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文关怀护理对耳鼻喉科内窥镜检查患者影响的临床分析

2020-11-25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300140赵群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21期
关键词:耳鼻喉内窥镜关怀

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300140)赵群

目前,由于个人不良生活习惯、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耳鼻咽喉科相关疾病发病率越来越高,包括声带息肉、咽喉肿物、鼻窦炎、鼻息肉、腺样体肥大等[1],已经成为常见病、多发病,而且对患者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在日常耳鼻喉诊疗工作,内窥镜检查,包括动态喉镜、鼻内镜、纤维鼻咽镜等,作为一种侵入性检查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耳鼻喉疾病的检查中,其优势明显,能够清楚了解患者发病部位、肿物大小等的具体情况,而且对疾病诊断提供证据支持。然而在检查过程中,也会面临一些实际问题,比如患者易出现恐惧、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且检查过程中具有不同程度的不适感,甚至无法配合医生完成相应的检查[2],降低依从性,增加了检查难度,以及对检查结果产生一定影响。因此,本文旨在耳鼻喉内窥镜检查护理中应用人文关怀护理,观察并分析其研究结果,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4月~2019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进行耳鼻喉内窥镜检查的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0例,即常规护理组,其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18~68岁,平均年龄(40±5.16)岁。观察组50例,即人文关怀护理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人文关怀护理,其中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20~70岁,平均年龄(41±5.04)岁。排除标准:心理及精神疾病患者、特殊时期(哺乳期、妊娠期)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附表1 干预前后两组SAS、SDS评分比较(±s,分)

附表1 干预前后两组SAS、SDS评分比较(±s,分)

组别 SAS SDS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n=50) 51.22±5.06 42.68±4.36 48.66±4.78 41.03±4.09观察组(n=50) 51.31±5.08 30.13±2.97 48.73±4.83 28.56±2.77 t 0.026 6.864 0.011 7.022 P>0.05 <0.05 >0.05 <0.05

附表2 干预前后两组满意度及配合度评分比较(±s,分)

附表2 干预前后两组满意度及配合度评分比较(±s,分)

组别 满意度 配合度对照组(n=50) 88.5±5.56 87.6±5.71观察组(n=50) 92.35±5.54 91.6±3.38 t 4.027 2.133 P 0.001 0.034

1.2 研究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性护理,告知患者根据耳鼻喉内窥镜检查流程,之后进行内窥镜检查。

1.2.2 观察组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人文关怀护理:①检查前:第一,加强人文交流沟通,护士对患者态度热情诚恳,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耐心询问患者基本情况,全面了解病情,将内窥镜的具体情况向患者进行详细说明和介绍,让患者全面认识内窥镜。第二,提前告知患者检查时可能出现不良反应,甚至播放舒缓的音乐,放松心情。对于出现负面情绪的患者,及时疏导,进行针对性干预,消除患者不良情绪。②检查中:第一,护士在医生指导下帮助患者取正确及舒适体位,向患者展示未拆封消毒器械,以消除患者的卫生顾虑,过程中操作尽量轻柔,防止患者因疼痛而出现应激反应。第二,注意保护患者隐私部位,要适时询问检查感受,应对随时不适的表现,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全程密切关注,以提高内窥镜检查的效率。③检查后:内窥镜检查完成后,对患者进行约15分钟的观察,确认无异常后方可回病房。对局部麻药的后续作用及表现向患者讲解,告知其部麻木感会在1~2小时后消失,在此期间要避免进食,以预防出现呛咳。对于有些患者可能会因局部黏膜损伤而出现的少量出血情况,告知患者不必过于担忧,数小时后会自行恢复。如果鼻腔出血量过多,及时告知护理人员并及时进行处理。

1.3 观察指标 ①采取问卷调查方式,两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3]、抑郁自评量表(SDS)[4]评估两组焦虑、抑郁的程度,SAS分界值为50分,SDS分界值为53分,分值越高表示焦虑、抑郁程度越严重。②满意度评估。采用平均护理满意度量表(SNCS)[5]来评估护理满意度,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护理满意度越高。③根据患者检查中的表现,由护士及检查医师评估患者配合度,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护理配合度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方式干预前后SAS评分、SDS评分对比 干预前,两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在SAS评分、SDS评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附表1所示。

2.2 两组护理方式满意度对比 满意度及配合度对比发现观察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人文关怀护理更容易让患者接受,检查过程中配合程度更好,并且能够取得良好的护理服务满意度。如附表2所示。

3 讨论

目前,临床上采用的生物-心理医学模式逐渐取代了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其对每个人的心理影响存在着较大的不同,应尊重个体化差异,有针对性地给予护理干预。坚持“以人为本”思想护理模式成为临床护理发展的主要趋势,其中人文关怀更为重要。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将人本理念为核心,改变传统被动护理为主动护理,重视病人的感受,尊重病人的诉求与意见,让病人参与至临床护理中,增加护理工作的认同感。本次研究表明,满意度及配合度对比发现观察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取人文关怀护理的让患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检查的目地、检查过程以及提高在有不适感时候自我调整的能力,同时对护理服务的给予正面评价,提升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在耳鼻喉科绝大部分患者对内窥镜检查缺乏一定的认识,加之对侵入性检查方法的恐惧,难免会产生负面的不良情绪,对诊疗工作带来不利,因此提前为患者做好各方面考虑,通过与患者进行积极主动地沟通与交流,加强健康教育宣传,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引导患者释放心理压力,能够以更加积极的心态投入到检查治疗当中。从检查准备、检查过程与检查结束三方面切入,要保持病人躯体的舒适,协助平衡病人的心理,解决患者切实的问题,从而取得患者家庭和社会的协调和支持,增加患者依从性,提升检查效率。本研究显示,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在SAS评分、SDS评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患者在人文关怀护理下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得到很好的调整,使患者现实需求得到更好的满足,提升了护理效率及质量。

因此,对耳鼻喉内窥镜检查的患者进行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具有重要意义,亦有助于对诊疗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的帮助,同时可以提升护理服务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

猜你喜欢

耳鼻喉内窥镜关怀
鼻窦内窥镜在耳鼻喉病变临床诊治中的应用分析
舒适护理在鼻内窥镜术后鼻腔填塞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一种具有附加内窥镜功能的医疗管
电子内窥镜临床评价要求探讨
内窥镜技术研究进展
感悟关怀厚望 立志跟党前进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在耳鼻咽喉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
耳鼻喉急性感染及术后疼痛的临床治疗分析
耳鼻喉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感染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