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儒”欧阳中石:“普普通通”教书匠,兢兢业业传承人

2020-11-25王环环

记者观察 2020年11期
关键词:教书匠首都师范大学书法艺术

王环环

2020年11月5日,首都师范大学在官网发布讣告: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教授、名誉院长欧阳中石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凌晨在京逝世,时年92岁。

欧阳中石,1928年出生于山东肥城,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著名文化学者、书法家,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书法研究所所长。他被誉为“当代通儒”,在逻辑、国学、音韵、绘画、戏曲、文学、书法等领域均有较高的造诣。

作为书法家,他的书法如其为人,格调清新高雅、沉着端庄,俊朗而又飘逸,古朴而又华美,曾两次获得中国书法兰亭奖;作为戏曲家,他师承“奚派”创始人奚啸伯先生,为推广京剧艺术不遗余力,被人赞为“疑是奚君又重来”;作为教育家,他是我国第一位书法博士生导师,在他和同事的不懈努力下,首都师范大学成为我国第一所拥有完善书法高等学历教育体系的学府。此外,对于书法艺术的发扬与传承,他时刻挂于心间。“用书法艺术展现文化之美,用书法艺术为时代作出贡献”,他如是说,亦如是做。

一生躬耕为学,一生匠心为师,一生平实为人,这就是欧阳中石的真实写照。

“空负雨露”读书人

欧阳中石常说自己“空负雨露”。这是自谦,更是对恩师的感念。

少时,欧阳中石曾同武岩法师、吴玉如学习书法,向奚啸伯学戏,从齐白石学画,随金岳霖研究哲学,并在此种种领域均有较高的造诣。“恩师教我的,不仅仅是教学方法,更是如何做人。”欧阳中石如是说。

对于书法,举凡周金汉石、晋帖北碑、唐贤宋哲乃至明清诸家,欧阳中石都有涉猎,博采众长,而又归宗二王,形成了飘逸清新的独特风格,在海内外有广泛的影响。世人评价:“欧阳中石的书法如其人,格调清新高雅、沉着端庄、俊朗而又飘逸、古朴而又华美。观其作品,如欣赏高山流水,又如见万马奔腾。

这“无日不临池的深厚功底”,正源自恩师的教诲。欧阳中石常常提起少时同武岩法师学习书法的故事:“武岩法师骗我要学书法得买他的纸,外面一毛两分一张的纸在他那里五块钱一张,我那时信以为真了,由于不敢在那么贵的纸上写,所以从早到晚只埋头看他写的范字,眼耳心手,用足气力一齐调动起来去观察、感受、吸收、摄取,就是不敢在纸上落笔。他吓唬我,不写这纸就收回去了。我又舍不得,只得狠狠心,写了,没想到还就很像字模了自此懂得什么叫‘临帖,也懂得了最重要的学习原则:动脑比动手重要。”欧阳中石后来才知,原来老师并未真收钱,次日就将钱退还到了自己家中。“他善于抓住我的心理,巧妙地让我努力学习。”他如是说。

此外,尤记得第一次谈及篆字时,武岩法师同他讲“中国的文字讲究形,看到了什么就画出什么,比如画一个女人,这个女人是有孩子的,这好办,点两个点就是画两个乳房,这就成‘母了;画男的怎么办,不能画个秃头就算了,男的都种地,咱们就在上面画个田,下面画个力就有了”。这一思想对于他今后书法理论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认为,过去很多人以为书法就是如何书写、如何用墨,但他强调,“书法不光是写字,最主要的还是要认字、解字”。

书法领域外,欧阳中石在其他方面诸如哲学、戏曲等亦表现不俗。大学期间,他主修逻辑专业,曾从金岳霖等前辈学者问学,成绩优秀,其后,参加了国家“六·五”项目五卷本《中国逻辑史》的编写,担任隋唐至明部分;此外,还有《中国逻辑史资料选·先秦卷》(合著)、《逻辑》(主编)、《中国逻辑思想史教程》(合著)等。

艺术是相通的。他坦言,哲学的学习对于他的书法研究是大有裨益的,他时常将哲学的思考方法用于书法的研究之中。他认为,写书法和做人是一个道理,要专一,不能贪多。他主张初学书法者只写一个字,这个字写好了再写另一个,顶多写五个字,把这五个字弄通就行。“我说的都是通俗的话,但其实都是哲学道理。”他说。

戏曲的学习缘于一次偶然。1943年,欧阳中石在同学家偶然唱了一首“奚派”的《白帝城》,成想奚啸伯就在屋内,当即收他为弟子。之后的几十年間,两人情同父子,始终保持书信往来,直至奚啸伯逝世。奚啸伯逝世后,作为嫡传弟子的欧阳中石对于“奚派”艺术的完善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

欧阳中石曾直言,这些老师是他“人生中最大的骄傲”,他常说“尽管这些老师教育我的时间有长有短,但他们给予我的惠泽是无限的。”

“普普通通”教书匠

外界称欧阳中石为“书法家”“艺术大师”,但他更习惯称自己为“教书匠”,“我一辈子就干这个,从读完书就开始教书,是地地道道的教书匠,而且从小学、中学、大学……从最底层教到最高层,我还不就是个教书匠吗?”

的确,论教学,没有人比他更全面。早在1948年中学毕业,欧阳中石就在济南教小学,直到考进大学。1954年,欧阳中石大学毕业,开始在中学从事基层教育工作。

为师七十余载,从小学到大学,他几乎教遍了各个年级。在长期从事中学教学的实践中,欧阳中石对语文教学中长期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积极深人的思考,运用他敏锐的目光和明辨的思维,以及对中国语言文字独到而深刻的理解,提出了一套科学的语文教育改革方案,并在中学试点,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1981年,欧阳中石被调到北京师范学院(现为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系,走上了书法教育之路。那时,中国书法教育正处于逐渐复兴之时,欧阳中石与当时许多的有识同道共同承担了一个艰巨而又伟大的历史任务——开辟高等书法教育。他首先为在书法艺术复兴时期不懈追求的众多有志青年开办了成人书法大专班,首批向全国招收近百名学生,以后又发展了本科、硕士教学领域。他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中国书法教育中,“中国的书法教育事业不是个人的事业,我愿意和朋友们一起来推动它向前发展。”

在他和同事们的不懈努力之下,1993年,首都师范大学设立了美术学(书法教育)博士点;1998年,首都师币范大学又设立了书法博士后教学点,成为我国高校第一所从博士后、博士、硕士到本科、大专完整的中国书法教育体系。

回顾书法艺术高等教育之路,欧阳中石自然功不可没。但在他看来,自己不过是尽到了一名教师应有的职责,根本不值一提。正如此前他在《中石自况》诗中所言:“普普通通一教师,平平淡淡自无奇。无奇不意非无意,正是无奇正是奇。”

育人方面,欧阳中石一直强调立德、立学、立言。“书写的品质取决于文心灵性的程度,光有写字的手性是不够的,这是书法的奥秘与要诀。”在欧阳中石看来,文化承传更重要的还在于内涵、品性和精神的延续。学生们都说,先生的教诲从未止步于技法,更在于德行与人格。

2006年,欧阳中石获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一终身成就奖”,后成为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齐白石艺术函授学院副院长,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博士后导师,并继续“奋战”于书法教育之路上,直至逝世。

兢兢业业传承人

“现在是电脑时代了,人们写字的机会少了,写字更成为一门艺术。书法作为中国的国粹如何继承和发扬;书法如何掌握时代的主线,写出思想性等问题,该研究的很多很多。”谈起书法的研究与发展时,欧阳中石感慨万千。

书法艺术的发扬与传承,是欧阳中石心中最大的牵挂。他常对学生说:“汉字是那么美妙,把汉字的魅力、中华文化的魅力推而广之,是我们献给世界的厚礼,也是我一个教书匠的梦想。”

欧阳中石指出,中国书法是闪烁在中华文化之上的绚丽光环,同时也是世界文化的绚丽光环。中国书法艺术把蕴藏在个人身心的思想感情化作了一种有形有色、有声有歌、有节奏有韵律、有神采、有极大震撼力和浓重感情的结晶体。但这有一个前提,就是把“字”“文”“书”三位一体地进行考虑。只有这样,才可能达到上述境界;如果单独地看,就不全面。

他以自己的游历来说明自己的观点。他说,自己通过这种“字”“文”“书”三位一体的思考形式得到了很多了不起的感受。神州大地山河壮丽,他从别人写的字上对“壮丽”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他曾经到过泰山,在山上某处,他发现这个地方太美了,但是却没法说清楚,只是觉得太美了、美极了。就在这时,他发现对面山上有四个大字:“山河源脉。”他看见溪水从山的夹缝里流出来,顺着山流下去,流向了远方;他顺着泰山往南方远远地望去,才发现远处一条白带,那是一条长河。这时他才深刻地理解到“美”:山河源脉就在这儿啊,大江大河都是从这里流出去的,似乎突然对天地之间有了一番新的理解、新的感受。这四个字把藏在他内心深处想表达出来但是无法表达的话替他说出来了,引起了他很深的共鸣。他说,这是诗的“厉害”、语言的“厉害”。他回头再看看这四个字,觉得每一个字都有分量,都写得很好。它们把壮丽的山河展现出来了,把内心里孕育的力量迸发出来了。

他认为,书法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反映时代的需求,这样才能對社会有所裨益。“作字行文,文以载道,以书焕采,赋以生机”,这是他早年所言,后来,他将“赋以生机”换成了“切时如需”。

作为连续五届全国政协委员,20多年来,他以个人名义或与他人联名,提交有关教育、文化、书法等提案97件。他提出应在中小学生中加强书法教育,从对汉字的认知和发扬做起;2011年6月,在他的倡导下,首都师范大学“汉字认知与表现研究中心”成立;2013年,他还作为首席专家为教育部主持制定了《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

用书法艺术展示文化之美,用书法艺术为时代作出贡献。欧阳中石如是说,也如是做。他在许多学校都设有奖学金,却拒绝用自己的名字命名;他还募集200万元设立“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学奖”。而面对各类荣誉,欧阳中石总是一推再推,他常说:“做过了就是最好,干嘛非要记得。”

“中国书法艺术的光大,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你不想让它光大都不可能。”对于中国书法的未来前景,欧阳中石满怀信心。

2020年11月5日,欧阳中石先生因病逝世。对其一生,他曾自评道:“我这一生,概括起来,就三句话:少无大志,见异思迁,不务正业!”但就实际而言,无论是作为书法家,抑或是教育家、戏曲家、哲学家,他都有着不凡的成就。究其一生,他都在为书法教育的发展与弘扬而不懈努力着。躬耕为学、匠心为师、平实为人,这就是欧阳中石一生的真实写照。

猜你喜欢

教书匠首都师范大学书法艺术
父亲宁可的“教书匠”情怀
浅谈书法艺术在群众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A Foregrounding Analysis of E. E. Cumming’s “Buffalo Bill’s”
AComparativeStudyofChineseDreamandAmericanDream—aCaseStudyoftheGreatGatsbyandAmericanDreamsinChina
An Investigation on Chinese Integral Thinking
终身做个“教书匠”
“教书匠”——郭勇与他的书法之路
县官和教书匠
西周青铜器铭文书法艺术探微
为学为师为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