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三百六十五个祝福》谈话剧小品的外部叙事策略特性

2020-11-27赵书航

神州·上旬刊 2020年11期
关键词:叙事策略

摘要:本文以《三百六十五个祝福》为例,从本部作品外部叙事策的分析为切入点,通过横纵分析方法得以窥见优秀的电视话剧小品的在叙事层面成功之处所在。力图从创作者的角度挖掘可供广大戏剧文艺工作者参考和学习的内容。

关键词:叙事策略;叙事语言;电视语境;话剧小品

对于叙事的研究,我们经常会联想到以叙事为主要创作基础的文学作品、影视作品,如小说、剧情片等。对于这个方向的研究,也大多以这两个主体为研究范本进行分析和论述。关于叙事学的研究,相关成果大都围绕作品的叙事结构、叙事方式、叙事视角以及关于叙事符号等主要方面。本文将以叙事学为理论基础,从文化角度和戏剧美学视角对电视话剧小品《三百六十五个祝福》进行分析,就其外部叙事策略在电视话剧小品中所反映出的特性和现象进行辨析、探讨、归因与展望。

首先《三百六十五个祝福》是一个在叙事层面较为成功的电视话剧小品,其在叙事结构上符合生活情感逻辑和主流观演取向。在典型事件的选取上比较有代表性,通过小人物对于同一事件的不同认识去反映真实的社会现象,又通过恰切的导演语汇去呼唤较高水准的公序良俗以及和谐的医患关系。从整体来看,这部作品的叙事难点在于如何将选取的较为敏感的事件下公众的普遍认知与其呼唤的真、善、美的大主题进行结合,使观众不但能够接受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之间的差异,也能够对于社会道德及法律层面积极进行理性与感性地合理建构。本文就将以《三百六十五个祝福》为例,从本部作品的外部叙事策略为切入点进行分析,力图从创作者的角度挖掘可供广大戏剧文艺工作者参考和学习的内容。

无论是文学还是艺术,叙事学无疑都是必要的理论基础。20世纪60年中期法国学者茨维坦·托多罗夫最早提出了“叙事学”这一名称和概念,叙事学的形成是20世纪结构主义文论发展的最直接结果。关于戏剧作品“外部叙事策略”的分析就是在这一学科背景之下去考察在其一度创作与二度创作之中所反映的特性,即考察剧作者的外部叙事策略与导演语汇的表达应用策略。对于一部戏剧作品的外部叙事策略分析,要从其发展脉络及其所反映的现象进行入手。从戏剧的发展史来看,从无叙事概念到有叙事概念大概经历了四个阶段,即从生理自发行为或辅助生产的无鲜明目的输出的早期叙事模式再到以社會治理与宗教输出为目的必要叙事模式再到以世界格局变化为主轴的内外部政治需求为目的的叙事模式,再到今天以经济生活为背景的大众娱乐与商业运作下的主流叙事模式。《三百六十五个祝福》的外部叙事策略的特性无疑要在后者的范畴下进行讨论。

一、纵向揣摩——秉承当代电视语境下的叙事要求

首先纵向来看,从电视话剧小品进入到观众视野到今天的蓬勃发展,电视话剧小品所涉及的内容和题材范围之广泛,在1961到1962年间,北京电视台根据中央的指示办过三次“笑的晚会”。晚会过后,引发了人们对于“笑”的强烈讨论,这其中就包括了对于小品是否能只作为独立的戏剧样式呈现的大讨论。而事实上,这三次晚会过后,电视小品的形式已经得到了电视观众的普遍认同,这时创作具有完整的叙事结构作品的概念已经在创作者的脑海中生根发芽。1983年第一届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共推出《逛厂甸》、《吃鸡》、《弹钢琴》和《阿Q的独白》4部小品。

进入20世纪90年代,包括中央电视台在内的全国各大卫视掀起“综艺狂潮”,最有代表性的当属中央电视台的《综艺大观》栏目,这档栏目也塑造了一大批为广大电视观众所熟知的知名喜剧演员如赵本山、高秀敏、郭达、蔡明等,涌现出许多优秀的电视小品作品如《小草》、《办班》等。电视话剧小品的大量出现,让“叙事策略”的概念不断走向成熟,使其在戏剧创作者的实际创作中渐渐系统化、理论化、应用化,为探讨电视话剧小品的叙事策略提供了丰富的视听样本,但此时的作品大都以输出各类表演形式为主,目的上更追求观赏性,缺乏一定的社会基础。

《三百六十五个祝福》在选取的故事内容上看矛盾冲突是寓于社会共性问题之中的,并非叙事技巧下的产物,由夫妻对于“送红包”的不同认知和行动所引发的事件推进也符合当代大众生活的基本逻辑。由此可见,《三百六十五个祝福》这部作品的外部叙事策略的本质特性是在当下经济社会背景下找出公众不同视域下对于医患关系中现实问题的合理解决办法,并为此输出理性认知与感性认知的双重公知,在此基础之上秉承“电视春晚”或电视语境下的良好表达形式和真、善、美的时代要求。

二、横向观摩——寻求独立的叙事语言表达方式

横向来看《三百六十五个祝福》是一部在叙事语言上具有浓厚特点的作品,其特点来自于“开心麻花”(以下简称“麻花”)品牌长期耕耘的种种收获。从开心麻花近几年的主要面世戏剧作品来看,其一度创作团队正在力求符合其自身发展特点的表达语汇。

(一)人物:困境之下的“小人物”之“大抉择”

《三百六十五个祝福》中的主要人物关系在一对夫妻和医生之间展开,夫妻的社会成分特性和具体职业在剧中并无实际交代,对于小人物的形象定义在麻花的作品之中把握得十分精确——首先,人物具有不可突破的生存困境。在本部作品中沈腾扮演的丈夫就在是否“送红包”的问题之中就有三重阻力,一方面从丈夫与老丈人之间的对话细节来看,丈夫在生活之中不受老丈人待见,甚至受到老丈人的偏执的对待。另一方面,妻子的强势和对于“潜规则”的笃信造成了丈夫的内部压力。然而,妻子形象下代表的压力还来自于对于医患之间“潜规则”行为的一部分公共认知,从这一层面我们可以理解为其外部压力的难以突破性。其次,人物具有高尚的品格和引领正向价值观的功能。在剧中,丈夫始终笃定“现今不同以往”的社会风气和对于医生人品和职业道德的相信,在这两方面人物的情感态度是一以贯之的,而准备红包送红包的行动则完全来自于前者提到的家庭社会的内外部压力,从最后呈现的红包内容上看,目的是对于人物形象的丰满和主题思想的表达。

麻花的戏剧作品中对于小人物的塑造十分多样却又特点鲜明,这也是麻花作品在叙事策略之中极为常用的叙事视角,如《阿翔》中主人公阿翔爱而不得而走向歧途的命运,再如《乌龙山伯爵》中的主人公谢蟹从穷困潦倒到天降横财,再到自我救赎和复仇的全过程,再如《夏洛特烦恼》中“倒霉的夏洛”的黄粱一梦,麻花都试图在悲惨的命运之中去抓住乐观主义精神的尾巴,以小人物视角下的坚持和守望去引领作品的时代主题。

(二)台词:下足功夫,炮制“热点”

所谓炮制“热点”主要体现在其台词的创作上习惯对于社会热点话题的捕捉、对于地域特色语言、常用语的反逻辑意义使用以及网络流行语言的引用和再加工的能力。演员在处理台词上面往往是情绪化的输出和“暗抖包袱”的处理,使我们渐渐在此之中看到了麻花戏剧作品的台词语言魅力。如《书桌里的“铜锣湾”》在台词“男人如手足,女人如衣服”后衔接加入押韵的“谁动我衣服,我剁谁手足”来达到喜剧表达的效果。《那年梦想》中就有“机会是给有腿的人准备的。”的表达,通过改写,把常用语融合于具体的戏剧情境之中,不禁让人捧腹。在本文分析对象《三百六十五个祝福》的开端部分就有“送吧,原则没了。不送吧,命再没了。”以夸张戏谑的台词处理,交代了丈夫与老丈人之间紧张的人物关系。妻子也有“您就别跟我们客气了,反正咱也不是一家人。”“各行各业 都有自己的潜规则,您就潜我们一下呗!”这样的台词,这两句台词既是妻子的主观认知下的语言逻辑产出,也代表了一种“公知”,使观众看到了收红包行动的外部“合理性”。

(三)风格:全面开放,灵活多变

这里说的风格既指一度创作中剧作家对于戏剧情境、人物设置甚至故事的内容题材创作选取的开放性,也指二度创作之中各种风格主义之下导演语汇的大胆使用。在一方面,有人说这是来源于麻花的非专业性,但从另一个层面来说,这种非专业性更加突破了中国现有演出团体在制作层面的帷帐,使舞台呈现出来的风格样式更加得灵活多变,久而久之也成就了麻花作品的艺术气质,人们也普遍-认可这种敢于尝试的创作精神。麻花的作品,戏剧结构仍沿着开放的路子进行开拓,比如吸收了现代戏剧表现内心世界的方法的《阿翔》和《夏洛特烦恼》就是两部利用幻觉和梦境来作为解构戏剧表达的代表作品,主人公通过对于现实生活的脱离进行对比或反衬说明,来达到交代剧情、塑造人物的剧作目的。而麻花也依然拥有像《莎士比亚别生气》这样的严格符合三一律的戏剧作品,这种严谨的戏剧结构的回归依然没有影响到观众对于麻花作品风格的认识,反而在此之中运用了“戏中戏”的手法,让我们看到了戏剧工作者的真实的困境。也有许多作品融合地方戏曲、相声、杂技甚至比较宏大的歌舞场面,例如《野人》、《牢友记》等这里不再赘述。

《三百六十五个祝福》就是一个结构上比较严谨,戏剧冲突紧凑,导演处理和表演呈现都十分优秀的作品。在处理这样的相较于麻花主流风格较为常规作品的时候,我们既知电视小品尤其制约性,但也从另一方面能够看出麻花对于这类风格作品也能够有非常强的把控和处理能力,这与前文所说到的“非专业性”恰恰形成反例。总的来说,麻花的作品既没有先锋戏剧、实验戏剧的在理念上的极致追求,整体上看更多的是各种较为成熟的风格之下的大胆融合和创作,但这种风格理念之下的作品却不乏对于演出风格、体裁的探索与引领,这也是麻花在商业运作背景之下依然能够高产、优产的必要条件和精神所在。

三、结语

本文以麻花作品《三百六十五个祝福》为例,通过对于本部作品外部叙事策的分析,通過横纵分析方法得以窥见优秀的电视话剧小品的在叙事层面成功之处所在。笔者认为,在现当代戏剧作品依然具有复杂困境的今天,麻花的作品无论从商业运作到作品内涵都为我们呈现出值得学习借鉴的丰富样本,作为戏剧工作者无论从作品本身还是对于市场的发展变化及特点都应有较高的敏感度,在此之中把握住作品的受众口味和时代要求的有机结合。同时,在作品创作的各个环节都要要始终秉持虚心学习的态度,通古今变化,发思想先声,勇立时代潮头。只有这样,我们的作品才能焕发出更大的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宋杰青.中国电视喜剧小品形态演化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8.

[2]吴莉莉.论当下电视小品的艺术创新[J].中国电视,2016(02):96-99.

[3]张华.独幕剧文本的叙事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9.

[4]欧阳江琳.论中国传统戏剧的叙事性——兼与西方叙事传统之比较[J].中国比较文学,2018(02):65-73.

作者简介:赵书航(1997—)男,汉,辽宁大连,辽宁大学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戏剧(导演)方向研究,辽宁大学。

猜你喜欢

叙事策略
徐浩峰武侠电影的美学风格与叙事策略
新媒体语境下纪录片叙事策略研究
曼奴·彭达莉小说《班迪》的女性叙事策略
BBC纪录片对中式教育的影像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