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视域下提升音乐学业质量的策略

2020-11-25陈菁

天津教育·上 2020年11期
关键词:策略

陈菁

【摘要】通过音乐教学质量监测、了解实际课堂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改进课堂教学,提高音乐学业质量,已经成为当前音乐教学改革和发展的核心问题。本文就2019年台江区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质量监测反映出来的问题进行分析,从立足常态重积累、关注能力提升素养、教研引领明方向三个方面,对核心素养视域下提升音乐学业质量的策略进行探讨,以期给音乐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教学质量监测;音乐学业质量;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0)31-0129-02

为迎接2019年5月国家义务教育阶段四、八年级音乐质量监测,全面提高我区音乐教育教学质量,在区教育局和进修校的组织领导下,我们在2019年4月进行了台江区四、八年级音乐质量监测。本次监测以2011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和2018版《福建省义务教育阶段音乐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试行)》为依据,以2016年国检和2018年省检的内容、形式为导向。通过考查学生的音乐听辨能力、音乐作品赏析能力、音乐基础编创能力,来了解我区四、八年级学生音乐学业的基本状况和学校课堂音乐教学的质量。现结合本次质量监测反映出的问题,对提升音乐学业质量提出以下策略:

一、立足常态重积累

监测结果显示,学生音乐听辨(音乐要素的听觉分辨)能力较薄弱。学生音乐听辨能力是指学生对音乐要素的听觉分辨能力。本次监测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力度、速度、节拍、节奏、音色、旋律、调式等的听辨能力。其中,第32题:聆听音乐,判断括号处弹奏的是下列哪一个音符?

该种题型主要检测学生音准,数据反映该题型准确率仅28.3%,学生对一段旋律中个别音符准确听辨的能力较弱;第28题:请听一段音乐,选择与这段音乐相吻合的结构图式。该种题型主要检测学生对乐句的感知能力。数据反映该题型准确率仅15.8%,多数学生没有学会听辨乐句的基本方法,对乐句的感知能力弱。第16题:请听一段音乐,判断这段音乐是由什么乐器主奏的?A.古筝;B.扬琴;C.木吉他;D.琵琶。古筝音色听辨准确率仅8.23%,有35.4%學生选择琵琶。说明学生对古筝、琵琶音色混淆。以上说明,音乐教学常规落实不够到位,对音乐知识技能的练习不扎实,常态化的音高、节奏、音色等听辨能力训练不够,课堂教学效率有待提高。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虽认真上课,但抓落实力度弱。学生音乐听辨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需要通过课堂教学长期训练、逐步积累形成。所以教师应加强课堂中听音训练的教学,抓实过程,落实到人、夯实基础,扎实开展音乐教学,杜绝教学的随意性、盲目性。在教学中,教师要紧扣课标理念设计教学活动,将音乐学习内容有条理、有梯度地分布在教学的不同课时以及课时的不同环节,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避免知识的碎片化。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巧妙融入音高、节奏、节拍的基本练习,温故知新、层层递进;重复是音乐创作的第一法则。

二、关注能力提升素养

监测结果显示,学生音乐知识与能力问存在差异。学生音乐基础编创能力是指在即兴音乐编创活动中所体现的能力,是音乐学业中一项较为综合的能力。本次监测主要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的音乐基础知识,根据所提供情境进行简单的旋律编创能力。监测结果显示,音乐基础编创能力在待提高、中等等级的比例分别为28.36%和37.5%。其中的编创题之一:学校运动会要进行班级入场式比赛。请你从以下所给的材料中选择适合的节奏型,为所在的班级编创一条2/4拍的四小节节奏谱,并配上词,作为班级入场的口号。

从记谱的规范性、旋律编创的流畅性、节拍的准确性等方面反映出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的编创能力有待提升。编创音乐创造领域中重要的学习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内心听觉和创造能力,是音乐课堂教学中重要的领域之一。音乐课堂教学是落实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主战场。音乐基础知识光靠学生死记硬背是没用的。长期以来,由于受条件限制和教师教学思维的影响,编创教学纸上谈兵,流于形式。教师要认真研读领会课标精神,在教学中重视将音乐知识转化为学习能力。特别是身处信息时代的教师,要勇于大胆探索,利用一切条件、时机鼓励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大胆创作。

三、教研引领明方向

学业质量的提升,关键在教师。学科教研是保障学科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长期以来,我们的学科教研,教师仍然习惯于传统的以班级为单位的单兵作战。核心素养下,教师不仅具备专业的技能,更重要的要有音乐教育专业的水平。如何进行师资培养,组织教师研讨教学兴趣的调整、教学内容的规划、特别是研讨教学方法的选择,明确方向,发挥集体的智慧,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例如,我们立足区级音乐学科项目化“研训一体”主题活动、片区的音乐教研活动、各校的音乐校本教研活动,依托市、区教研员、片区音乐教研组长、各校的教研(集备)组长形成“市、区、片区、校”四级联动的研训体系。采用“青年骨干”加“待培养的青年教师”的模式,以点带面,带动成员共同参与研训,积极探索教学方式、如何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引领学生成长等。定期开展案例交流、分析、探讨、反思等浸润式的研训。研训的内容,就是课堂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问题的研究来源于课堂,植根于课堂,又回归指导课堂,应用、提升课堂,把集体智慧转化为个人力量,促进我区音乐教育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

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质量监测题型紧紧围绕学生核心素养,关注学生音乐能力培养,具有很强的导向性。充分发挥音乐质量监测体检仪和指挥棒的作用,探索改进课堂教学,稳步提升音乐学业质量,培养面向未来的具有音乐核心素养的合格公民,是每一位音乐教师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责任编辑 范娱艳)

猜你喜欢

策略
我的手机在哪?
计算教学中“算用结合”的有效策略
大班美工区材料投放策略的实践与探索
凸显对比策略 促进数学思考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