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拿整复在颈胸段疾病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2020-11-26鹿堂生

医药前沿 2020年22期
关键词:胸段肌群体征

鹿堂生

(武汉市按摩医院 湖北 武汉 430000)

随着电脑,人工智能等高科技的发展,伏案工作,使用手机等低头族越来越多,因此引起的颈腰椎疾病越来越复杂多变,影响着人们正常的工作和生活。近些年笔者在临床中发现,许多人都会出现跟颈胸段关系密切的一系列症状及体征。由于长期一个固定姿态导致颈胸背部肌肉失衡,而显现出颈椎前倾姿势和肩甲带的异常姿态[1]。很多人的头晕,上肢麻木,呼吸困难等症状都是有此引发。笔者在临床工作中运用推拿整复法改善其异常姿态,对其出现的症状及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与改善。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94 例均自2017 年1 月—2018 年12 月期间来我院门诊部就诊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分配法,分为对比组和治疗组。每组各97 例。对比组:男38 例,女59 例。年龄15 ~56 岁,平均年龄34 岁;治疗组:男13 例,女84 例。年龄17 ~55 岁平均年龄32 岁。经诊断检查,排除椎间盘突出症,椎动脉病变,骨结核,心脏病等。

1.2 方法

治疗前记录,完善相关检查及个人资料,了解患者的病因及症状。根据检查的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对比组采用针灸疗法,治疗组采用推拿整复法。每天一次,七天一个疗程。

1.3 诊断标准[2]

①圆肩,驼背,头部前倾,颈椎前移,胸椎后突,侧面看显C 型;②上斜角肌,肩甲提肌僵硬,喙突处能摸到僵硬的胸小肌;③伴有疼痛,麻木,眩晕,呕吐和呼吸不畅等症;④或有颈部及肩关节的活动受限;⑤颈胸段处能触及到不整齐的棘突,或有小关节的旋转错位。

1.4 临床表现

大多数患者会出现颈背部酸痛不适感,两侧肩背部僵硬有束缚感,伴有单侧或双侧上肢发凉,酸痛麻木,或伴有眩晕呕吐,甚者呼吸不畅,心慌等症状。

1.5 统计方法

使用SPSS25.0 统计软件,对各变量的不同分组进行差异性分析。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方法,用n(%)的形式表示,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治疗与疗效

2.1 按摩推拿

①舒筋理肌;患者卧位,医者立其旁,运用点法,按法,拨法,理筋等手法,作用于颈背部两侧僵硬的肌纤维。着重施术于病变周围的阳性反应物。②点按镇痛;点按颈跟点,肩中俞,肩外俞,缺盆及周围的阳性反应点,以有酸账麻感为度,有得气感为宜。③整理复位;运用小关节整复手法,矫正变形,紊乱的小关节,起到调整胸廓形态,松解周围肌肉的紧张度的治疗效果。整体操作手法不宜过重,轻柔渗透,随时掌握病人的感受,调整力度,速度等。

2.2.1 疗效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94 年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痊愈,症状和体征消失,回复正常的生活工作;显效,症状和体征消失,但劳累后又复发;好转,症状和体征缓解但仍有部分症状;无效,症状和体征无改善,有加重的趋势。

2.2.2 疗效结果 治疗两个疗程后,采集患者治疗前后的感觉反馈,根据资料整理对比。两组相对比,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8.97%)显著高于对比组治疗总有效率(92.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3.讨论

目前颈胸段小关节紊乱所引起疾病尚未由独立的诊断名称,较多的诊断为颈椎病,颈背部肌筋膜炎等。当今由于长期伏案工作,使用手机,低头族已成为常态,这种不良的作息姿态导致了斜方肌上部,上,中斜角肌,提肩胛肌,胸小肌以及胸大肌等肌肉长时间处于紧张痉挛姿态,得不到放松,得不到充足的血氧供给,时间已久紧张痉挛的肌肉,肌纤维过度向前牵拉颈椎和肩膀,而斜方肌中下部,菱形肌,前锯肌这些本该往后拉的肌肉却出现了肌张力变弱无力的疲态。从而形成颈部前倾,驼背,圆肩严重者胸廓的活动范围减小等特殊体态;除此之外错误的锻炼,如依偎的锻炼胸肌,缺乏对上背部肌群的锻炼,亦会导致本病[4]。

推拿整复对本病有较快缓解其症状的作用,松解紧张痉挛的斜方肌,提肩甲肌,胸小肌等前屈肌群,矫正紊乱的小关节,解除对周围神经和血管的压迫,刺激局部血液和淋巴快速循环,消除肌肉劳损;同时能刺激背部菱形肌,前锯肌等后伸肌群恢复生理功能,促使其维持颈背部正常的生理平衡[5]。

【文献资料】

[1]吴群海.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22):22.

[2]王亚渭,李岁奎.颈夹脊穴在治疗颈部疾病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0,13(04):424.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12-213

[4]蔡冰,眭承志,陈舒强.上交叉综合征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探讨[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7,8(01):10-13.

[5]钟士元.脊柱相关疾病治疗学[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11:3.

猜你喜欢

胸段肌群体征
肩袖肌群训练联合电针对肩袖损伤的疗效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男子水球守门员膝、踝关节屈伸肌群等速肌力实验测量
柔性可穿戴生命体征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产后盆底肌群康复训练对初产妇顺产后尿失禁的防治效果
胸段食管异物临床治疗
0.375%罗哌卡因与0.25%布比卡因胸段硬膜外阻滞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效果及安全性
青少年跖屈肌群力量耐力对平衡能力的影响
小切口胸段食管癌根治术在胸段食管癌治疗中的临床分析
卫气营血阶段性与内毒素血症兔不同时相症状、体征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