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研究

2020-11-27赵红德惠市第二十一中学

新商务周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创设意识情境

文/赵红,德惠市第二十一中学

数学对人们来说具有很大的作用,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能够解决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很多问题。但是数学对很多初中生来说依然是个比较困难的问题,所以教师就要认识到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注重情境创设及教学实施分析的重要性,找到相关有效的措施来改善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现状,从而帮助学生对数学知识有一个更好地了解,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

1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问题情境教学模式的重要性

“探究式”数学课堂的建立,是新课改背景下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的重要表现形式,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帮助学生培养课堂的自主学习意识,强化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与数学素养,为实现学生综合化、个性化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要坚决贯彻“生本理念”,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解决问题。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以“灌输式”为主,只重视学生的成绩,对于学生的数学素养以及综合能力并不重视。学生长期处在这样被动的学习环境下,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越来越低,甚至还出现了严重的厌学情绪。而将“问题情境”教学模式引入到数学课堂当中,不但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提高了整个数学课堂的教学氛围,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与数学素养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还能够为实现高效数学课堂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初中数学情境创设及教学实施的现状

数学作为我国教育课程中的一门基础性学科,对我国的教育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且数学本身也具备一些难度,所以很多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时候就比较吃力,因此,教师的教学方法就显得十分重要。好的教学方法能够帮助学生对数学更好地了解,能够帮助他们更容易学习数学,而情境创设就是如此。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注重情境创设及教学实施分析能够帮助学生对数学有一个更好地了解,减少学生在数学中遇到的疑惑,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但就目前而言,情境创设以及教学实施分析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并不是很普遍,很多教师和学生缺乏这种意识。首先,学生自己没有把自己学到的数学知识与自己所处的一些具体情境相联系的意识;其次,教师也没有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相关的情境,把自己所要教的知识与相关的教学情境融合在一起。所以这就使得在现在的初中数学中情境创设以及教学实施的运用并不明显。比如,在我国很多地区的初中学校里,很多教师都只是按照书本上的内容来对学生进行教学,没有注重通过创造相关的情境来对他们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枯燥无趣,并且教学内容有限,不能让学生对初中数学知识有更加深入地了解。

3 有关初中数学情境创设及教学实施分析的措施

3.1 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

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想要初中数学情境创设及教学实施分析能够得到很好的实行就要注重利用好课堂,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相关的情境。比如,教师在教应用题时,就可以通过在课堂中创设相关的问题情境,通过模拟一些应用题来帮助学生加深对该知识点的理解。如“一本数学读物6.25 元,一本语文读物5.86元,两本书一共要多少钱?”这道题,教师在讲解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中进行一场购物,让他们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加深对该应用题的理解。

3.2 培养教师进行情境创设及教学实施分析的意识

意识具有很大的重要性,只有人们具备相关的意识才能够使人们主动去做,当然在教师的教学中也是如此。只有教师具备相关的进行情境创设及教学实施分析的意识才能够使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去做。所以教师要努力提高这种意识,学校也要努力帮助教师树立这种意识。比如,学校可以开设相关的讲座以及听课等等各种各样的途径去帮助教师提高这种意识。从而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培养好教师进行情境创设及教学实施分析的意识。

3.3 利用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相比较于其他的初中课程,初中数学的课程引入是相当重要的环节。若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只会让学生觉得整个课程过于僵化单一。因此,教师在课程导入环节不但要做好相应的课前准备工作,还要深入发掘课本当中的内涵并加以提炼。只有这样,才能够将教材的内容变得更加直观,才能将学生快速地引入到新课中。同时,教师也可以运用问题探究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构建一个能够在意识中激发矛盾与冲突的特殊情境,以强化学生的探索欲和学习兴趣,让学生注意力变得更加集中。通过这样的方式,对于课堂重点的把握,以及教学效果的提高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3.4 解决问题,总结答案

将问题探究法引入到初中数学教学时,最终环节就是将答案进行整理并总结。而想要实现这个过程,就必须要以探究学习作为基础,而且教师不能干涉学生的总结过程,并对学生总结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或者思路上的错误予以及时地纠正,以确保学生在总结过程当中能够顺利地掌握数学知识,这对于巩固学生的知识体系,强化学生的记忆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例如,在教学“平均数”时,教师可以先提出问题,再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并对问题进行探究,然后再由教师讲述平均数的相关知识,并且按照学生的不同知识基础,采用分组的方式来对课后习题答案进行总结。之所以让学生进行答案的核对与总结,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的能力。当学生总结完答案之后再由教师进行点评与检验,并对计答案正确的学生进行鼓励与表扬,对于答案不正确的学生,教师也要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运用问题探究法开展教学时要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况,确立相应的教学目标,并从中选择出最为合适的创设方法,以此提高学生的数学兴趣与数学素养,为实现高效数学课堂做好充分的准备。

猜你喜欢

创设意识情境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情境新颖的概率问题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