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管圈提高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D2B 时间达标率

2020-11-26王蕾蕾

医药前沿 2020年22期
关键词:达标率胸痛品管圈

王蕾蕾

(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急诊科 江苏 南京 210046)

品管圈是人们按照特定的科学程序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遇到的问题而组成的团体。2017 欧洲心脏病学会《治疗ST 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的指南》及《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16)》[1]要求入医院大门到第一次球囊扩张时间(door-to-balloon,D2B)<90min[2],胸痛中心能整合院前院内资源,为患者提供快速诊疗通道,我院胸痛中心将品管圈应用于改进急救治疗流程,效果显著,现将过程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三级老年医院胸痛中心2018 年1 月—12 月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20 例为活动前对象,男13 例,女7 例,年龄49 ~79 岁,平均(55.16±10.19)岁。②2019 年1 月—12 月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 24 例为活动后对象,男15 例,女9 例,年龄51 ~82 岁,平均(58.78±9.87)岁。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现况调查 我院2019 年1 月成立“Heart 圈”,寓意时间就是心肌,处理胸痛争分夺秒。圈员5名,急诊科医护4名,心血管科医生1 名,运用头脑风暴法,选定以“提高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D2B 时间达标率”为本次活动主题。根据《胸痛中心建设与实践》[3-5]时间节段要求,提取我科“胸痛中心急性STEMI 患者的全程时间管理”的数据,发现3 个时间节段需要改善,见表1。

表1 胸痛中心急性STMEI 患者的全程时间管理

1.2.2 原因分析及真因验证 参照《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16)》,改善目标设定为D2B <90min。根据现况调查的资料,圈成员运用头脑风暴法,分析3 个时间节段不达标的原因,与医护人员分诊不足、绿色通道管理缺陷;医生心电图判断不准确,给药时间过长、会诊医师到达较晚;会诊医师欠缺谈话技巧、患者经济因素及导管室因素。通过现场讨论并结合实际,患者的经济及导管室因素,非我科能够独立解决,故排除此项真因。

1.2.3 制定对策,落实实施 对全体医护进行胸痛救治流程的培训;制订并实施急性胸痛、急性STEMI 病例处理流程。绿色通道制度加以完善,指引病人迅速进入救治通道。明确胸痛患者10min 内心电图检查要求,医师快速识别高危心电图,心电图机保持备用状态。建立胸痛救治全程时间节点管理;完善急会诊制度;实行床旁胸痛百宝箱快速给药。邀请经验丰富的医生分享沟通技巧,借用辅助工具缩短知情同意时间,如心脏血管介入模型及心肌梗死挂图。落实急诊PCI 先救治后收费制度。

1.3 统计学分析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软件分析数据,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和百分率进行描述,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当P<0.05 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分析品管圈活动前后,患者D2B 时间缩短,达标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品管圈活动前后三个时间节段所花时间和各自达标率比较

3.讨论

将品管圈的方法运用于急诊胸痛中心,通过比较实施前后D2B 时间、入医院大门到完成首份心电图时间、确诊到介入治疗术前谈话前时间、签署介入知情同意书到通知导管室启动时间;比较各时间节段的达标率,使医护人员认识到了患者的生命与STMEI 患者救治时间成正比,有效的缩短了急性STMEI 患者D2B时间,增强团队整个凝聚力从而更好的救治患者。本研究还发现,签署介入知情同意书到通知导管室启动时间以及达标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下一步,将加强与心血管科与导管室联系,合理设计改进环节,进一步提高D2B 时间达标率。

猜你喜欢

达标率胸痛品管圈
陕西省地下水水位考核情况
山西省2017年地表水功能区水质现状评价分析
四川脱贫攻坚半年“成绩单”出炉
有些胸痛会猝死
炫速双源CT在自由心率胸痛三联成像中的应用价值
抑郁症患者与不明原因胸痛的关联性探讨
品管圈在质量文化构建中的应用
分层随访模式对院后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率的影响
品管圈“转”起来
品管圈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