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转型时期对地质勘查工作的几点思考

2020-11-26李孝坤

商品与质量 2020年39期
关键词:玻璃建设发展

李孝坤

湖北省核工业地质调查院 湖北孝感 432000

1 新时期经济发展模式分析

时至今日,中央已多次提到要大力发展双循环经济,以内循环为主、外循环为辅。原来拉动我国GDP 高速发展的三驾马车是投资+消费+出口;新时期的发展模式变为新基建+消费+出口+大科技。综合各种材料,得出如下认识:

①大科技会成为未来拉动GDP 的主力军,但目前我国高科技领域还有待培育,虽说有北斗3 号全面建成,但我国高科技化水平距离世界一流还有较大差距,举例如下:装疫苗的玻璃瓶用的不是普通玻璃,而是硼硅玻璃。这种玻璃耐酸碱侵蚀,化学性质稳定,而且强度大,不易破碎。我国能够大量生产的是低硼硅玻璃,但世界主流的疫苗瓶材料是中硼硅玻璃。两种玻璃相比,最大的不同是抗温度变化能力。疫苗生产过程中很可能涉及高温烘干、低温冻干等工艺,低硼硅玻璃容易热胀冷缩而炸裂。如果光是炸裂还好,只是企业承担损失。最可怕的是:玻璃屑掉在疫苗注射液里面。相对来说,中硼硅玻璃在掉玻璃渣这件事上,质量就要好很多。我国开始广泛推荐使用中硼硅玻璃还是2011 年以后的事情。然时至今日,我国能生产高品质中硼硅玻璃瓶的企业仍然不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所以国家近年来出台了各种扶持政策,目的就是要强力推动高新技术的创造与应用。②商品出口受到贸易战和疫情影响双重打击,其对GDP 的拉动力较过去减小不少,未来的突破方向在一带一路等方面。③消费板块受到经济转型影响,加上老百姓的消费能力受到高房价等因素的制约,短期来看,消费对GDP 的拉动能力也较有限[1]。

综合分析认为:新基建在经济转型期能对经济增长起到强有力的托底作用。

2 经济转型发展对地质勘查工作的思考

在工作之余,通过《学习强国》等平台不断学习,我认为新基建包含了5G 建设、水利建设、高铁建设、公路网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等几个方面。其中5G 建设是未来5 年的重点;水利建设是短板,需要不断的完善,从98 年大洪水及2020 年大洪水所造成灾害来分析,水利建设还有很多环节需要完善;高铁建设截止目前为止,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从相关部门出台的规划来看,高铁建设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公路网建设,虽然村村通已经基本建成,但我国幅员广阔,地质灾害频发,有的路段路基沉降,未来路网的翻新及道路两旁的加固防护,依然需要大量投资;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为了改善居民居聚环境和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力一招,亦需要大量的投资[2]。

从矿产资源角度分析,新基建的发展需要大量的钢材、水泥、建筑用石料等。钢材一直被称为工业之骨,其需求量之多,不可不察。钢材的原材料为铁矿石,查阅相关资料可知,2018 年中国铁矿石进口量达9.8 亿吨,对外依存度高达77.9%。

上述情况使人不寒而栗,假若哪天铁矿石进口被限制,我国的新基建很可能面临无米下锅的局面。

同样,新基建的发展也离不开电力能源的支持,在当前我国的电力结构中,火电依然占据较大的比重,水电开发已近尾声。

与较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电力生产结构以水电、煤电为主,清洁能源发电比重较低。随着化石能源的不断枯竭、开采成本不断提高、国际环境保护压力加大,未来中国电力生产结构中核电、非水可再生资源发电比重必将进一步提升,煤电比重会有所下降,非水可再生资源发电包括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从资源与能源的安全角度出发,我认为业内人员应重视相关矿产资源的自身供给安全,加快摸清急需矿产家底,及时考虑后续勘查相关规划编制与设计工作;地勘单位紧密衔接好相关规划与设计,结合自身优势,充分发挥好技术优势、装备优势、人员优势,为祖国找到急需的富矿、大矿,大力开展绿色勘查,同时做好废水、废固的处置。

为了适应地勘工作转型升级的大势,作为一名基层工作人员,我认为转型升级主要方向有:

(1)在新能源上寻求发展。国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对能源的需求是刚性的,但需求结构却产生了变化。特别是随着国家在保护环境上的坚决态度,强调加快清洁能源的发展方向及在生物能、地热能、煤层气、页岩气等能源方面的工作部署,为地勘工作在新能源发展上指明了方向。

(2)在服务生态文明领域需求发展。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列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现代化建设总布局中,近年来国家修订了《大气污染防治法》,出台了“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等环境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制定了《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十三五”规划》《国家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基本思路》《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等发展纲要,这些都为地质工作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需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和灾害地质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3)在服务民生地质领域寻求发展。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不断推进,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绿色化发展战略,将带动地质勘查更多地拓展民生领域。近年来,国家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统筹城市地上地下建设,2017 年再开工建设城市地下管廊2000 公里以上;高度重视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在各省市建立“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基金”,加大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力度;高度重视农村饮水安全,部署开展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172 项重大水利工程,解决区域性缺水难题;部署开展不动产测量、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落实推进土地整治、土地复垦与开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项目,为地质工作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3]。

3 结语

总之,地勘业内人员应积极研判形势,紧扣发展机遇,寻求在上述领域的参与点、契合点,抢占发展先机;地质工作者应不断学习和实践,增长才干,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

猜你喜欢

玻璃建设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人大建设》建设人大的故事
教师发展
为什么沾水后的玻璃不宜分开?
玻璃上怎么会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