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船舶行业企业信息化建设目前面临的问题

2020-11-27王喜涛姜传广闫昊燕

商品与质量 2020年42期
关键词:船舶信息化质量

王喜涛 姜传广 闫昊燕

蓬莱中柏京鲁船业有限公司 山东烟台 26560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船舶企业的数量不断增加,但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存在明显差异。随着国家经贸委对国有企业实现信息化管理的要求,船舶企业开始全面推进企业信息化管理,使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本文针对船舶企业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1 船舶建造质量管理信息化

1.1 设计是源头

为了有效地提高船舶的建造质量和后续生产建造过程的效率和进度,船舶设计质量是前提,设计的改进非常重要,是信息源和质量点。首先,船舶设计人员在跟踪施工现场时,施工人员给予更多的信息反馈,相互沟通和执行,减少甚至避免在后续船舶返工同样的问题,提高船舶施工的速度和整体质量。

1.2 技术规范和标准管理

图纸中详细说明了规格和标准要求。在设计中,施工图对施工人员尤为重要。保存各种文件、报告、会议纪要等,如:施工中各种技术问题的意见、所有试验数据和设备证书、材料证书、试验数据,这些都是验收文件的核心,也是最终验收的唯一客观依据[1]。

1.3 外购件的质量监督

外购件的质量直接影响到船舶的整体质量。对于重要设备的外购件,企业检验员和工程师将到制造商进行检查和验收。如有不符合技术要求的,企业将在交货前提出整改意见和要求。产品采购后,设计、质检、仓储管理等相关人员一起开箱参与检验,包括:外观、厂家、产品型号、数量等完整性,以及检验证书、设备说明书等技术资料是否与图纸相符,最后达到闭环验收标准。

2 船舶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主要问题

2.1 企业信息化投入小

由于小型船舶企业没有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化产品平台的建设并缺乏对之深入了解,导致我国船舶企业虽然每年造船技术在不断提高,但对自身的信息平台建设却没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因此应该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

2.2 企业信息化总体应用水平低,不同企业间信息化发展不平衡

由于小型船舶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不高,与大型船舶企业有很大的差距,为了弥补他们之间的差距,应该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增加投资的资本和人力资源,并提高员工在管理、技术方面的整体素质和对信息化建设水平的理解,从而提高我国船舶国际企业竞争力。

2.3 信息资源开发不够,造成信息化“孤岛”

在实践中,我国船舶企业往往忽视信息化建设,只注重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导致船舶企业信息化平台建设落后,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由于信息资源涉及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供应商和分销商,以及企业的输入、输出、处理和反馈等相关组织和机构。因此,如果企业缺少一个信息平台,就会形成“信息孤岛”,即信息孤岛现象[2]。

3 船舶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具体对策

虽然一些中国船舶企业在发展和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和成就,但与其他国际先进企业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未来船舶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

3.1 实现船舶产品成本预算管理信息化,提高企业效益

在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中建立成本核算和预算管理等基础管理系统。为了实现成本和预算分解,在船舶企业的每个分支建立索引成本预算约束,并建立和改善当前的网络平台建设,对实际成本进行有效控制,实现统计和会计工作的实际成本,此外分析和比较成本预算,才能有效地实现船舶企业最合理、最高效运作和运行。此外,要对船舶企业的总体成本进行合理的评估,建立有效的评估预算机制和制度。对评价结果进行有效分析,为编制规范成本和有效成本预算后的未来预算评价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从而完善现行的船舶企业评价体系,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提高经营效率和生产效率。

3.2 应用因特网技术,逐步发展船舶管理平台

利用网络平台有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信息发布和个性化定制服务开发;第二阶段充分利用互联网对数据的集中收集和采集;第三阶段是最重要的,利用企业ERP开发界面进行开发,从而优化整个船舶企业的生产经营和一系列的开发流程。从而降低我国船舶企业的采购成本,提高运维成本,提升整体竞争力。

4 船舶企业的信息化发展建议

4.1 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

采用合适的管理模式并与现代管理模式相结合可以更好地帮助企业发展,实现信息化管理。用计算机工作代替人力,引入计算机网络技术,这些都是前提,必须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模式,全面改革和创新,推进船舶企业管理信息化。

4.2 强化船舶管理的基础工作

船舶管理信息化是对船舶企业信息的深度和广度的开发和利用。除了引入先进的管理技术进行重大变革外,还需要从小细节入手,所以,做好数据管理,是做好基础管理非常重要的一环。基础工作是否完善全面,直接影响到信息管理的成败。要做好船舶管理的基础工作,使用先进的计算机设备或软件程序全面、准确、高效地收集数据是信息管理中最重要的事情。

4.3 加强信息技术应用,提升造船智能化水平

(1)充分利用物联网技术。在造船业,涉及的人员、信息、物力、财力巨大,为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船舶企业可以利用物联网技术,及时收集、统计和分析造船、物流、设备、能源、安全、质量等管理的诸多方面的相关数据和信息,在此基础上优化和平衡工艺流程,从而提高造船水平。(2)充分利用信息集成技术。造船的流程多而杂,需要多个相关但相对独立的信息系统同步运行。面对“信息孤岛”问题,信息集成技术显示出巨大的优势。可以通过信息集成技术建立基于整个造船流程的协调平台,整合不同的部门和系统,实现工艺流程的定制、转化和优化,最终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3]。

5 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船舶企业数量不断增加,船舶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许多小型船舶企业在技术和管理上都存在着明显的问题。总体发展水平不高,处于建设初级阶段。因此,本文主要将信息理论应用于当前船舶企业的建设。

猜你喜欢

船舶信息化质量
大数据分析的船舶航迹拟合研究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船舶》2022 年度征订启事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对船舶救助的影响
BOG压缩机在小型LNG船舶上的应用
质量投诉超六成
睡个好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