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少年儿童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相关因素分析

2020-11-26夏阳

医药前沿 2020年22期
关键词:糖化病程胰岛素

夏阳

(重庆市双桥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医院 重庆 400900)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国民的物质生活水平飞速提升,我国青少年青少年儿童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早期青少年儿童糖尿病主要以T1DM 为主,但近些年来由于社会环境及生活环境的双重干预,导致我国的肥胖儿童大幅增加,进而近些年来T2DM 的发病每年都在上升。由于青少年儿童的特殊年龄段对于自身血糖控制水平表现不佳,儿童患者过早出现糖尿病并发症,严重影响着患儿的生活质量,有效控制患儿的血糖水平是延长患者出现并发症的主要手段,因此强化青少年儿童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使用情况是改善青少年儿童糖尿病的重要途径。本次探究通过临床资料回顾分析T1DM、T2DM 患者控制血糖达标的相关因素,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 年7 月—2019 年7 月期间,我市各医院收治的青少年儿童糖尿病患者104 例的临床治疗作为对象,排除3 例并发急性并发症患者,共纳入101 例患儿,其中男44 例,女57 例,T1DM 74 例,T2DM 27 例,年龄为12(8.0 ~16.0)岁,病程3(1 ~5)年。纳入标准。本次纳入患者均根据病情不同采用相应的药物治疗,T1DM 采用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进行治疗,3 次/d,对有症状或HbA1c 大于9%且无酸中毒的T2DM 采用二甲双胍缓释片及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联合治疗,对无症状HbA1c 大于9%且无酸中毒T2DM 患者服用二甲双胍缓释片进行治疗,T1DM 年龄<18 岁,监护人与患者均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本次探究得到我院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存在糖尿病并发症患者、重要脏器存在功能障碍患者。

1.2 方法

对患儿经行空腹采血3mL,送至实验室进行糖化血红蛋白化验。填写血糖控制因素调查表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如年龄、身高、体重、病程、治疗时间等,与Ⅰ型糖尿病自我控制管理信息包括饮食控制情况、自我血糖检测频率、低血糖频率、运动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2.结果

排除3 例并发急性并发症患者,共纳入101 例患者,其中男44 例,女57 例,T1DM53 例,T1DM48 例,年龄为12(8.0~16.0)岁,病程3(1 ~5)年。随访使用降糖药物治疗后的一次糖化血红蛋白平均为(8.7±1.7)%,达标率为39.6%,与治疗前存在显著差异,以logistic 回归模型排除患者年龄、父母学历、病程等后发现与血糖达标的因素包括自我血糖检测频率(SMBG)(OR=1.734,95% CI:1.073 ~0.336)、控制饮食(OR=0.067,95% CI:0.057 ~0.912),见表1、表2。

表1 T1DM、T2DM 患者自我管理与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的相关因素分析

表2 血糖达标因素分析

3.讨论

Ⅰ型糖尿病是青少年自身免疫系统破坏自身胰岛素β 而导致的糖尿病,因此只有通过注射胰岛素的方案来进行治疗,但据临床调查发现大部分患者的血糖水平控制并不显著,以至于患者过早的出现糖尿病并发症,严重影响这患者日后的生活质量及家庭状况。T2DM 是由于青少年儿童的胰岛β 细胞功能快速衰竭,造成血糖升高并快速发展并发症。本次探究通过临床资料分析青少年儿童糖尿病病人的血糖达标的相关因素,讨论如何改善青少年儿童糖尿病的血糖控制水平。

本次探究结果显示血糖达标的因素包括自我血糖检测频率(SMBG)(OR=1.734,95% CI:1.073 ~0.336)、控制饮食(OR=0.067,95% CI:0.057 ~0.912)。若青少年儿童糖尿病患者,具有较高的自我血糖监测频率、运动管理及饮食控制,可以更好的调整药量同时控制糖摄入,有效管理自身血糖水平。

猜你喜欢

糖化病程胰岛素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新型糖化醪过滤工艺
甜酒曲发酵制备花生粕糖化液的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胰腺炎病程的影响
手术科室用血病程记录缺陷评析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在非糖尿病冠心病中的意义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
高频超声评价糖尿病膝关节病变与病程的关系
米酒酿造的糖化条件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