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轨道交通行车事故探讨

2020-11-26张冰

商品与质量 2020年39期
关键词:城市轨道行车轨道交通

张冰

苏州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苏州 215000

我国人口的增长速度过快,为我国的交通带来了严重的拥堵问题,影响了人们的日常出行。加快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可以有效缓解城市的交通压力,城市轨道交通和汽车相比有很大的优势,城市轨道比较安全,运行速度快,承载量大,绿色环保,很快成为了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但是城市轨道交通也存在一定的弊端,由于城市轨道的线路数量非常多,一旦发生行车事故,就会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为了降低城市轨道交通事故,需要人们认真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从而有效预防和减少行车事故发生的次数,保证人们的顺利出行。

1 城市轨道交通行车事故的概念和分类

1.1 行车事故概念

行车事故:凡在行车工作中,因违反规章制度,技术设备不良及其他原因,在行车中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损害、经济损失、影响正常行车或危及行车安全的,均构成行车事故。

1.2 城市轨道交通行车事故分类

按照城市轨道的行车事故的损失及对运营造成的影响和危害程度,可以分为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险性事故、一般事故五类。

2 城市轨道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

2.1 乘客的复杂性较高

由于城市轨道交通现在已经成为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并且乘客在乘车时不需要提供身份证件,所以城市轨道交通中的乘客具有复杂性。由于部分乘客素质低下,不具备安全意识,导致在列车上经常发生交通事故,主要包括以下几种:踩踏事故、乘客携带危险物品乘车、在行车时故意拥挤、不按照乘车要求规范乘车、极少数乘客故意或不慎掉落轨道等等。

2.2 工作人员存在问题

城市轨道交通对于从业人员的要求较高,其员工必须具有专业的技术知识和文化素养,良好的职业道德精神和安全意识。城市轨道交通的顺利运营,离不开每一位从业人员的努力。但是,近几年城市轨道交通爆发式的发展,导致管理部门及运营企业在招聘从业人员时,无法招揽足够的具备从业经验的员工,招聘主体被迫以应届毕业生或定向培训的学生为主,从而使得从业人员群体性综合素质无法满足企业运作的实际需要。并且,因为生产需要,新进员工的培训周期较短,以至于员工普遍缺少交通运营的经验,遇到突发状况时不能妥善处理,人为构成隐患,甚至造成事故发生。一些车站工作人员由于客流较大或者经验不足,在乘客上下车的过程中未做好乘客的引导工作,及时对乘客进行安全提醒,造成拥堵、踩踏等事故。还有部分负责线路、接触网、地面设备等相关岗位人员缺少相关的专业技术知识,在后续工作中没有按时按期检查相关设备,疏忽大意导致事故的发生。

2.3 车辆自身以及相关行车设备出现问题

列车在运行过程中,车辆自身以及相关行车设备出现安全问题,会造成严重的列车行车事故,比如,列车的刹车系统或者其他机械出现故障,在列车行驶过程中,极有可能发生列车冲突相撞的事故,造成严重安全事故;车站屏蔽门或安全门由于使用时间过长,故障或破损失去防护作用,以至于出现安全问题等等。因此列车在开始运营前,相关岗位的工作人员应认真检查调试运营相关的各个环节,以及相关设备,防止在运营过程中出现事故。

2.4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出现问题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不断发展,交通线路网络也越来越复杂。在设计交通线路时,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保证每一条交通线路都能安全使用,防止列车在运营过程中出现运用率低下的情况,同时线路的安全质量也必须保证,防止列车告诉运行中发生行车事故。

3 减少城市轨道交通发生行车事故的措施

3.1 加强对工作人员的要求

从我国目前情况来看,多数城市轨道交通发生行车事故,都是因为工作人员玩忽职守造成的。因此,有关部门或运营企业应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管理,严格要求每一位工作人员的工作行为,重视对从业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其工作技能和综合素养。还应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及时发现乘客的异常行为,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大意,有效制止事故的发生。在对工作人员进行管理时,应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对工作人员的行为进行相应的奖励和惩罚,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提升其爱岗敬业的精神[1]。

3.2 提高工作人员紧急疏散的能力

在城市轨道交通发生事故时,有效的进行人员疏散,可以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害。在城市轨道交通中,要及时检查紧急疏散通道,防止通道被占用,在事故发生时,不能发挥其作用。在列车发生事故时,工作人员应沉着冷静应对,及时安抚乘客的情绪,组织乘客有序的通过安全通道进行撤离,减少事故中的人员伤亡[2]。

3.3 对乘客进行安全宣传

由于城市轨道交通的乘客数量众多,人员比较复杂,导致列车在行车过程中经常发生事故。为了减少乘客造成的安全事故,需要加大力度,对乘客进行安全宣传。在上下车过程中,要及时提醒乘客遵守规则,排队上下车,避免出现乘客不慎掉落轨道之中的事故。在列车运行时,运用广播,提醒乘客抓稳扶好,避免发生事故,加强乘客的安全意识。

3.4 完善城市轨道交通运行的紧急预案

制定并细化应急预案,可以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行过程中,有效应对突发事件,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在制定应急预案时,要综合考虑可能发生行车事故的各种情况,保证预案的可行性。预案制定完成后,还要通过演练加以验证,在演练中发掘预案存在的问题和漏洞,并及时整改优化,同时定期组织不同等级的演练,让相关岗位人员熟悉应急流程,让相关部门增加协调配合的默契,以保证应急预案在实际应用中顺利进行[3]。

4 结语

城市轨道交通在人们的日常出行中越来越重要,为了保证列车的顺利运行,需要广大人民的共同努力。乘客在乘车过程中,要提高安全意识,不携带易燃易爆的物品乘车,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工作人员应提高自身工作能力,认真负责自己的工作岗位,妥善处理列车在行车过程中遇到的突发事件,降低城市轨道交通发生行车事故的几率和损失,保证人们的顺利出行。

猜你喜欢

城市轨道行车轨道交通
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分析
轨道交通信号系统无线传输应用
城市轨道盾构区间监控量测实施及地表形变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选线设计思路探究
浅谈高速公路行车的安全驾驶技术
城市轨道站点公共交通一体化衔接分析
万科,关于城市轨道的地产阳谋!
一件难忘的事
轨道交通快慢车越行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