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珠三角地区与东盟国家旅游合作发展现状

2020-11-27冯美芳谢和成

市场周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珠三角东盟国家旅游业

冯美芳,谢和成

进入大众旅游时代,旅游业也成为当代社会重要的生活方式及社会经济活动,近些年来,旅游业更是以其强劲的势头成为国家经济产业中最具生机的“朝阳产业”。 随着我国各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和转型升级,发挥旅游业的带动效应,提高第三产业(服务业)在区域经济总产值中的所占比例,将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带来质的飞跃。 在“一带一路”倡议及《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文件精神的推动下,带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旅游业的发展,海上丝绸之路的东端——东盟十国及中国,成为“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着重建设区域之一,为此珠三角地区与东盟国家旅游的合作发展也将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珠三角地区地理位置优越,经济高速发展,与东盟国家海域相通。 在此背景下,研究珠三角地区与东盟国家旅游合作发展现状,剖析珠三角地区与东盟国家旅游之间合作发展的主要问题,简单展开对珠三角地区与东盟国家旅游合作发展的展望,对深化珠三角地区与东盟国家旅游合作发展更加深化具有重要影响。

一、珠三角地区与东盟国家旅游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初期,是珠三角地区的旅游发展起步期,邻近港澳及东南亚地区,凭借其位置的优势加快了旅游合作模式的打造。 20 世纪80年代,“大珠三角”区域旅游合作的趋势发展,进一步推动了珠三角地区旅游业健康发展。 中国—东盟海域相通,山水依连,历史上就有人员和技术等方面合作的基础。 1997年,中国与东盟签署了《建立面向21 世纪的睦邻互信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之后,双方日益加强了贸易、金融、投资等领域的合作。 迈入21 世纪,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珠三角地区与东盟国家的旅游合作更是进一步发展。 2013年,习近平正式提出“一带一路”倡议;随后,国家发改委联合外交部及商务部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文件,两者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珠三角地区与东盟国家旅游业的发展。 2012~2018年,珠三角地区接待入境旅游人数数据逐年攀升,旅游收入也以其势不可挡的势头成为珠三角经济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今,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增长态势稳健,其对外旅游业形象定位为商务会展休闲型,因此,珠三角地区旅游拥有良好的发展机遇。 随着在全球知名度的扩大,珠三角地区旅游业在我国旅游市场中占据的份额也随之上升,更是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及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的机遇成为中国出境旅游的重要客源输出地区。 与此同时,2018年的《广东省促进全域旅游发展实施方案》首次明确广东省的全域旅游空间格局:将优化“一核、一带、一区、一湾”全域旅游发展空间布局。此实施方案的提出,为珠三角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跨国际旅游合作的定位更有利于珠三角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因此,进一步深化珠三角地区与东盟国家旅游合作发展具有必要性。

二、珠三角地区与东盟国家旅游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时至今日,珠三角地区与东盟国家的旅游合作发展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成绩,区域旅游一体化合作模式使珠三角地区与东盟国家的旅游合作发展更为紧密。 然而,珠三角地区与东盟国家的旅游合作发展势必会有诸多局限限制其发展,在当今国际间旅游利益与矛盾并存形势下,许多问题也日益凸显。

(一)旅游合作机制不够健全

机制,指的是各要素之间的结构关系和运行方式。 在社会学中的含义可以理解成“在正视事物每一部分的存在的前提下,协调每个部分之间关系以更好地发挥其效用的具体运行方式”。 尽管珠三角地区与东盟大多数国家都开展了旅游合作,并且旅游合作机制也受到了重视,但是个别东盟国家在旅游合作机制方面还是比较滞后,没有建立全面的旅游合作机制。

1.缺乏信息联动机制

珠三角地区与东盟国家的经济发展程度、文化语言都不尽相同,因此,双方没有建立完善的旅游信息系统,相关旅游资讯不能及时、准确地在双方之间实现互联共通,没有实现旅游信息实时共享。

2.缺乏旅游应急处理机制

旅游安全是游客选择旅游目的地的首要考虑因素,在发生突发情况时,相关部门能否及时、合理地处理突发状况,让旅客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受到保障,影响到该区域旅游业的发展。 如今,珠三角地区与东盟国家在旅游应急处理机制方面做得不够完善,类似的紧急突发情况仍时有发生。

(二)缺乏旅游合作平台

旅游业合作平台的作用,是利用行业协会的力量,协调、整合各方资源,为旅游、游客提供全方位的交流沟通与保障,拥有良好的旅游产业平台相当于为旅游业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目前,珠三角地区与东盟国家在旅游合作平台建设上尚待完善,深化方向应是双方旅游合作发展的加强。

行业协会的旅游合作平台功能不全,其中无论是决策平台、执行平台还是推广平台都没有完全发挥其效用。 这种不足主要表现在:决策平台缺乏独立完成重要决策的决定和实施能力;执行平台欠缺独立的执行管理和执行职能,面对游客的问题不能很好地处理与协调;推广平台对于珠三角地区与东盟国家项目的推广等尚待进一步加强。

(三)乡村旅游合作项目欠缺

随着交通便利程度的提高,乡镇的旅游资源及优势也被发掘,乡村旅游成为一种新型的旅游形式。 乡村旅游是以度假为宗旨,以村庄野外为空间,其以人文无干扰、生态无破坏而区别于其他旅游项目。 2018年的《广东省促进全域旅游发展实施方案》明确指出广东省未来旅游的发展方向将是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的开发和挖掘能给传统旅游业及传统经济注入新的活力,提升旅游地的经济收入,更是贫困地区争取脱贫的一个新的方向。

当前,乡村旅游已经发展成为旅游行业中的朝阳项目,但是珠三角地区与东盟国家在乡村旅游产业领域合作十分有限。 具体表现在三方面:缺乏乡村旅游合作化经营;乡村旅游产品系列化、深度化不够,目前,珠三角地区与东盟国家之间的农村各种资源未能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许多乡村旅游产品单一、未形成系列。 当地农村文化发掘程度不高,文化品位较低、特色并不明显,难以让游客深入感受和体验到乡村旅游地的形象,一定程度上阻滞了拓宽乡村旅游的发展路径。

综上所述,珠三角地区与东盟国家面临旅游合作发展的主要问题,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进一步深化珠三角地区与东盟国家旅游合作发展。

三、对珠三角地区与东盟国家旅游合作发展的展望

当前我国各行业高质量发展,不但给珠三角地区与东盟国家旅游合作发展带来机遇,同样的也带来了挑战。 珠三角地区与东盟国家旅游合作发展以来多方面的团结协作,共同深化了旅游产业的合作。 珠三角地区与东盟国家双方应该致力于建立全面旅游合作机制,加快信息联动及应急机制的完善;建设拥有独立处理游客问题能力的旅游合作平台,加强沟通,深化双方旅游合作;建立多方向、深度化的乡村旅游,响应政策扶持,坚持发掘新型旅游模式,促进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

猜你喜欢

珠三角东盟国家旅游业
养殖面积逐年减少!珠三角这条鱼曾风靡一时,为何现在渔民都不愿养殖它?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建设进入施工期
论中国与东盟国家合作保护古沉船——以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古沉船为例
俄将加强同东盟国家军事合作
我国旅游信息化与旅游业增长关系的动态计量研究
东盟两次危机全靠中国伸援手
珠三角,2012
交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