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数学教学中课程优化的策略分析

2020-11-27徐丽刘芳承德广播电视大学

新商务周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数学课程专业课程职业院校

文/徐丽 刘芳,承德广播电视大学

社会的不断发展,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政府必须要积极履行发展职业教育的职责,并将之纳入到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之中,这样才能确保职业教育与将来的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为此,本文对面向专业需求,优化高职课程建设的研究极为必要,再加上高等数学是职业院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对其优化研究已成为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

1 职业院校数学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通过对目前我国多所职业院校数学课程的调查发现,其中仍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与现代社会及教育所要求的面向专业需求不相一致,其问题主要体现于以下几点。

1.1 缺乏合理的课程设置。就以目前我国各职业院校的数学教学课程设置而言,并没有专业性的教材,总是延续的本、专科压缩教材版本,试问在此种不合理的课程设置之中,如何能满足各专业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自然无法将之促使学生有效发展的作用发挥出来。

1.2 生源数学基础参差不齐。就以目前我国职业院校的招生情况来看,其生源一部分是高考的第五批次,另一部分是各院校的自主招生,总体而言,学生的数学基础一般比较差,再加上文理兼收班级中学生的数学基础也参差不齐,这不仅会为课程的优化带来难度,并且也使得教学的难度不断增大。

1.3 课程内容与专业需求严重脱节。职业院校一般由多个专业构成,高等数学是职业院校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所以常会受到学时的限制,实际教学中常采取按课本顺序来教学,一般的基本设置为,第一学期主要围绕微积分来教学,如果有的专业开设第二学期,那么就会围绕线性代数来教学。这样的教育背景下,就会出现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即课程的内容与专业的需求严重脱节,难以实现与专业的有效对接。长期以往,数学这一门公共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的作用就难以有效发挥出来,会影响学生将来的有效发展。

2 高职数学课程优化的具体策略分析

基于上述几个主要问题而言,职业院校的数学教研室老师需要加强对各专业对高等数学课程的基本要求,发放全面的调研表,对各专业所需的数学知识及学生具有的数学能力进行全面的了解。如各专业对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的需求?数学知识在专业课程中的应用情况,对某个具体的知识点的需求是了解、理解或是掌握?对学时方面的要求......通过这些有效的调研之后,能够深切的发现,由于学时的限制,有的专业课程的需求,如果还兼顾数学理论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并无法满足专业课程的实际需求,所以必须要及时对职业院校的数学课程进行及时优化,具体策略进行如下阐述。

2.1 坚持面向专业需求的原则。职业院校之所以设置数学课程,其目的就是为各专业而服务的,所以,必须要确保学生的数学能够够用。所以,为了达成此基本目标,数学教学过程中需要彻底打破原有课程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这样才能够及时调整与优化教学内容,并辅以与专业内容相关的实际案例,这样才能够在坚持面向专业需求原则的同时,真正实现为学生后续专业课程所服务的教学目的。

2.2 以专业人才培养为基础,完善课程体系。为了满足各专业人才的培养需求,对职业院校数学课程体系设置方面,老师可以选择“必修+选修”的基本方式,必修课需在第一学期完成,选修课主要设置在第二三学期完成。必修课内容可以设置为微积分,选修课内容可以包括常微分方程、线性代数、概率论等内容。相信在此种不断完善课程体系的背景下,能为各专业人才的顺利培养奠定扎实基础。

2.3 实施模板化教学。通过对目前较多职业院校的学生而言,他们总是存在此种学习思想,我们需要学习的是技术,学习数学的价值是什么?针对学生们此种片面的思想,老师需要更加注重教学体系的完整性,将数学与其他专业课程相融合,及时打破常规,不再保留理论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实施模块化的教学。具体而言可以设置为三大模块,如基础模块、应用模块与提高模块,此三模块正处于递进教学状态,即基础理论教学、与专业课程对接教学、拓展教学,既能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够提高实际的教学效果。

2.4 编写适应专业需求的教材。面向专业需求背景下的高职数学教学之中,必须要为学生编写适应专业需求的教材,既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会越来越高涨,又能够在优化教学效果的同时,完善高职数学的知识体系,能为学生更为全面的发展奠定扎实基础。如以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生而言,可以为其编写“工程数学”教材,针对其他专业的学生,也需要编写更具针对性的教材。

2.5 优化教学方式。这里所指的优化教学方式,主要是将传统教学与多种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相结合,以此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首先,制作与新课程相关的多媒体电子课件:《高等数学》、《数学建模》等。这些精美、专业的课件,可视性较强,能成为老师授课和学生课后学习的有效手段,能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及效率。其次,借助慕课教学手段建设高等数学园地,形成立体化教学环境。相信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学生的学习不会再受到任何局限,学习效果会更加显著。最后,建设数学建模实验室,这样就能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性教学环境,构建全新的数学教学模式,彻底打破以往的数学没有实验课的传统模式。

3 结束语

毋庸置疑,面向专业需求的发展方向,已成为各职业院校数学教学的必然趋势。在今后的高职数学教学过程中,作为院校及相关教育者,需要根据每位学生的实际学习实情,改变原有的教学规划及模式,以此来不断优化数学课程,这样的课程改革才能实现突破性的发展,真正将数学课程为各专业学生发展的积极作用淋漓尽致的符合出来。

猜你喜欢

数学课程专业课程职业院校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基于在线教育技术下的大学数学课程预习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大学数学课程思政教学的探索
让钟表发展史走进数学课程思政课堂
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以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课程为例
浅谈高中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