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效果

2020-11-25沙鹏飞

天津教育·上 2020年11期
关键词:运用效果初中数学信息技术

沙鹏飞

【摘要】现代社会中信息技术高速发展,课堂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越来越常见,这也增强了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本文对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运用效果进行了研究,并结合实例,对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效果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运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0)31-0091-02

一、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优点

(一)改古板为灵活,化不动为活跃

数学最难的就是理解,很多缺乏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的学生学起来就会比较困难。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太过死板,教师会在黑板上通过画图、推演等方式解决问题,但毕竟平面不是空间,图形和推演过程都是静态的、不动的,学生很难理解,甚至会产生疲惫、打瞌睡等现象。信息技术运用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可以把抽象变为形象,特别是在立体几何方面。信息技术可以对立体图形进行分解,也可以对其每个部分、每个侧面进行详细刻画,还可以让立体图形“动起来”。这样就加深了学生对立体图形的理解,从而更好地解决立体几何方面的难题。

(二)创设情境,提高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传统的初中数学课堂中有很多数字和图形,黑板上的板书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再加上初中学习压力较大,会让学生处在一个紧张焦虑的状态。信息技术能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创设生动形象的情境,通过图片、动画、音乐、视频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学习中。学生产生了兴趣,才能更好地理解数学内容,从而主动地学习。此外,教师还能利用信息技术与学生进行互动,激发学生积极发言和提出问题,使课堂气氛更加轻松愉悦。

(三)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使用不仅体现在教师这一个群体,学生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使数学课堂充满活力,从而对数学学习充满积极性。在教师引导之后,学生可以通过电脑进行推演、画图、观察、比较等自主操作。比如在演示立体几何图形的时候,学生就可以在电脑上对图形进行剪裁、拼接等操作,理解图形的形成过程,从而解决问题。这相比传统初中数学课堂上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模式更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

(四)网上课堂有利于知识的巩固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有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无论是什么知识,在学习之后都要及时回头复习。而传统课堂模式无法有效保留课堂教学内容,学生在复习的时候会遇到困难。信息技术的加入,使课后复习不再成为难题,特别是网上课堂的建立。网上课堂具有传播范围广的特点,并且不限时间和地点。教师可以通过微课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录制,并且通过社交平台分享给学生。学生在复习过程中遇到难题可以随时随地翻看教学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二、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运用中存在的弊端

第一,很多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的时候,往往会出现“喧宾夺主”的问题。特别是数学课堂,为了引起学生兴趣,教师会在教学内容中添加一些其他内容。然而PPT、视频、动画等都是辅助教学内容的,如果这些辅助手段中掺杂了过多的娱乐性内容,就会本末倒置,反而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第二,教师在设置教学情境的时候是提前准备的,这样就局限了课堂上教师本身和学生的发挥。课堂是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学生的思维也是不固定的,提前准备的情境会限制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思考能力。第三,信息技术的使用加快了教学进度,教师不用再一个字一个字地在黑板上板书。但在课堂上,学生需要整体把握知识内容,很多时候PPT、视频等电子内容无法满足这一需求。还有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操作不太熟练、网络卡顿造成课堂不能顺利进行、学生使用电脑会进行娱乐活动等现状,这些都是信息技术在课堂运用中出现的弊端。

三、消除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运用中弊端的对策

(一)合理使用信息技术

教师应充分理解教材内容,制作出适合学生的多媒体课件。适当并且适量地加入音乐、动画、视频等辅助方式,但不能哗众取宠,更不能喧宾夺主。要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过程中度过一堂课,既能引起学生兴趣,又能使学生把重点放在教学内容上。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主要起到辅导教学和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作用,教师应着重开发信息技术在引导学生思考及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的作用,如在讲解立体几何的结构及体积、表面积计算公式时,可使用电子投影仪对立体物体进行全方位动态展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立体的概念及公式的推导过程。但信息技术和相关教学工具只是辅助教学工具,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将学习重点放在学习内容上,而不能将注意力全部放在信息技术上,杜绝“本末倒置”现象的发生。

(二)传统与现代教学方法相结合

虽然传统教学方法有很多不足之处,但也不能直接就抛弃传统教学,改为全面信息技术教学。应该把传统教学方式和现代信息技术结合起来,围绕教学内容,既有全面讲解,又有形象演示,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一堂课的价值。例如在讲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答步骤时,教师可先通过新鲜有趣的案例引入一元二次方程,首先介绍案例,学校要建立一个面积为36平方米的矩形草坪,已知草坪长度比宽度多5米,请学生对这块草坪的长度和宽度进行规划。接下来用多媒体投影仪对案例中的草坪方案进行动态演示,引导学生列出方程。最后,教师在黑板上详细列出方程的解答步骤,并进行细致讲解。这样既能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引发学生学习方程的兴趣,同时也发挥了传统板书教学的优势,做到传统与现代教学方法的结合。

(三)提高教师职业素养

雖说课堂上学生是主体,但教师是引导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的使用,还是要靠教师的职业素养。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注重提升自身教学能力,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优势,减少不必要的课堂信息,熟练准确地制作课件,丰富课件内容和形式,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利用电子白板、实物展示仪、音频播放器等信息技术工具进行教学,将信息化工具与数学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提高课堂效率。

四、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课堂上的运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中要合理运用信息技术,使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容易接受,使数学课堂变得轻松、有趣味,从而使学生更愉快地学习数学知识。

(责任编辑 范娱艳)

猜你喜欢

运用效果初中数学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浅谈任务型教学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运用
“微课”在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上的运用探究
“转化”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美育功能在青少年舞蹈教学中的运用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