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的策略研究

2020-11-25单飚

天津教育·上 2020年11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应用农村教师教育信息化

单飚

【摘要】教育是百年大计,新时代背景下教育信息化是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重大举措,教育方法的信息化,即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方面,因此,需要教育工作者提高自身素质,掌握信息技术并成熟地运用在教学过程中。当前城乡间教育存在差异,农村教育方式方法较为落后,影响教育公平。本文从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出发,分析现状及相应的策略,以提升教学质量、补齐农村教育的短板。

【关键词】农村教师;教育信息化;信息技术应用;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0)31-0101-02

一、信息技术应用的概念界定

信息技术是指在信息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指导下扩展人类信息功能的技术。信息技术的运用也非常广泛,在教育方面,信息技术的应用主要指教师利用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收集教学素材、整合教育资源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信息技术能打破时间的限制,帮助教育工作者增强信息的掌握率,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打破空间的阻碍,建立信息的共建共享,及时帮助教师通过网络获得知识储备,提高自身专业素质,更好地教育学生。另外,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学生接受学习的方式也更加多样化,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更易获取知识、学习知识。

二、信息技术应用在农村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信息技术发展迅猛的今天,所有人都可以享受信息技术带来的方便和快捷,我们随时可以在电脑上查找想知晓的信息,可以通过网络连接任何一个地方的朋友。同样的在相对落后的农村环境中,信息技术带给学生的是更加广阔、更加新鲜的世界。一是农村教师可以通过网络与其他院校的教师进行专业的学术交流,丰富自己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将抽象的学科形象化,活跃课堂气氛,便于学生对既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二是农村的学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拉近与其他发达地区的距离,拓展自身的视野,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变被动为主动,主动掌握课程中的知识,还可以接触不同学科、不同地域的丰富知识,及时发现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提高创新创造能力。

三、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现状

教育信息化发展以来,各地区积极响应,农村学校也不例外,纷纷开展相关的培训,但农村信息技术的应用较城市信息技术的应用发展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无论从对信息技术的重视程度上、教学课程的设置上、教师自身对信息技术的探索上均无法满足现代化信息教学的目标。

(一)信息技术的相关基础设施落后

在信息技术的应用方面,农村学校没有足够的重视,没有将信息技术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工具。很多相对落后地区的学校未给教师配备电脑,教师不能得到其他发达地区教学资源的分享,教学内容單一,缺乏创造性。教室的多媒体设备落后,没有匹配的基础设施,只会在教师的公开课简单地运用多媒体教学“充场面”,多媒体形同虚设,教师的授课还停留在你讲我听、你写我抄的传统状态,没有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

(二)教学课程设置未与信息技术相结合

在课程设置上并没有与信息技术应用相结合,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上多与信息技术无关,很多农村学校在日常教学包括语文教学、思想品德教学甚至是较难的数学课、英语课、物理课等也并未与先进的信息技术接轨,往往造成教师教学过程难、学生听瞳难的境地,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些地区即使有信息技术课程,但因为课程设置相对较少,大部分课程被主流学科占用,并未真正起到信息技术应用的积极作用。

(三)教师自身信息技术水平有限

农村教师的现状给信息技术应用的推广带来一定的难度,大多数农村教师年龄偏大,思想相对保守,学习新鲜技术的能力降低,大部分农村教师宁可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也不花费时间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水平,更不要提自身的信息技术探索和创新。大多数农村学校只配备一到两名信息技术教师,更有甚者没有配备相应的教师,而且大部分信息技术教师还要负责机房的维护,对信息技术的教学更加有限。

四、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的策略

针对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的现状和问题可以从教师自身观念、参加信息技术培训、加强信息技术师资队伍建设三方面阐述,以此提升农村教师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更好地为学生提供优质教学。

(一)加强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设施建设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想提升农村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首先要创造良好的信息技术环境,政府的相关部门要加大对农村学校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倾斜,并且完善相关的政策措施,改善农村的教学环境。为每间教室增设高质量的多媒体设施,将静态教学转变为动态教学,抓住学生的眼球,提高教学效率。

(二)提高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的观念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人们的生活都离不开信息技术,当然在教育方面信息技术更是一个好的帮手。在农村教育处于落后状态下,更加应该提高农村教师自身对于信息技术应用的观念,一是在任何学科建设和设置上均可以增设信息技术的应用,改变传统说教式的灌输知识,而是在课堂上通过播放影音资料、视频演示,以及信息技术的双向互动,将教学形象化、具体化,使难点一一破解,提高课堂的利用率,更好地解决学科难题。二是充分意识到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性,每一个学科的设置都有它存在的理由,虽然传统学科的地位不可撼动,但是信息技术课程是其他课程的基础和有力保障,只有各学科之间打破界限,相互融合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三)完善农村信息技术的师资队伍建设

在观念转变的同时要加强对农村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一方面是对于学科内容与信息技术融合的培训,另一方面是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培训。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定期组织农村教师进行培训,改变落后的、一成不变的教学内容和模式,增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的能力。教师自身要积极提高自身素质,自发进行信息技术应用学习。

五、结语

如上所述,对于农村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对于提高教师和学生素质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我们要更加重视农村教师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从学校、教师、课程、培训等多方面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更新观念、加强队伍建设,努力完善农村教学环境,为农村教学提供便利,为农村学生创造公平的教学环境,积极缩小城乡教育的差距。

(责任编辑 袁霜)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应用农村教师教育信息化
探析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电网运维中的应用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地方高校实验教学探讨
高职学院信息化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和思考
创新信息技术支撑教学变革
信息技术在小学体育课中的应用
数学课堂教学应用信息技术的策略
农村教师的课改观
报告显示:超六成农村教师希望流动到城市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