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在腹腔镜下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0-11-26梁德海张坤郑燕

医药前沿 2020年22期
关键词:气腹全麻硬膜外

梁德海 张坤 郑燕

(玉林市桂南医院麻醉科 广西 玉林 537005)

直肠癌在临床中的发病率相对较高,属于消化道恶性肿瘤,近年来其发生率及病死率呈现上升趋势,仅次于胃癌和食管癌,居第三位[1]。手术治疗是直肠癌最有效的方法,传统治疗的开腹手术因其创伤大、术后恢复慢,已逐步被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所替代,在临床中的应用范围逐渐广泛,已经成为了临床的重要治疗方法,主要被应用在直肠癌手术中[2]。但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相对复杂,手术时间及CO2气腹时间长,因此,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对麻醉方式进行有效选择,降低不良反应、提高手术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此为基础,在腹腔镜直肠癌患者中将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干预进行应用,探究其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 年1 月—2020 年1 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腹腔镜下直肠癌手术患者64 例,将美国麻醉医师协会评分分级进行应用,其主要分为Ⅰ~Ⅱ级[3],且均排除了麻醉禁忌症以及严重的心、肺、肾功能障碍等疾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2 例,男18 例,女14 例,年龄32 ~71 岁,平均(49.6±6.1)岁,体重45 ~66kg,平均(57.3±5.2)kg;对照组32 例,男17 例,女15 例,年龄32 ~70 岁,平均(49.7±5.8)岁,体 重46 ~68kg,平均(57.8±5.6)kg。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重等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

两组患者麻醉前30min,将肌注阿托品进行应用,应用计量为0.5mg。其中观察组采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全麻参照文献[4]介绍的方法,即在患者入室后和行气管内插管全麻前,促进静脉通道的建立,并注意对患者的血压情况进行观察,同时观察心电图指标,对患者的脉搏血氧饱和度进行明确,观察呼气末CO2分压(PET CO2)等术中指标,同时对拔管时间进行记录,确定患者的苏醒时间。帮助患者选取平卧位,将芬太尼,顺阿曲库铵和丙泊酚等进行应用,给予患者麻醉诱导(药物剂量参照药品说明书),给予患者面罩吸氧,干预时间为5min,在对肌松情况进行观察,达到满意情况后给予患者气管插管,以保证对患者呼吸情况进行维持,术中行丙泊酚、瑞芬太尼泵入,在此过程中,需要给予患者间断性的肌松剂,同时 给予七氟烷吸入干预,以保证对患者的麻醉效果进行保证。硬膜外麻醉参照文献[5]介绍的方法,即于T12 ~L1 之间进行穿刺,将硬膜外导管进行应用,导管长度约为3 ~4cm,主要安置在穿刺并向头端,同时在其中注射剂量为4mL 的利多卡因,在完成从操作5 分钟后,对患者麻醉情况进行观察。每隔5min 分3 次各于硬膜外腔注入利多卡因10mL 及罗哌卡因10mL 的混合液5mL,在手术过程中,还需要给予患者混合麻醉药,平均每小时进行一次干预,剂量为6mL。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方法同观察组。两组患者于手术结束前30min 停止使用肌松药物,手术结束后停止全麻操作,待患者清醒且生命征稳定后进行拔管。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同时记录在术中气腹后10min 和气腹后60min 的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心率以及术后发生不良反应症状。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其中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术后拔管时间及苏醒时间比较

显示观察组拔管时间(16.31±3.73)min 及苏醒时间(12.46±2.82)min短于对照组(22.53±4.16)min、(19.63±3.6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拔管时间及苏醒时间比较(±s,min)

表1 两组患者术后拔管时间及苏醒时间比较(±s,min)

组别 例数 拔管时间 苏醒时间观察组 32 16.31±3.73 12.46±2.82对照组 32 22.53±4.16 19.63±3.61 t-5.637 5.314 P-P <0.05 P <0.05

2.2 两组血压及心率变化比较

显 示 气 腹10min 和60min 后, 观 察 组 的 收 缩 压(118.72±6.51)mmHg、(115.66±4.23)mmHg、 舒 张 压(78.42±3.11)mmHg、(79.14±3.08)mmHg 及心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25.56±8.17)mmHg、(123.71±6.64)mmHg、(84.55±5.72)mmHg、(84.64±5.57)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血压及心率变化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血压及心率变化比较(±s)

组别 时间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 心率(次/min)观察组 气腹10min 118.72±6.51 78.42±3.11 86.30±6.22气腹60min 115.66±4.23 79.14±3.08 81.24±5.78对照组 气腹10min 125.56±8.17 84.55±5.72 93.42±4.67气腹60min 123.71±6.64 84.64±5.57 90.22±5.11 t10min - 4.265 4.166 3.165 P10min - <0.05 <0.05 <0.05 t60min - 3.884 3.062 4.125 P60min - <0.05 <0.05 <0.05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症状比较

观察组出现轻微不良反应3 例(9.3%),均为恶心呕吐;对照组出现轻微不良反应11 例(34.4%),其中恶心呕吐9 例,肌松欠佳及躁动各1 例,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51,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症状比较[n(%)]

3.讨论

腹腔镜结直肠手术是腹腔镜消化道外科中最成熟的手术方式之一[6],大量临床研究已证实了它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具有创伤小、愈合快、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等应用优势。但腹腔镜手术前需要进行人工气腹,手术持续时间较长,加之结直肠癌手术相对复杂,同时患者多存在营养不良的情况,使得患者很容易出现贫血等不良症状,术前入量不足以及手术过程中需要长时间的头低脚高位,对呼吸、循环系统影响大,故对麻醉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7,8]。文献指出[9],在手术过程中做好麻醉管理工作,可以避免手术过程中患者的生命体征发生剧烈改变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提高麻醉效率。

麻醉干预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将患者手术疼痛进行降低,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促进患者生命安全,并减少术后反应[10]。因此,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是降低不良反应和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显示,这种麻醉方法的应用优势较为显著,可将患者的镇痛效果进行提高,促进患者术后快速恢复,对应的麻醉药量相对较小,且用药浓度低,可降低患者交感神经阻滞的副作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术中效果更为稳定[10]。本组观察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拔管时间及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且气腹10min 和60min 后的收缩压及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且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亦低于对照组,提示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的效果优于单纯全麻,与文献报道[10]相一致。我们认为,该麻醉方式的镇痛和肌松效果较好,其中硬膜外麻醉的应用,可将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降低,同时降低全麻药物的使用量,将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降低,更有利于促进患者快速恢复呼吸,保证循环系统的稳定性,在这种情况下,这种硬膜外麻醉方法复合全麻干预,对应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而且对应的应用安全性较高。但在应用此麻醉方式是宜注意以下两点:①术前访视和全面评估患者,充分的麻醉前准备是确保患者平稳度过手术期和降低患者术后风险的不可忽视环节;②完善围术期监测,加强术中管理,及时纠正术中不良反应及并发症。

总之,采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应用于腹腔镜下直肠癌手术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气腹全麻硬膜外
腹部神经阻滞联合静吸复合全麻在中老年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舒适护理对腹腔镜CO2气腹并发症患者的效果观察
低气腹压辅助悬吊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
肥胖与全麻诱导期氧储备的相关性
小儿腹腔镜手术气腹相关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护理
低气腹压辅助悬吊式腹腔镜在老年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研究
护理干预在手术室全麻留置导尿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两种麻醉镇静深度监测技术在全麻中的应用比较
喷他佐辛在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与硬膜外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胸部硬膜外麻醉镇痛对冠状动脉疾病的控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