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荆门市地下水污染防治对策研究

2020-11-28张云贇雷武琴

绿色科技 2020年24期
关键词:荆门市面源污水

张云贇,雷武琴

(荆门市环境保护监测站 ,湖北 荆门 448000)

1 引言

地下水污染造成的不良影响极为深远,不仅会影响所在地区人民的用水安全、破坏城乡生态、降低耕地土壤环境质量,而且还会影响农畜产品质量。基于此,各级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以及人民群众都应重视地下水的污染防治,既需要提高地下水使用效率,预防地下水污染,更需要形成丰富多样的防治举措,使得地下水能够在无污染的生态环境下实现良性循环[1]。

2 荆门市实施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要性

荆门市不断重视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的有效开展,其实施重要性主要体现在:第一,有效防止地下水污染,能够保护生命之源,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并为其形成良好的物质基础;第二,逐步优化地下水环境,也是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的重要前提[2~4]。

2.1 保护生命之源,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

水是生命之源,优质的地下水资源,不仅能够为人们提供趋于完善的饮用水安全保障,而且还是农业生产、牲畜养殖、工业生产都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原料。一旦地下水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不仅会危害人体健康,而且还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农业产品、畜牧业产品的质量提升,对工业生产造成极为鲜明的制约,增加生产成本。所以,不断探索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的有效开展,能够更好保护生命之源,让地下水在良性缓慢的循环过程中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5]。

2.2 优化地下水环境,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的重要前提

地下水资源更新较为缓慢,循环体系同样偏慢,拥有较弱的自我进化能力。一旦发生污染,治理成本偏高,治理效果也参差不齐。所以,以源头治理为依托,强化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的具体实施,能够以预防为主,优化地下水环境,从而以此为基础,让广大人民群众饮用到健康的自来水,从饮水方面规避可能存在的疾病侵蚀,更好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

可见,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的落实,与地下水环境的不断优化息息相关。其中,既要注重污染后的治理,更要注重污染前的预防,使得预防与治理并重,与源头治理相结合,使得地下水污染防患于未然,使得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在污染防治工作的落实下得以更好体现。

3 荆门市地下水污染问题分析

3.1 “化工围江”滋生地下水污染风险

在荆门市,重化工产业规模化发展已成体系,到2020年6月,荆门市共拥有化工企业160多家。沿汉江及其主要支流分布的企业有60多家。这些化工企业很容易因为生产过程的影响,对水体以及地下水造成严重的磷污染。规模化的“化工围江”现象如果得不到有效的关停、改革、搬迁、转型举措的发展遏制,会对汉江及其主要支流地下水体造成更大威胁,不利于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的有效开展[10~12]。

3.2 农业面源污染诱发地下水污染

荆门市农业面源污染,同样需要得到更好遏制。在这一污染情况下,一方面,由于农业生产中使用了大量的化肥,化肥利用率不足40%,这就意味着每年将会有大量的氮磷流失,得不到良好利用的同时,也会对土壤下方的水体造成严重污染;另一方面,荆门市现有的600多家规模化养殖场在开展畜禽养殖时,由于受到水冲粪、水泡粪养殖模式的影响,使得部分畜禽粪便受到没有配套防渗工程的影响,加大了地下水污染的实际隐患。除此之外,农业面源污染还表现在水产养殖造成的污染上,尤其是网箱养殖污染带来了较为严重的后果,多年遗留问题对于地表水、地下水的污染影响较为突出[13~15]。

3.3 城乡地下水环境污染问题突出

(1)在城市地下水污染方面,主要集中体现在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超负荷工作之上,荆门市部分城区的污水处理设施现有处理能力相对不足,管网建设无法完全满足日渐提升的污水处理需求,现有的污水处理厂设计情况偏弱等问题。部分污水处理厂,比如:城南污水处理厂的运行负荷已经达到百分之百,而文峰污水处理厂的负荷更是达到106%。由此可见,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能力的相对滞后,很容易让部分污水在没有经过程序化科学处理的情况下进行排放,提升了城乡地下水污染的隐患。

(2)农村地下水环境污染问题主要体现在农村的生活污染,荆门市农村人口众多,每日农村群众排放的污染物较多,虽然荆门市的污水处理规模水平已经达到15万t/d,但是,在农村地区仍然有大量没有经过科学处理的生活污水被直接排放到了河流之中。以2018年为例,荆门市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概率只有30%,也就是说,有高达70%的生活污水是没有经过处理直接排放的,这就使得农村地下水环境会直接迎来污染威胁,不利于防止工作的有效开展,加大了工作难度。

3.4 废弃矿山环境问题引发地下水污染

荆门市矿产资源丰富,采矿活动历史悠久,很多矿区在资源枯竭后被废弃,没有进行生态修复工作,不仅地下水污染问题较为突出,也使得当地生态遭到破坏,隐患较为明显。在荆门市现有的矿山资源中,用于露天开采的大多是采石场,用于井下开采的多为煤矿、磷矿。这些矿山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一旦没有得到有效的科学处理,就会让地表水造成较大的污染,还会因为水循环等原因,造成地下水污染。当这些矿山被废弃之后,可能带来的地下水污染隐患并没有停止,反而因为缺乏必要的生态修复而使得污染问题更加复杂。

如1996年关闭的原荆门市仙居硫铁矿矿区导致的系列环境污染问题,由于初期资源开采方式粗放,导致了山体崩塌、占用损害土地资源、水系破坏、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等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致使矿区周边区域94.3亩土地被硫铁矿采矿洗选废渣覆盖无法耕种,165亩耕地被硫铁矿主井、风井口流出的酸性黄水污染成为不毛之地,周边9处水井13处泉水枯竭,1400 m灌溉水渠废弃使用,165户436人严重缺水,地表地下水污染影响仙居南河、北河水库水质,进而危及仙居集镇6000人的饮水安全[16]。

4 防治对策

4.1 消除风险,推进“化工围江”整治行动

荆门市针对“化工围江”形成的地下水污染风险,需要借助较为适宜的环保举措,利用政府力量,有效推进整治行动形成实效。荆门市各级地方政府部门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将关停、搬迁、转型、改造融入整治计划之中,使得原有的60多家重型化工企业能够获得差异化处置,实现搬迁中的有效转型,推动绿色发展,遏制“化工围江”对于地下水污染的不利影响。不仅如此,荆门市还可以借助园区化发展战略,有意识地引导化工企业实现集群化发展,并辅以较为先进的污染防治设备,使得废水废料得到更多的有效处理,从而优化整治行动的综合效果。

4.2 部门联动,强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控

农业面源污染诱发地下水污染问题的客观存在,制约着荆门市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的有效开展,所以,荆门市生态环境部门、城乡建设部门、水利部门、农业部门等需要强化彼此联动,注重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突出农业面源污染防控的联合优势。

荆门市以部门联动为依托,需要完善地表水、地下水联防联治,排查城市排水管网,对排水管网底数进行清晰了解,推进污水管网配套建设,加强沿岸化工企业废水排放监管,实行灌溉水源地水质实时监控,使得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呈现实时化、动态化发展趋势。不仅如此,荆门市还需要在土壤、地下水污染循序渐进、区域与场地地下水污染循序渐进等方面形成行之有效的举措,强化部门联动成效,助力地下水污染防控机制落到实处[17]。

4.3 循序渐进,完善城乡地下水监测网络

现阶段来说,荆门市城乡地下水环境污染问题较为突出,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的有序开展,为更好破解这一问题,荆门市各级政府部门需要秉承循序渐进的发展思路,完善城乡地下水监测网络。

荆门市从地区实际出发,构建地下水监测工程体系,一方面,完善地下水监测数据报送制度,专人专职,定时进行数据报送,借助信息共享,使得相关职能部门都可以第一时间了解监测数据,并设定预警红线,一旦监测数据逼近红线数据,就需要进行后续举措的优化实施;另一方面,以强化地下水环境监测井管理为基础,建立全市地下水环境监测网,不同部门共同优化信息共享优势,推动城乡地下水环境监测系统化发展,也使得地下水污染防治效果呈现更能立竿见影。

4.4 追本溯源,架构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机制

废弃矿山环境问题的客观存在,让这些区域的地下水污染防治难以良好呈现,为此,荆门市可以结合实际,追本溯源,逐步架构起系统化的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机制。政府相关部门需要从总体角度入手,对所有废弃矿区的地下水环境情况进行客观评估,进而对这些矿区的地下水污染轻重情况进行分类,在急需防治的矿区中选择试点,以此探索生态修复的有效路径,进而以此为基础,强化溯源机制,对于每一个废弃矿区可能存在的地下水污染具体情况给予更多剖析,选择更加适宜的生态修复方式,优化地下水污染防治成效。

5 结语

无论对于城市,还是对于乡村来说,地下水污染带来的消极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只有形成持续化、规模化、针对化的防治举措,从源头入手,优化地下水污染防治,才能使得地下水环境得到更好保障,也才能让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得以保护,工业生产良好运行,水产养殖与畜牧养殖进一步优化。所以,不断强化地下水污染防治,至关重要。荆门市在开展地下水污染防治的过程中,同样存在一系列不同程度的问题与不足。所以,荆门市各级地方政府部门要会同其他参与主体,积极应对,多措并举,不断完善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针对相关问题形成良好解决举措,使得荆门市地下水污染防治得以更好地实施。

猜你喜欢

荆门市面源污水
基于国家粮食安全下的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体系思考
污水厂设计与工艺选择研究
荆门市恒悦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污水罐坍塌
农业面源污染不可忽视
潮汐水网区水环境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抓住重点写活动
污水零直排,宁波已经动起来
湖北省荆门市检察院依法对刘明刚涉嫌受贿案提起公诉
黑皮游戏大迷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