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长期单一使用抗精神病药物肝功能变化及临床意义分析

2020-11-25河南省安阳市第七人民医院455000王雅楠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21期
关键词:肝胆精神病肝功能

河南省安阳市第七人民医院(455000)王雅楠

精神分裂症是以精神活动不协调、情感、思维、行为等多方面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临床常见精神类疾病,具有起病缓慢、病程长、易反复迁延等特点,且发病时多伴有代谢异常等疾病,治疗难度较大,易对家庭及社会造成严重负担[1]。长期口服抗精神病药物是目前临床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主要方式,但临床实践研究表明,长期用药易对患者机体产生一系列副作用,尤其以肝损伤最为显著,进而影响患者预后恢复[2]。目前临床在长期单一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肝功能影响程度方面尚无统一定论。本研究选取我院1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分析长期单一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肝功能的影响,为临床监测方案制定提供有效数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我院长期单一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用药时间≥1年)的1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用药时间>5年的82例列为A组,将用药时间1~5年的68例列为B组,另选取同期80例健康体检者列为C组。A组男44例,女38例;年龄26~75岁,平均(51.51±11.62)岁;B组男37例,女31例;年龄28~76岁,平均(52.19±11.53)岁;C组男43例,女37例;年龄27~74岁,平均(50.65±11.61)岁。三组性别、年龄均衡可比(P>0.05)。另以55岁为界点分别将A组、B组患者分为两个亚组,其中A1组(≥55岁)31例,A2组(<55岁)51例;B1组(≥55岁)27例,B2组(<55岁)41例。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①纳入标准:A、B组均存在精神分裂症病史,且单一使用利培酮、奥氮平、阿立哌唑、齐拉西酮、喹硫平等抗精神病药物治疗1年及以上;C组均为健康体检者且无抗精神病药物史。②排除标准:肝肾疾病史;酒精、药物依赖史;合并胆囊疾病;血液系统疾病。

1.3 方法

1.3.1 肝功能检查 采集晨空腹肘外周静脉血约5ml,离心分离上层血清,采用迈瑞BS-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所有操作均由高资质检验专科人员依照仪器及试剂盒说明书严格执行。

附表1 三组肝功能比较(±s)

附表1 三组肝功能比较(±s)

组别 例数 TBIL(μmol/L) ALT(U/L) AST(U/L) GGT(U/L)A组 82 23.96±2.92 44.61±5.01 44.18±5.11 53.89±5.52 B组 68 18.61±2.85 24.65±4.16 24.23±4.05 28.75±4.94 C组 80 10.81±2.66 15.63±4.18 20.07±3.08 21.45±4.61 F 447.020 882.025 762.812 914.699 P<0.001 <0.001 <0.001 <0.001

附表2 不同亚组肝胆异常检出率比较[n(%)]

1.3.2 肝胆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检查前1晚以清淡少渣饮食为主,进食10h以上,于空腹状态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GE Logiq5)进行仰卧位、左侧卧位、右侧卧位等多切面多角度全面扫查,探头频率设置为2~5MHz,记录肝胆异常情况。所有操作均由高资质影像科医师依照操作流程严格执行。

1.4 观察指标 ①三组肝功能(血清TBIL、ALT、AST、GGT水平)。②A1、A2组肝胆异常检出率。③B1、B2组肝胆异常检出率。

1.5 统计学处理 通过SPSS21.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多组间比较以单因素方差进行分析,两两比较以LSD-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肝功能 A组血清TBIL、ALT、AST、GGT水平均高于B组、C组(P<0.05),见附表1。

2.2 肝胆异常检出率 A1组肝胆异常检出率为80.65%,高于A2组19.61%,B1组肝胆异常检出率为33.33%,高于B2组7.32%(P<0.05),见附表2。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属严重型精神病,与自身心理、遗传、社会环境、内分泌状态等因素相关,具有病程长、不稳定及易复发性[3]。利培酮、奥氮平等均是临床治疗精神分裂症代表性药物,患者需长期服药以维持稳定状态。抗精神病药物主要通过肝酶催化分解代谢,长期服药可增加肝脏负担,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4]。此外,肝脏属机体新陈代谢主要场所,肝功能受损还可对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

本研究对长期单一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健康体检者肝功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A组血清TBIL、ALT、AST、GGT水平均高于B组、C组(P<0.05),说明长期单一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可对肝脏造成损伤,影响其正常功能,且随着用药时间延长,患者肝脏代谢紊乱程度越高。因此,临床治疗时应注意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肝功能的影响,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尽量避免长期用药,以减轻肝脏负担。此外,本研究对不同年龄阶段精神分裂症患者肝胆异常检出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显示,A1组肝胆异常检出率为80.65%,高于A2组19.61%,B1组肝胆异常检出率为33.33%,高于B2组7.32%(P<0.05),说明长期单一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内分泌代谢状态影响较大。随年龄增长,患者脏器功能逐渐衰退,因此,肝胆异常检出率也随之增加。临床研究发现,大部分精神分裂症患者本身合并有血脂、血糖代谢异常等多种代谢障碍性疾病,长期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可对肝脏运转、代谢脂类的作用产生影响,加重血脂代谢紊乱状态,进而使大量脂肪淤积于肝脏,且随年龄增长,肝脏代谢功能进一步退化,因此使脂肪肝发生率明显上升[5]。抗精神病药物还具有抗胆碱功能,可显著抑制胆囊平滑肌收缩力,影响胆汁正常排出,进而使肝脏细胞出现坏死、变性等,大量胆汁滞留还可对上皮细胞产生刺激作用,增加胆囊息肉风险[6]。同时,脂质代谢异常还可对胆汁性质及组成成分造成影响,增加胆汁中胆固醇水平,是导致慢性胆囊炎发病的重要原因。肝胆彩色多普勒超声可通过不同切面扫描有效检出精神分裂症患者肝胆异常情况,在肝脏损伤评估中具有重要作用,临床实施治疗期间应定时复查患者肝功能及超声检查,以有效监测其肝脏状态,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措施改善肝脏异常。

综上所述,长期单一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肝功能影响明显,且用药时间较长、年龄较大患者肝胆异常检出率明显增加,定期监测患者肝功能、进行肝胆超声检查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是提高整体治疗效果的重要保障。

猜你喜欢

肝胆精神病肝功能
吴盂超:肝胆医学创始人的创新灵感
肝功能报告单解读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
完形填空专练(五)
不同胎龄、不同出生体重新生儿的首次肝功能指标的差异性
新冠患者合并肝功能损害较普遍
精神病
都有精神病
敬民深处见肝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