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对抗裂技术的应用思路构建

2020-11-26茅煜恒

商品与质量 2020年39期
关键词:集料病害裂缝

茅煜恒

山东三箭建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济南 250000

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构件的裂缝问题会对建筑结构产生一定损伤,甚至会对结构的耐久性与使用寿命产生不利影响。混凝土之所以会出现裂缝通常是由于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水分流失,体积发生干缩造成的。裂缝的出现将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对此需要做好抗裂技术的应用工作,从而降低建筑工程施工期间裂缝病害的发生几率,加快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

1 建筑工程施工期间出现裂缝的原因

1.1 材料因素

结合以往的施工经验可以了解到,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施工材料属于影响性非常大的因素之一。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①原材料基础质量不合格,造成拌和后质量不满足施工要求,在遇到外界载荷作用时,出现了施工裂缝。②材料存在变质的情况,长期未使用的材料在应用前没有进行质量校验,使得部分变质材料混入,影响到结构的施工质量。

1.2 施工因素

在施工裂缝出现的原因中,施工因素也占有很大比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材料拌和比例不达标,降低了材料的拌和质量,在遇到外部载荷时,很容易出现裂缝病害。第二,没有遵循施工规范,如浇筑速度、浇筑顺序、振捣时间、养护时间等内容,任何一项不满足建筑工程规范中的相关要求,都将会增加工程裂缝病害的发生几率。

1.3 温度因素

除了之前提到的两种因素外,温度因素也属于导致建筑工程裂缝病害的原因之一。根据以往的施工经验可以了解到,在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其温度应控制在5℃到25℃之间,如果低于5℃,那么混凝土会出现冻结的情况,体积也会增大,从而造成施工裂缝的问题。而温度在高于30℃之后,混凝土会出现过早凝结的情况,导致干缩裂缝的出现,影响到结构的稳定性。

2 建筑工程抗裂技术的应用思路分析

2.1 加强集料质量控制

加强集料质量控制,可以改善混凝土弹性模量,降低混凝土凝结期间的干缩率。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内容:第一,对于集料的级配进行合理控制,越高级配的集料,其质地、弹性模量也越高,应用后的效果也越好。因此,在施工期间应优选连续级配的集料来进行施工,从而确保材料应用的可靠性。第二,控制骨料的有害杂质含量,这些杂质(如流纹岩、凝灰岩等)具备较强的氧化性,在拌和过程中会和水泥当中的碱性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这样会造成内部温度升高,扩大混凝土体积,造成裂缝病害。根据不同部位的质量要求,杂质含量应控制在5%以内。第三,对于骨料内的含泥量进行控制,材料含泥量过多会影响材料的易性和强度,增加裂缝问题的发生几率。因此,筛选骨料时的含泥量应控制在2%以内,并且在使用前用水对其进行冲洗,使材料含泥量得到进一步控制。

2.2 掺合料用量控制

掺合料用量控制,能够降低混凝土结构中的孔隙率,优化混凝土原有的孔隙结构。在具体应用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内容:①做好水泥材料的选择工作,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需要,选择较高强度、水化热较低、优质的普通硅酸盐水泥,从而满足混合料的质量要求。②粉煤灰材料可以选择高钙粉煤灰,材料中含有8%以上的氧化钙,并且还会有其他的水硬性矿物质,这样可以对混凝土的致密性进行提升,并且还可以替代部分水泥材料,减少了混凝土的水化热,从而降低了温度裂缝病害的发生几率。③阻断纤维的使用,经常使用到的阻断纤维包括钢纤维、聚丙烯纤维等材料,此类材料的主要作用是为了改善混凝土内部应力的分布情况,使材料的开裂程度可以得到有效控制,提高结构的整体性[1]。

2.3 拌和比例合理控制

拌和比例合理控制,可以有效提升混凝土拌和质量,为浇筑施工的顺利进行创造条件。在对该环节进行合理控制时,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第一,需要在实验室内完成拌和比例的实验工作,根据作业区域的外界条件,如温度、湿度等,得到最佳的混凝土材料拌和比例,从而提升该内容的实用性。第二,做好拌和过程的控制工作,具体操作的过程中,会按照拟定好的拌和比例,将水泥材料、骨料、掺合料放入到搅拌设备中进行干拌,时间控制在一分钟左右,待材料干拌均匀之后,向其中添加拌和用水,最后添加外加剂,用于改善混凝土拌和质量。需要注意的是,在整个拌和的过程中,材料添加量的误差均需要控制在1%以内,从而确保拌和比例的合规性[2]。

2.4 浇筑过程中的控制

做好浇筑过程中的控制工作,有利于混凝土材料的顺利成型,降低裂缝病害的发生几率。在实际应用处理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明确混凝土的浇筑顺序,在建筑工程施工期间,所遵循的浇筑原则包括由下到上、由中间向两侧、由一侧到另一侧等原则,根据作业面面积、标高、形状来进行选择,以确保浇筑结果的可靠性。其次,控制好浇筑时的速度,强度越大的混凝土在浇筑时,其速度也越慢,以此来确保混凝土浇筑结果的均匀度。最后,做好振捣工作,将振捣棒放入到混凝土面以下,单次振捣的时间控制在三十秒左右,待混凝土表面出现浮浆之后停止继续振捣,转移到下一个作业区域,直到完成所有区域的振捣任务。

2.5 做好温度控制工作

做好温度控制工作,可以减少干缩裂缝病害,提高建筑构件的完整性和综合强度。之前章节中已经提到,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其温度应控制在5℃到25℃之间,那么施工人员需要根据外界温度变化情况做好混凝土浇筑时机的调整,同时做好养护阶段的温度控制,确保构件最终的成型效果[3]。

3 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集料质量控制,可以改善混凝土弹性模量,掺合料用量控制,能够降低混凝土结构中的孔隙率,拌和比例合理控制,可以有效提升混凝土拌和质量,做好浇筑过程中的控制工作,有利于混凝土材料的顺利成型,做好温度控制工作,可以减少干缩裂缝病害。通过加强抗裂技术应用各环节管理,对于延长建筑工程使用寿命有着积极的作用。

猜你喜欢

集料病害裂缝
早春养羊需防六大病害
高性能轻集料混凝土运用分析
预填集料高强混凝土抗压强度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三维扫描与数值技术的粗集料形状特征与级配研究
小麦常见三种病害咋防治
春季番茄常见病害防治技术
掺铁尾矿砂细集料的水泥混凝土性能分析
混凝土裂缝修补材料与应用
葡萄病害周年防治历
地球的裂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