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胸中段食管癌患者应用左右胸不同路径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比较

2020-11-26李东林

医药前沿 2020年22期
关键词:上腹食道癌食管癌

李东林

(遂宁市中心医院 四川 遂宁 629000)

食管癌是常见的上消化道恶性肿瘤,在中国以食管鳞癌常见。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增加是食道癌发病率连年递增的主要原因,对患者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都产生了较大影响[1]。食管癌的主要治疗方法是外科手术切除。进行食道癌手术的路径主要有右胸、上腹(Ivor-Lewis)及左胸入路[2]。本研究对94 例食管中段癌患者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右胸上腹入路(Ivor-Lewis)组和左胸入路组(食管胃弓上吻合),探讨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 年6 月—2019 年10 月收治的94 例胸中段食道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经症状、病理学、影像学、组织学等有效检查后确诊,符合诊断标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每组各47 例。其中观察组男性患者25 例,女性患者22 例;年龄为45 ~72(63.9±7.1)岁;对照组男性患者20 例,女性患者27 例;年龄为47 ~78(65.8±8.4)岁。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观察组采用右胸、上腹(Ivor-Lewis)路径进行手术,患者面部朝上仰卧,在切口处铺巾防止手术感染,上腹正中做一切口进入腹腔,游离全胃与其周围组织、血管,清扫腹腔淋巴结,离断贲门制作管状胃,关闭腹腔。翻转体位至左侧卧位,自患者右后外侧第5 肋间切口进入胸腔,将患者胸段食管游离至右胸顶,对食管周围的淋巴结而进行彻底清扫,将胃体提至右胸顶,残留食管一端与胃体行端侧机械吻合。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左胸后外侧路径进行手术。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χ2进行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P<0.05 时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手术情况对比

在手术中观察组患者所需手术时间、淋巴清扫数量以及术中出血量都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住院时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手术情况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手术情况对比(±s)

术后住院时间(d)观察组 47 3.45±0.35 289.90±42.35 21.23±2.23 17.25±3.15对照组 47 3.01±0.33 206.50±40.01 15.56±3.21 16.98±3.22 t - 6.27 9.81 9.95 0.41 P - <0.05 <0.05 <0.05 >0.05组别 n 手术时间(h)术中出血量(mL)淋巴结转移/清除数(个)

2.2 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对比

观察组发生术后并发症的几率(42.55%)高于对照组(25.53%),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对比[n(%)]

3.讨论

食管癌是由于食管黏膜上皮增值引起癌变的恶性肿瘤,常发部位为胸中段,发病几率高,且以男性居多。目前手术中经常选用的方式为左胸入路,这种方式能够更好暴露膈肌裂孔通道、上腹部以及下纵膈等部位的解剖结构,从临床实践来看,左胸入路手术更为便捷,且在手术过程中患者出血量较小、对患者自身机能影响小,发生并发症的几率也较小[3,4]。相较而论,右胸入路则能够在直视下更加理想的对中上段食管进行游离,能够充分暴露整个纵膈,另外经腹正中切口也能使腹部解剖结构充分暴露,该种方式无需切开膈肌,更适用于对中上段食道癌的根治。它的优势体现在能够全面暴露胸段食管,能够在操作中更加精准、快速、便捷地使病灶组织与食管进行游离;且对纵膈、腹腔的淋巴结能够更加完整的进行清除,因此能够对肿瘤控制起到更好的效果。对比而言,它的不足之处则是手术操作复杂,术中需要调整体位且有两种切口,这样会增加患者手术时间、术中血流量,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几率也较高[5]。

综上,在胸中段食道癌手术路径可供选择的两种路径都存在自身优势,但右胸手术路径够达到更好的淋巴结清除效果,有利于患者预后恢复和治愈率的提高。

猜你喜欢

上腹食道癌食管癌
和胃化湿汤治疗胃肠道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效果观察
经上腹右胸两切口施行食管中下段癌根治术临床分析
右上腹瘢痕粘连下左上腹两新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改进策略
miRNAs在食管癌中的研究进展
小切口和标准后胸切口开胸治疗食道癌随机对照研究
MCM7和P53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PAK1和LEF1对食道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食管癌术后远期大出血介入治疗1例
右胸上腹两切口中段食管癌根治术60例的分析
VEGF、COX-2 在食管癌中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