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河北省集中连片贫困区产业扶贫研究①

2020-11-27张冬燕

市场周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食用菌河北省发展

张冬燕,张 玲

“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经过党和国家长期不懈的努力,我国在农业、农村和农民发展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目前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进一步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健全农业产业化体系、解决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和留守儿童问题等,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这一战略是今后我国农村改革的方向,也是对精准扶贫的进一步要求。 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乡村振兴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22年,乡村振兴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初步健全。 现代农业体系初步构建,农业绿色发展全面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乡村产业加快发展,农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脱贫攻坚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 当前河北省脱贫攻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截至2019年5月,62 个贫困县中已有49个县摘帽,459 万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由9.84%下降到0.78%,但仍有13 个县及涿鹿县赵家蓬区尚未达到贫困县退出标准,这13 个县中有10 个县属于深度贫困县,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决胜期,要在短期内消除绝对贫困,并巩固现有脱贫成果、防范返贫,任务艰巨。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体现了由解决绝对贫困向解决相对贫困的转变。 产业振兴是乡村发展和振兴的基础和重要驱动力。 研究河北省集中连片特困区如何根据自身特点发展特色产业,从而摆脱贫困、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河北省产业扶贫现状

产业扶贫是指以市场为导向,围绕经济效益这一中心,以资源式产业开发为杠杆的扶贫开发过程,其功能是促进贫困地区发展。 为摆脱贫困,河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河北省“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明确指出要紧紧围绕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增收脱贫,把发展脱贫致富产业作为解决贫困问题的根本途径,建立脱贫产业体系,做到特色产业项目全覆盖。产业扶贫是帮助贫困地区农民走向富裕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举措。 河北省各地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和生产特点探索适合当地发展的特色产业。 比较典型的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平泉市食用菌、设施菜两大主导产业

河北省承德市平泉市根据当地特点,集中精力发展食用菌、设施菜两大特色主导产业。 食用菌产量产值非常可观,总量达到6 亿棒、产量56 万吨,产业链产值达78 亿元,提供农民人均纯收入比重达到46%以上,直接带动10380 名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已成为当地脱贫致富的顶梁柱,平泉市已成为全国四大食用菌主产区之一,是中国北方较大的食用菌生产基地和产品集散地,荣获“中国食用菌之乡”称号。 平泉市设施蔬菜在脱贫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设施蔬菜总面积14.1万亩,产量达132 万吨,产值达37 亿元,平泉市黄瓜种植规模和产量居河北省第一,产品销往29 个省区市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平泉市建有设施蔬菜大棚4.1 万个,直接带动5869 人脱贫。

除了上述两大主导产业,平泉市还发展经果林、畜牧养殖、休闲旅游等多种产业,总产值超过140 亿元,带动脱贫48434 人。

(二)涿鹿县园区绿色产业

河北省张家口涿鹿县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矾山镇省级现代农业园区为平台,采取“支部+公司+基地+农户”等形式,以发展绿色产业为主导,对产业集聚区进行综合开发,形成了一大批现代农业绿色产业,包括葡萄、杏扁等特色林果产业增加了农民收入。

(三)涞水县旅游产业

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依托野三坡旅游资源,建设以野三坡百里峡景区为龙头的景区群,形成生态游、文化游、科普游、健身游、民宿游、民宿游等新型旅游业态,打造全产业链现代旅游产业,探索推行“双带四起来”旅游扶贫模式,成为河北省内规模最大的农家游产业集群,辐射带动71 个贫困村。

(四)滦平县发展产业集群

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充分利用当地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以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为载体,建成了6 个现代农业园区、13 个省级中药材种植园,形成了蔬菜、中药材、畜禽养殖三大主导产业,同时依托建设张百湾省级高新区,大力发展光伏、电商等科技型产业,以金山岭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区为依托,大力发展旅游产业。

(五)曲阳县光伏产业

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已经建成我国最大的山地集中式光伏发电站,三峡集团新能源公司、中国电力投资集团、中兴集团、晶龙集团、英利集团等多家新能源企业相继入驻曲阳,带动了曲阳县太阳能产业的发展。 山地光伏产业已经成为曲阳县重要的主导产业之一。 曲阳县发展光伏电站,通过土地流转、提供劳务等方式,带动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

(六)饶阳县果蔬产业

河北省衡水市饶阳县大力发展果蔬产业,饶阳现常年设施蔬菜播种面积34 万亩、葡萄播种面积12 万亩,年产新鲜果蔬240 万吨,带动了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2018年该县实现贫困县脱贫摘帽,全县贫困人口由2014年的71054 人减少为912 人,贫困发生率由29.72%下降到0.38%。

(七)阜平县食用菌、高效林果产业及硒鸽产业

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209 个行政村中有164 个贫困村,占比78.5%,是河北省10 个深度贫困县之一,积极探寻产业扶贫之路,大力发展产业扶贫项目,形成了以香菇、黑木耳为主的食用菌产业,以及以苹果、葡萄、晚熟桃等为主的高效林果业,仅香菇产业便带动1.38 万贫困户,人均增收2 万元以上。 2018年4月阜平县又引入了全国最大的硒鸽产业扶贫富民项目,该项目将形成循环生态农业与一、二、三产业联合带动的发展态势。 各地产业扶贫取得了很大成效,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二、产业扶贫长效机制的对策建议

(一)因地制宜,找准产业方向

发展特色产业是实现稳定、持续脱贫的根本之策。 各地应根据当地资源禀赋条件和产业特点,不能盲目照搬其他地区产业项目,要根据当地实际找准产业方向,因地制宜培育主导特色产业,并形成产业优势、产品优势,同时加强上下游产业的开发,延伸产业链。

(二)调动农户参与的积极性

农户是产业扶贫、乡村振兴的主体。 脱贫致富要靠贫困户自己、自力更生。 因此要实现产业脱贫、乡村振兴,必须充分调动农户参与的积极性。 政府可以通过政策宣传、财政税收奖励等手段,引导农民积极主动参与产业扶贫项目,从而实现增收。

(三)完善产业扶贫服务体系

产业发展离不开资金和技术,政府完善产业扶贫服务体系,引导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为农村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设置专门机构和岗位为农民提供技术咨询和培训,鼓励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投身农业产业技术的研发、推广,农业产业发展的管理等。

(四)培育龙头企业

龙头企业在产业扶贫中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和市场与农户之间的桥梁作用,政府应制定相应的金融、财政、税收优惠政策大力培育龙头企业,提升产品科技含量、促进产业链的延伸,从而带动当地产业发展。

(五)注重保护生态环境

产业发展不能仅注重短期经济利益,而应放远眼光,要从长远发展关注经济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 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对当地自然资源禀赋条件依赖程度较高,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前提来发展经济,必须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发展当地经济,要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探索绿色产业发展之路。

猜你喜欢

食用菌河北省发展
河北省冬季奧运会交通应急保障指挥系统
有志向就一定就能成功吗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食用菌市场近期行情
食用菌市场近期行情
食用菌市场近期行情
教师发展
食用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