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韩语专业人才培养需求分析与研究
——以山东经贸职业学院为例

2020-11-26樊宇

商品与质量 2020年39期
关键词:在校生韩语调研

樊宇

山东经贸职业学院 山东潍坊 261011

本次分析与研究是通过问卷星对山东经贸职业学院应用韩语专业调研的基础上进行的。应用韩语专业教学团队设计了企业人才需求调研问卷、毕业生跟踪调研问卷和在校生调研问卷,通过调研工具--问卷星向行业企业、毕业生和在校生发出调研问卷,系统自动收集调查问卷。教学团队对收回的问卷进行了详细分析,并针对问题查找资料给出应对措施。

本次调研的对象为中小微企业、教育培训机构;应用韩语专业近五年毕业生;应用韩语专业在校生。

1 调研数据分析

1.1 企业调研数据分析

企业人才需求调研内容涵盖企业性质、规模等基本状况,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企业对人才的知识储备、综合素质和能力要求,企业与学校开展合作意愿等。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调研共接收到调研问卷33 份。

(1)被调研企业基本情况分析。被调研的企业中60%以上在50 人以下规模,主要业务领域集中在生产性企业、教育服务类机构、商贸流通企业、旅游及餐饮企业,所涵盖的岗位与本专业就业面向的职业岗位基本相符。

(2)企业人才需求分析。被调查企业主要设置有韩语翻译、电商运营、外贸专员、涉外接待等岗位,87%以上的用人单位能够接收毕业生进行实习。60%以上企业能够接受3个月以内的实习,20%以上企业能够接受3-6 个月以内的实习,6%以上企业能够接受6 个月以上的实习。

(3)岗位知识、能力、素质分析。调查显示,用人单位认为应用韩语专业毕业生应该掌握的专业知识包括语言知识、翻译技能、商务知识和教育知识等;用人单位对学生所学专业比较认可,非常关注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业成绩和思想品德表现,也非常看重学生的创新能力、管理能力、社交能力及形象气质;被调研单位认为应用韩语专业学生应该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韩语笔译能力、外事接待能力、语言文字表达等专业能力,更应该具备探索和学习能力、与人合作能力、人际沟通与协调能力、情绪管理及心理适应能力等素质。

(4)企业证书要求分析。根据被调研企业对毕业生职业技能证书的要求情况分析,70%以上企业首选韩语能力等级考试证书,20%企业重视毕业生的英语四/六级证书,大部分就业学生反馈语言等级证书也是薪资定级的标准。由此可见语言证书对应用韩语专业毕业生至关重要。

(5)校企合作方式分析。被调研企业期望的校企合作方式是企业接收学生顶岗实践或接受就业签订用工合同,学校能够承担外贸人员继续教育等。

1.2 毕业生调研数据分析

毕业生跟踪调研从毕业生对学校的教学、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专业课程设置是否合理等方面展开调查研究。

(1)毕业生基本情况调研分析。本次调研共收到29 份毕业生跟踪调查答卷,主要调查近五年内的毕业生,主要就业单位为中小企业、中外合资或外资企业等企事业单位。近80%的毕业生至今没有更换工作单位或之多更换一次工作单位,说明应用韩语专业毕业生的职业忠诚度比较高。

(2)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和知识能力调研分析。我院应用韩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途径主要是通过网络招聘信息或网络招聘会获取,其次是通过朋友或亲人介绍和线下招聘会。73%以上的毕业生从韩语语言、跨境电、国际贸易等相关工作岗位,与所学专业对口或基本对口。30%以上被调查的毕业生月收入在4000 元以上,70%以上被调查毕业生的月收入在3000 元以上,薪资水平高于社会平均水平。

(3)毕业生对专业学生培养的建议。毕业生普遍认为应用韩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进度比较合理,同时对应用韩语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比较认可,能够在专业教师的悉心指导下较好的掌握专业知识。他们普遍认为在校期间,应该掌握韩语语言交际能力、常用办公软件应用能力、商务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和英语语言运用能力。也认为在校期间进行的专业实习实践是对课程知识的掌握和熟练有很大帮助作用,应该加强语言翻译技能、赴韩交流、office 软件操作、国际贸易运作流程等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这些技能的掌握也是提高就业品质的基本保证。

1.3 在校生调研数据分析

在校生跟踪调研从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生对专业课程的设置建议,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建议等方面展开调研。在校生学情调研问卷共收回79 份,占在校生总人数的95%以上。

(1)被调研在校生基本情况分析。被调研在校生大一学生占32.91%、大二学生占39.24%,大三学生占27.85%,女生占93.67%。35.44%的学生表现出对本专业非常了解,53.16%的学生对本专业有所了解,仍有1.27%的学生表示不了解本专业。在以后的授课中专业教师还要进一步对专业进行解析,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对专业有深入了解。

(2)学生学习目的分析。关于为什么要学习的调查显示,45.57%学生的之所以能够主动学习主要是为了提升自身的能力让自我变得更加优秀,26.58%学生的学习目的找到理想的工作,有22.7%的学生是为了出国留学,3.8%的学生为了拿到毕业证,1.27%学生有升本的想法。学生的学习动力主要来源于提升自身能力和毕业后好找工作。大部分学生认为通过学习应用韩语专业课程既提高了自身的专业素质,又掌握了商务及外语技能。

(3)学生学习态度分析。从调研结果看,大部分的学生学习态度端正,上课能认真听讲,比较专注,能认真完成作业。其中92.41%的学生表示从不旷课课;75.95%的学生表示对不感兴趣的课程仍然认真听讲;96.2%的学生能认真对待作业任务并较好的完成。

(4)学生学习策略分析。学生能够自主复习所学课程,53%学生的课外学习时间在3 小时以内,学生课外学习时间偏少。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对课程的喜好,受任课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影响比较大,任课教师应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课堂吸引力。同时也要增加与学生沟通和交流次数,了解学生在学习方面的心理和思想动态,及时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增加每周课外学习时间。学习难度较大的课程,教师应给予课后辅导,帮助学生提升对知识的渴望度。

(5)学生对课程开设和教师教学的建议。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比较满意,88.61%的学生认为每个学期开设的专业课程的数量正合适,7%的学生认为专业课程开设的数量过多,2.53%的学生认为专业课程开设的数量过少。被调查在校生认为韩语听力、韩语翻译、韩语精读、旅游韩语、经贸韩语等课程对掌握专业技能帮助较大。本专业2018、2019 级在校生认为大学专业教学中需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TOPIK 韩语考试应试技能、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语言表达和人际交流能力、韩国语综合应用能力、自我提升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等。学生建议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提升课堂趣味性,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多开展实习实践,提升专业技能。

2 研究结论

2.1 企业更加重视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培养

企业招聘时更看重学生的专业技能、职业素质、职业资格证书、社会实践经历。通过近年来企业对韩语语言人才招聘信息整理分析,单纯掌握一门语言工具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优质的企业的招聘信息中不仅对韩语能力等级证书提出较高要求,而且需要应聘者掌握会计学、营销学、管理学、传媒等一种或几种专业知识。毕业生和在校生也认为要提高就业质量除了掌握语言技能以外,应该强化专业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独立解决问题和不断探索与学习的能力等。

2.2 根据行业企业人才需求变化,对接产业,优化课程体系

课程内容设置与学生未在在岗位中需要的专业知识、能力和素质目标相吻合。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受任课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影响较大,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需要改进和创新,在课程教学中,增加实践教学环节。

2.3 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学习能动性

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整合专业教学资源,采用线上线下、课堂内外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思政元素贯穿课程始终,训练学生韩语“听说读写”四大技能,进而助力学生通过TOPIK 韩语能力考试,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增强学习内容的趣味性,将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和文化自信。

猜你喜欢

在校生韩语调研
数说高教
教育部发布2020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主要结果
任务驱动模式下的韩语教学策略分析
“三注重”扎实做好调研工作
人大到基层调研应做到“三不”
谁说我们学韩语只是为了追“欧巴”?
调研“四贴近” 履职增实效
多媒体技术在韩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韩国语的语言特点
浅谈高职高专院校在校生结构及变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