩区大寺基市级森林公园位于台州西部,括苍山余脉,南邻永嘉,北接仙居,离黄岩城区65 km。规划面积678.6 hm2,均在国有黄岩区大寺基林场经营的范围内。森林公园是永宁江水系的发源地,森林覆盖率98%,风景质量等级评定为二级,平均海拔900 m,主峰海拔1252 m,为台州市区山峰之最。由于海拔平均高度高,形成独特的气候条件,冬夏季风交替显著,四季冷暖干湿分明,光照适中。夏日清凉舒适,冬日银装素裹。年平均气温16~18 ℃,最热7~8月份平均气温28 ℃。

3 SWOT分析

3.1 内部优势分析

3.1.1 历史悠久客源丰富

大寺基林场建于1958年,是台州市区最大的国有林场,历史悠久,在台州市内有一定知名度,2015年完成了国有林场改革工作,为森林康养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现为公益二类事业单位。2012年东亚山庄建成后,其大山深处的欧式建筑,有“深山里的童话世界”“云端上的欧洲小镇”美誉,成为网红地,吸引上海、杭州等长三角地区游客。同时,黄岩作为台州市区的后花园,已成为台州市民休闲游的首选之地,每年国庆、春节长假和五一、中秋等节假日,都有大批市民前来旅游度假。

3.1.2 生态良好空气清新

大寺基森林公园依托大寺基林场而建,森林面积1501 hm2,其中公益林面积1427 hm2,森林覆盖率98%,森林蓄积量18万m3,单位面积蓄积量位居全市首位。据森林公园内的清醒空气监测站监测数据显示,空气负离子含量常年保持在3000~5000个/cm3,最高达63500个/cm3,PM2.5常年在10~25 μg/m3。公园远离城市,保持原始风貌,园内山水交融,花草树木绿阴蔽日,宁静而古朴;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微生物含量少,空气清新,环境良好,森林覆盖率居台州市区之首,夏天最高气温只有25 ℃,有着“台州氧吧”之称和“走进大森林,回归大自然”的感觉。

3.1.3 旅游资源丰富

大寺基森林公园具有丰富的地文、水文、人文和天象景观资源,森林风景资源有5个主类10个亚类17个基本类型,包括溪流瀑布、次生林海、梯田茶园、修竹茂林、森林古道、云海奇观、雪景雾凇等。大寺基景区已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其中万福寺和东亚山庄在台州具有较高知名度,东亚山庄景区建有森林之路、凌空漫步、千年一恋、鹰飞栈道、观日台、南天门等30多个大小景点。投资4.3亿元的大寺基风电场项目已基本建设完成,风电场的特殊结构和运行原理、伟岸的风电塔以及蓝天下风叶的律动,是全新的旅游资源。

3.2 内部劣势分析

3.2.1 交通不便基础设施滞后

大寺基森林公园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道路等级低、路况差、与外部道路连接不畅,有些道路大客车禁开,不利于旅游团队的进入。从黄岩城区出发到大寺基路程65 km,需经过黄岩区头陀、屿头、宁溪、富山4乡(镇)和永嘉县境内,车程2 h,省道方大线为大寺基与外界连接的唯一交通道路,交通较为不便。同时,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4个林区中还有1个林区没有通公路和电,4G、5G信号覆盖率只有75%。森林公园内道路总里程18.82 km,路网密度0.0117 km/hm2,远低于黄岩区平均。除省道方大线在森林公园境内6.5 km为三级公路外,其余12.32 km均为等外公路,尚有7 km道路路面没有硬化。

3.2.2 接待能力不足

森林公园开发程度低,接待能力不足,景区内东亚山庄已形成部分接待能力但已被拆除,大寺基林场接待中心尚在规划中,建成后也只有床位30张,会议室2个。景区周边10 km无规模酒店、农家乐、民宿,离景区最近仙居苗辽林场,路程11 km,床位仅有40张,接待能力不足,硬件设施简陋。

3.2.3 知名度和影响力不足

大寺基虽然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但局限于台州市或市区内,与长三角、华东大旅游圈的著名风景区黄山、三清山、普陀山、雁荡山、楠溪江等相比有差距甚远,与市内的神仙居景区、天台山景区和黄岩区内布袋山景区、柔川景区等相比知名度及影响力方面也存在不小的差距。大寺基景区于2018年认定为国家AAA景区,由于时间短、投入不足等多方面因素,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发掘,旅游景点都以地文景观和生物景观为主,规模偏小,布局零散,缺乏拳头产品,知名度和影响力有待提高。

3.3 外部机遇分析

3.3.1 旅游业发展的机遇

旅游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指标,是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也是建成小康社会的有效途径。当前,我国人均GDP已超过1万美元,居民全年公休假达115 d,具备旅游消费的经济基础和富裕时间。目前我国已形成40亿人次的国内旅游市场,出入境市场超过2.5亿人次,旅游对经济和就业的贡献率均超过10%[6]。2016~2019年,全国森林旅游游客量达到60亿人次,平均年游客量达到15亿人次,年均增长率为15%。其中,2019年,全国森林旅游游客量达到18亿人次,占国内年旅游人数的近30%,创造社会综合产值1.75万亿元,森林旅游业已成为经济发展新状态下新的增长点[7]。国内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健康和养生的追求,为大寺基森林康养提供巨大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

3.3.2 休闲养生和森林康养发展的机遇

休闲养生(养老)经济就是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础,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以休闲养生服务及相关产品生产为主要形式的经济形态。在这一经济形态中,生态是基础,休闲是内容,养生(养老)是目的。大寺基森林公园茂密的森林和良好的生态是休闲养生的理想场所。森林康养作为一种新型的森林旅游方式国内正在蓬勃发展,休闲+康养+养老的养生模式正在悄然兴起[8]。2019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民政部等4部门出台了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意见,浙江省林业局把森林康养纳入现代林业经济示范区建设,大力发展“森林休闲养生城市”“森林康养小镇”和“森林人家”等。目前,全国已命名国家级森林康养基地96家,浙江省已命名省级森林康养基地18家,森林康养发展潜力十分巨大[9]。

3.3.3 台州市黄岩区旅游发展的机遇

台州市和黄岩区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 年)》把黄岩区定位为“西部旅游区”,《台州市旅游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未来需要“积极发展商务会展、休闲度假和城市娱乐为一体的旅游产品,积极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2017年12月召开的黄岩区十三届二次党代会提出黄岩要多层次发展全域旅游,2018年编制了《黄岩区旅游总体规划(2018—2035)》。黄岩区“十三五”规划提出,黄岩将重点培育“三区”,即东部提升发展区、中部优化发展区、西部生态发展区。其中,西部生态发展区重点以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为方向,强化生态保育功能,探索山区绿色发展新模式,打造台州市绿色生态屏障。正在编制的黄岩区“十四五”旅游规划和黄岩区全域旅游规划,把大寺基森林公园规划为“大力发展夏季/冬季观光摄影游,适度建设接待设施,开发度假休闲功能。同时,与风力发电项目方加强合作,开展风力发电的观光、教育游活动。结合万福寺宗教养心项目,打造高山休闲度假 4A 级景区”。出台了《黄岩区全面接轨大上海,深度融入长三角实施方案》,推动黄岩与长三角地区尤其是上海的全方位、深层次、多领域的合作交流,打造黄岩全域旅游高地,以奔跑者姿态高质量跨入“永宁江时代”。同时,还成立了黄岩交通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全域旅游的开发,引进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师生团队,对精品线路的乡土化设计、乡村功能开发与水源地保护、历史文化价值挖掘等方面作出统一的规划指导。2018年 “同济﹒黄岩乡村振兴学院”在台州市黄岩区揭牌成立[10]。台州市黄岩区旅游业的发展,必将带动大寺基森林康养的快速发展,也为森林公园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3.4 外部挑战分析

3.4.1 周边旅游景区竞争激烈,同类数量增加

黄岩山水秀美,风光旖旎,物华天宝,九曲澄江如练,境内多奇山异水,黄岩区境内已建有长潭湖、划岩山、富山大裂谷、黄岩大瀑布、布袋山等旅游景点。在同类景点方面,浙江省共有各类森林公园44家,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11家,省级森林公园30家,市级2家,县级1家。台州市有森林公园12家,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4家,省级6家,市级2家,旅游景点重复开发,同质化严重,缺少差异性,旅游市场在景点、宣传、价格、服各等方面竞争激烈。

3.4.2 品牌创新不足,核心竞争力不强

大寺基森林公园品牌创新不足,还没有形成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没有一个清析的品牌战略规划概念、策略,缺乏推广、广告传播。旅游商品开发还刚起步,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和热门产品,更没有形成品牌效应。

3.4.3 水源水质保护与康养基地建设矛盾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大寺基地处黄岩长潭水库上游、永宁江源头,是台州市南片300万人的引用水源地,生态区位十分重要。大寺基森林公园全域被台州市划为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在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禁止新建、扩建对水体污染严重的建设项目,改建建设项目不得增加排污量。《台州市长潭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对长潭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和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建设作出了更严格的规定,大寺基森林康养基地建设面临诸多环保方面的限制。

4 基于森林康养的大寺基森林公园发展对策

4.1 规划引领,抢抓战略机遇

森林公园和森林康养发展写入《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国家林业局《关于大力推进森林体验和森林养生发展的通知》和《关于促进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意见》等明确鼓励发展森林康养产业。浙江省林业局等4部门对推进森林康养业发展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大寺基森林公园要抓住森林康养业发展的有利时机,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科学谋划,高水平编制森林公园康养基地建设规划。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加强与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台州市黄岩区全域旅游规划等上位规划的衔接,确保规划编制更具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注重打造震撼景观,扩大知名度,使大寺基成为台州市区的后花园,长三角旅游的新亮点。

4.2 做强品牌,发挥“旅游+”功能

开展品牌创新、策划,创新森林旅游产品的供给和质量提升,做好品牌营销和森林康养推介,做强做精森林康养品牌。拓展新项目,开发风电观光、山地度假、冰雪娱乐、科普教育、生态休闲等产品,打造休闲旅游精品线路。借助大数据和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做强做足“旅游+”功能,满足市场对森林康养、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科普、文化体验等多样化需求。构建森林康养网络营销体系和森林康养智慧平台,实现康养基地的智慧化、信息化。加快建立森林康养基地的智能导游、电子讲解、交通集散、实时信息推送等智能化服务能力,结合大寺基森林康养地清醒空气监测站,实时发布生态环境及服务管理数据。大力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龙乾春”茶叶、大寺基冬笋和手工艺品、旅游纪念品等旅游商品。

4.3 多措并举,完善公共服务设施

针对大寺基基础设施薄弱环节,不断完善公共服务设施,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加快森林公园供水提升和4G、5G网络建设,实现森林公园内4G、5G网络全覆盖;改造双场、大寺基和老岗基等地农网,增强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开工老岗基至双场道路建设和森林公园内部道路拓宽和硬化,提高路网密度和道路等级。多措并举,争取各级财政的资金支持,把森林公园康养基地建设资金列入当地财政预算,争取省自然保护地建设资金、现代国有林场发展资金和台州市水源水质资金等各类资金投入到森林康养基地建设中,引入社会资本参与森林康养基地和基础设施建设。

4.4 院地合作,培养森林康养领军人才

开展与浙江农林大学、浙江省林科院等国内、省内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通过讲座、培训、定向委培、科技特派等多种方式推进森林康养领域的人才培养与产教融合,培养森林康养领军人才、创新团队。创建森林康养产学研基地,开展森林浴场、森林氧吧、森林康复中心、森林疗养场馆、康养步道、导引系统等领域的研究,提高森林康养的科技水平。

猜你喜欢

黄岩台州市森林公园
朵云书院黄岩店
书画教师作品选登
台州市出台多项措施鼓励外来人员就地过年
自然醒
黏黏花
森林公园游记
Efficient reading
“黄岩工作法”牵住乡村振兴“牛鼻子”
凶器哪儿去了
不采野果子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