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情境教学法”在数学课堂中的妙用

2020-11-25王蓉娟

天津教育·上 2020年11期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小学

王蓉娟

【摘要】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中,教师创设一种具有生活实际或具体生动的场景,让学生通过体验感悟来理解知识,并使学生得到思维发展、能力发展的教学方法。它是江苏南通师范二附小李吉林老师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来的成果。李老师将这种教学方法运用于小学语文教学,克服了“注入式”教学的种种弊端,在教学过程中,丰富学生的感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科学性和艺术性,使情境教学成为儿童有效学习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情境教学;小学;数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0)31-0117-02

一、情境教学法运用于数学教学的理论依据

(一)认知活动和情感相互作用的原理

情境教学法是通过设置学生熟悉的、喜爱的情境,引发学生情感体验,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使学习活动变被动为主动、学习过程变枯燥为有意义。

(二)直观认识的原理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可以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形象、生动、有趣,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三)思维科学的相似原理

在教学过程中创设许多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似的场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多的感知对象,让他们发现数学来源于生活,使学生大脑中的相似块(知识结构)增加,有助于学生灵感的产生,也培养了学生相似性思维的能力。从情境教学法的理论依据可以看出,它十分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而往往这又是我们最容易忽视的,这在数学教学中尤为突出。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情境教学法可以使抽象、复杂的数学知识形象化、生动化和有意义化。我认为,这些是情境教学法运用于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操作的理论可行性。

二、情境教学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一)走进自然或社会,创设生活情境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大自然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可以把学生带人大自然,体会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如在学习长度单位时,利用身上的“米”尺,让学生手拉手测量教师的长和宽;学习千米时,带着他们绕操场走一圈,感受操场一圈长度以此来推测一千米有多长。在学习面积概念时,让学生模拟铺地砖,带着学生看校園中各种型号的地砖和墙砖,在生活中感悟地面面积和地砖面积之间的关系(墙面面积和墙砖面积);认识面积单位公顷时,几个班的学生一起感悟体验,拉成一个边长为100米的正方形,感受1公顷的大小,依次推算学校面积大约几公顷,同时利用百度地图,让学生了解学校周边公园的面积大小。在学习“单价、数量、总价”时,设计实验操作单,让学生到菜场、文具店、超市等购买自己所需的物品,理解这三个量之间的关系和含义。

(二)实物演示,模拟动态情境

在行程问题的教学中,利用学生最喜欢汽车的天性,用玩具汽车模拟演示同向而行、相向而行、背向而行等各种行驶轨迹,让学生在游戏中轻松、愉快地学习。最难理解的追及问题,让班中跑得最快和最慢的学生到操场跑圈,直至追上。在教学长正方体、圆柱体等立体几何时,让每个学生准备一张A4纸,然后重叠在一起,让学生感受“面——体”之间的关系,圆柱体也一样,让全班学生准备好相同的圆片,纸片变成圆柱。动态展示,还原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展示了各个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三)通过画图,再现情境

数学语言比较抽象,很多抽象的数学语言可以用画图来展示,使之形象化。如“和差问题”“和倍问题”以及“差倍问题”等,看似很难,用线段图表示后很容易理解两个量之间的关系。如周期问题,只要用各种图形表示出来,找到一个周期,后面都是周而复始的重复。根据数学语言的描述作图是一种数学能力,也是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教学辅助手段。

(四)数学实验,推导情境

数学教学往往需要借助实验证明某些数学定理和公式。如在证明“三角形的稳定性”的时候,让学生用吸管剪成各种长度,用毛线把三根吸管连接成一个三角形,有等边、等腰和一般三角形各种类型,让学生动手实验发现三角形的稳定性;证明“四边形的不稳定”也让学生用吸管和毛线做出各种四边形,有正方形、长方形、梯形等。在教学中我们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分析,最后归纳得出数学结论,从而体现了数学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无疑是有价值的。

(五)现场表演,体会情境

语文课往往会采用“分角色朗读让学生深入情境,同样,数学课也能现场表演。如体会一平方米有多大,先让班级中比较瘦小的学生站在1平方米中,看能站多少个学生,再让比较胖的学生站,最后比较两种学生站位。再如碰到答案不唯一的问题时,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让持有不同方法的学生阐述自己的想法,这就是一个知识优化的过程。这个“辩论”的过程,发现自己和别人的方法各自的优缺点,学生的这番表演就达到了教师设置问题的目的。

三、情境教学法运用于数学课堂的必要性

(一)情境教学能陶冶人的情操

情境教学就像一个过滤器,创设的各种正向引导的情境,通过情感体验,使人的情感得到净化和升华。消除情感中的一些消极因素,净化后的情感体验价值观具有更好的强化性、调节性、动力性、感染性、适应性等辅助认知的功能。我们知道,德育并不局限于语文或者其他几门学科的教育,而是一个宽泛的系统工程,因此我们的数学新课标也强调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情境教学法运用于数学课堂中,能使抽象数学学习也融入温度,不再是纯粹的题海战术,最后的目标是数学学科的教与学育人文化,这也是学生核心素养的一部分:学会学习、健康生活。

(二)情境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保加利亚暗示学家G·洛扎诺夫指出:“我们是被我们生活的环境教学和教育的,也是为了它才受教学和教育的。”人在现实的环境中学习和受教育,接受暗示是人的一种本能,“可暗示性”就成了“可教育性”的同义语。课堂中情境教学是对社会和生活的进一步加工提炼,诸如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角色扮演、诗歌朗诵、绘画、课内游戏等,都是寓教学内容于具体形象的情境之中,其中也就必然存在潜移默化的正面暗示作用。情境教学是在特定情境中,调动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某些线索,经过逻辑思维的内部整合,会顿悟或产生新的认知结构。

四、结语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情境教学法和数学课堂的结合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情境教学法需要进一步推广才能实现其全方位的价值,数学课堂需要情境教学法的加入方能突破“瓶颈”,提升课堂的生命力。

(责任编辑 王小飞)

猜你喜欢

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小学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情境教学模式探究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小学英语课堂情境教学法探讨
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