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发热门诊预检分诊工作方法研究

2020-11-25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423000廖雅玲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21期
关键词:门诊发生率肺炎

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423000)廖雅玲

现阶段,国内外均处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关键时期,每日新增病例较多,以发热为典型临床表现之一,多数发热患者发现体温异常升高,往往选择立即到院就诊,但因每日就诊病例数量巨大,如何快速、准确完成预检分诊工作可谓医学界研究热点之一[1]。近期,我科就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发热门诊预检分诊工作方法进行了研究、优化处理,在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水平上取得良好效果,为证明优化预检分诊方法的可行性,现开展分组对照试验,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分诊时间、候诊意外以及医疗纠纷事件发生率差异,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研究接受了医院伦理学委员会监督,以2020年2月~3月期间收治的200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1)纳入标准:①患者均存在发热等症状,结合实验室检查、病毒核酸检测等确诊为新冠肺炎;②患者的语言交流和认知能力正常;③均为门诊收治病人。(2)排除标准:①因其他疾病发热者;②合并躁狂症等精神病者;③年龄不足14周岁。

按分诊时间不同将本组新冠肺炎患者分成对照组、研究组,各1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发热预检分诊模式,男52例,女48例;年龄为19~77岁,平均年龄为(49.62±4.27)岁;文化程度:小学13例,初中22例,高中46例,大学19例。研究组采取优化预检分诊方法,男51例,女49例;年龄为20~77岁,平均年龄为(49.69±4.22)岁;文化程度:小学11例,初中23例,高中47例,大学19例。两组患者年龄、文化程度和性别分布等资料参数均保持了同质性(P>0.05),可作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按常规发热预检分诊模式,即引导患者到预检分诊处检测体温、询问发热病史、登记信息等。

研究组:采取优化预检分诊方法,具体流程如下:(1)预检分诊前准备工作。①选取2~3名接受过专业培训的护理人员,进行新冠肺炎病毒感染知识学习,并展开针对性测试,采取末位淘汰制度,使其充分了解新冠肺炎传染方法、易感人群、临床症状以及消毒隔离方法等。②对护理人员进行沟通技巧培训,使其具备严谨的工作执行力,可使用文明用语,正确、规范预检,发现新冠肺炎患者后能够快速隔离、引导治疗。③将预检分诊的标识牌置放在导询台,配备快速问题检测仪、一次性口罩,在醒目处增加宣传画报,宣传新冠肺炎的预防方法和各种知识,并提供开水、纸杯、报纸等,便于预检人员能够有序就诊。(2)预检分诊方法。①预检方法。护理人员应利用红外线温度测量仪,对来院就诊患者展开体温测量,并依据患者主诉、身体特征判断是否发热。若疑为新冠肺炎患者则引导至分诊处,做好预检知识的宣传工作,减轻其心理焦虑情绪;②分诊方法。深入了解就诊患者心理和身体特征,询问患者病史、职业史、流行病学史等,运用自身知识进行初步判断,对于非新冠肺炎患者,应引导其到相应挂号室就诊,反之则发放一次性口罩,指导其佩戴好,并立即引导患者到新冠肺炎门诊挂号就诊,与医护人员交接后立即返回门诊接诊。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的接诊时间、分诊时间,统计两组候诊意外以及医疗纠纷事件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包,统计学差异表示为P<0.05;接诊时间、分诊时间等计量资料表示以均数±标准差(±s)行t检验,候诊意外以及医疗纠纷事件发生率等计数资料表示以百分比(%)行X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接诊时间、分诊时间 研究组患者的接诊时间、分诊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详见附表1。

附表1 两组患者的接诊时间、分诊时间比较(n=100,min,±s)

附表1 两组患者的接诊时间、分诊时间比较(n=100,min,±s)

组别 接诊时间 分诊时间研究组 13.38±2.72 0.39±0.05对照组 23.58±3.14 2.64±1.12 t 24.553 20.069 P 0.000 0.000

2.2 两组候诊意外以及医疗纠纷事件发生率 研究组候诊意外以及医疗纠纷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附表2。

附表2 两组候诊意外以及医疗纠纷事件发生率比较(n=100,%)

3 讨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作为一种新兴病毒感染肺炎,传染性较强,首先发现于我国武汉,简称为“新冠肺炎”,在2020年1月12日由世界卫生组织命名,并被国家疾病防控中心纳入了乙类传染病范畴中,要求应用甲类传染病防控手段[2]。众所周知,发热为新冠肺炎的最突出症状表现,但进一步确诊需要采取病毒核酸检测方法等,但我国目前正处于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期,每日因发热就诊的人群数量庞大,要求医护人员快速完成预检分诊工作[3][4]。

传统临床上采取常规发热预检分诊方法的针对性不强,且存在被动、紧迫感不足、浪费抢救时间、沟通不充分等弊端[5]。为此,我科提出了优化预检分诊方法,是在前者基础上进行整合、删减、重新设计而成的,目标是提高工作效率与服务质量水平。首先,我科从完善预检分诊前准备工作方面着手,包括护理人员技能培训、备齐检测工具等,节省分诊时间;其次,以节省时间为目标进一步优化预检流程、分诊流程,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此外,在预检分诊期间重视心理疏导工作,改善候诊环境,避免候诊人员因焦躁、紧张等情绪而出现意外情况或医疗纠纷事件。结果提示:研究组患者的接诊时间、分诊时间均较短,而候诊意外以及医疗纠纷事件发生率较低,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直观体现了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发热门诊中优化预检分诊方法的可行性。

综上所述,建议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发热门诊预检分诊中采取优化预检分诊方法,可借鉴。

猜你喜欢

门诊发生率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四)
衰弱老年人尿失禁发生率的meta分析
急诊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昏迷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门诊支付之变
护理干预对吸附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犊牛肺炎巧防治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小知识
一分钟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