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谈顶管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2020-11-26路平孙桂芳

商品与质量 2020年22期
关键词:顶管油缸导轨

路平 孙桂芳

1.青州市仁河水库运行维护中心 山东青州 262500

2.青州市水利建筑总公司 山东青州 262500

顶管施工技术是一种始于19 世纪末的表土层地下工程的非开挖施工技术,具有很多其他开挖技术所不具备的优点,能穿越地面建筑物、道路、河流以及位于地表以下的各种管线等,对地面的扰动小。顶管施工一般包括工作井、推进系统、注浆系统、定位纠偏系统以及辅助系统等,采用液压千斤顶或具有顶进、牵引功能的设备,以顶管工作井作为承压壁,将管子按设计高程、方位、坡度逐根顶入土层直至到达目的地。

1 施工前中期的测量准备工作

在水利工程中应用顶管施工技术时,必须重视导向问题。一般来说,顶管的距离越长、口径越大、导向工作的困难性就会越高。在施工前期,应该工作管道的顶进方向,一旦出现偏差,将会严重影响施工质量。具体流程如下:首先,在靠近建筑体后墙的平面位置进行详细计算后,设置顶管工作坑。如果水利工程规模较小、施工距离较短,可以采用样线法,将初始位置、终端位置的线路相连,确认顶级管道的“行驶”轴线后,执行打桩定向作业。如果顶进距离较长,可以在经纬仪等辅助工具的作用下,确定轴线。其次,将敷设工作坑平面的导轨作为顶进管道的基准。为了保证后续作业的精准程度,进行导轨安装作业时必须反复确认,直至满足“牢固”、“水平”等要求,同时还应注意导轨的中心线与顶管的轴线“完美重合”。最后,以第一根正确顶进的管道作为起点,通过吊装的方式,将之放置于导轨之上。此时可以启动油泵,正是开始顶进作业[1]。在此过程中,必须时刻注意中心线与轴线的重合情况,一旦出现偏离必须即刻调整。水利工程周边环境较为复杂,地下土层很容易出现各种突发情况,因此在顶进过程中,必须采用良好的检测方式,使管道按照预定线路前行。达到一定的行进距离后(以1m 作为分隔),进行降准测量,务必保证行进方向不会出现任何偏离。

2 顶管工作坑的设置方式

顶管工作坑作为顶管施工技术的核心操作场所,必须维持安全、稳固的工作状态。如前文所述,水利工程周边的土层环境不可控性较大,工作坑的大小、应用的支护设备等需要经过精确计算。一般来说,工作坑的实际尺寸与顶管的各项参数息息相关。

(1)进行平面参数确认时,应该按照下列公式进行计算:工作坑宽度=顶管外径(m)+2×套管两侧操作宽度(1.5m)+2工作坑两侧支撑板装厚度(0.25m)工作坑长度=单一顶管长度(m)+油缸长度(m)+后靠墙厚度(0.5m)+顶管外留的焊接长度(0.5m)+引出土环长度(m)+顶头等特殊工具管长度(m)

(2)进行断面位置确认时,应该按照以下公式进行计算:断面位置务必与水平方向保持垂直状态,在此基础上,开发深度=地坪至顶管顶部的深度距离(m)+平铺槽钢的深度距离(0.25m)+混凝土基础厚度(0.35m)+顶管的截面直径(外径,m)

(3)进行后靠墙确认时,应该充分考虑顶管的深度,否则在巨大的反作用力下,容易对水利工程的地下建筑结构造成冲击。此外,墙面必须保持90°的垂直状态。

(4)布置操作面。首先,使用混凝土,在工作坑的地步浇灌厚度在30cm 以上的土层。其次,在土层上方铺设两层以上的槽钢,同时还应注意对水平面的矫正。再次,沿着顶进轴线设置一组导轨(一般来说,导轨之间的距离应该在顶管外口径的60%~70%之间)。之后,选用一组或两组油缸(双数),将之放置在升降调节架上,并执行固定作业。最后,在顶坑的前端预留1m 左右的工作坑,用来焊接导管。

3 降低顶进过程摩擦阻力影响的有效方式

执行顶进作业时,地下土层与顶管外表面必然产生较大的摩擦阻力。随着顶进距离的提升,导管的长度、质量均会增加,故而作业时间越长,产生的阻力越大。为了提升顶进作业效率,需要通过合理方式降低摩擦阻力的影响。常见的方法为:①在工具管中接入水管,采用环喷等方式,是水均匀覆盖在顶管外表面。当水分深入到土层后,土层的坚硬程度必然降低,从而起到降低摩擦阻力的作用。此种方式仅适用于短距离作业,一旦距离加大,效果将会显著降低。②执行长距离顶进作业时,可以使用出边润滑剂,从顶管的外壁压入,接触泥浆之后,能够极大地降低摩擦阻力。触变式泥浆润滑剂的配置方法如下:以质量计,水、石碱、膨润土的比例应该大致满足4:1:1,此比例无需严格控制,只要大致满足即可。根据顶管施工实际案例的相关数据可知,受水分影响而形成的泥浆,阻力如果达到30N/m2,添加泥浆润滑剂之后,摩擦力的下降幅度接近70%。③在顶进管道中以串联的方式安装一定数量的接力环。此举的目的在于将长顶管分为多个接力环段,在其周围布置油缸。当接力环上的油缸启动时,处于后置未知的顶管能够切到支撑底座的作用,从而使顶管先前推进[2]。

4 水利工程中应用顶管施工技术的主要作业流程

上述四点主要介绍了顶管施工的各项要素,再具体作业时,应该严格执行如下流程:(1)预先检查油泵、油缸、液压系统、供电系统等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特别是供电系统,容易受到水利工程周边湿润环境的影响,必须仔细检查。(2)操作顶管时必须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3)顶进过程中必须时刻注意油缸活塞杆的行程,按照预先设计方案,行程数设定在1m 左右。如果油泵压力表中的相关数值出现异常浮动,则必须即可暂停作业,待查明原因后,方可继续。(4)务必及时清理土方,保持“顶进-清土-顶进-清土”循环进行。如果出现“闷顶”状况,将会严重影响顶进质量(若工程规模较小,顶管外口径在300cm 以下,则可以根据实际作业环境进行闷顶)。(5)顶管施工应该连续进行。一旦施工间隔超过一定期限,土层坚硬程度必然提升,导致阻力大幅度增加[3]。

5 结语

在水利等工程施工中,“非开挖”的设想虽然早已出现,但得以实现并受到广泛应用的时间较短。其主要作用为纠正管道在地下延伸的偏差。很多大中型管径的开挖施工“动静”极大,稍有不慎即会对周边环境造成破坏,故而具有“不开挖地面、不拆迁、不破坏工程主体建筑物、不影响管道段差变形”的顶管施工技术能够从经济性、环保性等方面,为诸多工程项目提供更加合理的解决方案。

猜你喜欢

顶管油缸导轨
转向助力油缸紧固方式的优化研究
棒与导轨问题分类例析
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中的非开挖顶管施工技术
市政工程施工中的顶管施工技术
构建电磁感应模型 速解棒与导轨问题
顶管施工技术常见问题及处理办法
关于市政工程顶管施工技术的探究
带机械锁紧装置油缸的研究分析
奥地利斯太尔公司AUG USR半自动步枪
横向干货补给装置升降导轨制造加工及安装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