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高中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研究

2020-11-25王克香

天津教育·上 2020年11期
关键词:培养方式高中数学核心素养

王克香

【摘要】在新课改持续深入的背景下,培育学生数学核心素养,要求教师不断地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數学知识的深度、广度,并形成可以满足学生自身发展的数学思维能力以及品质。本文主要深入研究了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高中数学教学,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数学;培养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0)31-0073-02

一、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目标

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帮助学生学有所成,能在进入社会以前拥有足够的知识和能力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对学生来说,他们所需具备的核心素养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创新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是现代社会对于人才的一个新的要求,创新型人才才是社会需要的人才。所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应该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让自己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有足够的竞争力。第二,知识实践能力。对于很多学科,都需要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比如生物、化学等学科。对于数学来说,实践能力就是学生具体的解题能力了。教师经常会遇到一种学生,平时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学生可以说得有条有理。一旦让学生具体解题,学生就漏洞百出。从根本上看,还是学生学习不够细心,不够认真。第三,互助合作能力。合作是每一个人都需要掌握的一项技能。在合作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可以在相互启发的过程中完善自己对知识点的认知。就像俗话所说的,独木不成林,团体的力量才是最大的。

二、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策略

(一)创新传统教学方法,丰富课堂形式

就大多数数学教师而言,普遍会采取传统教学方式,进行课堂教学时致力于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忽视培养其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在这种情况下,首先,需要教师重视创新传统的教学方式,给予学生更多自主思考的机会,将课堂主体地位归还给学生,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在传统教学中,普遍都是“教师一味讲、学生拼命记”,学生都是被动接受知识的灌输,并不能锻炼自身核心数学能力,难以提升核心素养。其次,教师要重视丰富课堂教学形式,积极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情境教学、微课教学等先进教学方式,活跃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积极性。实践证明,小组合作学习能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促使师生、生生问进行有效互动交流;情境教学则是围绕课本教材模拟真实的教学情景,对学生的思维逻辑进行培养和锻炼;微课教学则能引导学生完成课前自主预习、课中重点突破、课后深化巩固,大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对学生分析运算能力进行培养和锻炼。

(二)重视培养学生兴趣,提高学生主动性

兴趣是每个学生高效进行学习活动的重要前提,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高中数学教学可以激发学生课堂参与兴趣。对于多数高中生来说,高考压力和繁重的课业会使其产生迷茫、担忧,找不到明确的学习方向,难以提起学习兴趣,进一步导致形成不端正的学习态度。基于此,要想有效创新高中数学教育教学方法,首先需要教师充分整合现有的教学资源,并做到科学合理应用,从而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意识,有效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其次,教师要帮助学生有机联系课本知识和实际生活,拓宽学生思维广度,给其带来直观感受,便于助力学生深化理解和灵活应用自身所学。

(三)开展探究学习,增强核心素养

实践证明,探究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实践意义较强,实现了拓展、延伸课堂教学的目的。要想增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性,教师可从探究学习人手,引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巩固基础知识,及时发现自身不足,进一步提高自身数学核心素养。以《圆锥曲线》的讲授为例,教师可先给学生普及其发展历程,引起学生关注,激发学习欲望,随后再给学生展示相关例题:在平面上有一个动点,其到某一固定点长度和到固定直线长度的比为定值时,动点运动轨迹和圆锥曲线存在相应关系,随后引导学生借助几何画板进行探究学习:动点到固定点的长度和到固定直线长度的比值为?然后,让学生通过圆锥曲线的方程探究相关要素的几何含义,直到完成本次探究任务。通过这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究欲望,使学生深刻了解知识点问的相关联系,促进数学核心素养的提高。

(四)进行正确的总结,注重学生思维发展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高中数学教学,除了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独立思考能力,还要引导学生养成总结的良好习惯。多数学生虽然具备良好学习能力,能跟上教师进度完成学习任务,但是缺少良好的总结能力,导致学生难以发现自身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无法及时纠正,导致学生的知识体系存在缺失,并不利于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知识。要想全面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就要充分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这主要是因为良好的自主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分析与探究。高中数学的学习不只是处理一些较为复杂的数学问题,而是涉及了对数学知识点的分析、归纳与总结。为此,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高中数学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对自身所学的知识内容进行进一步的猜想,并在猜想的基础上对联系紧密的知识点进行验证,以此大大提升学生的求知欲。针对一个较为复杂的数学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分析与整理具体的解题思路,再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表达自己对该数学问题的见解与看法。教师要对学生给出的解题思路与见解进行客观的评价,告知学生在思考问题与解题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肯定学生巧妙的解题思路。以此进一步提升学生在学习数学期间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五)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

从高中生角度出发,当他们学习数学时大多会感到无聊和乏味,对学习没有兴趣。为了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的独特魅力,教师需要更加注重建设理实结合的教学模式。首先,重视实践教学,不断改善传统教学中的不足,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其次,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将实践与理论有机结合。在国外许多国家,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是教学的重点。在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时,要重视引导学生开展全面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对数学知识有深刻的理解,进一步促进数学核心素养的养成。

三、结语

高中数学教师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充分结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形成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不仅要带领学生获取更多数学知识,还要培养其形成多样化能力,助力学生取得全面发展。

(责任编辑 王小飞)

猜你喜欢

培养方式高中数学核心素养
高中历史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
浅析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方式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对汽车服务顾问人才的培养方式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