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阴道微生态异常与高危型HPV感染和宫颈病变的关系

2020-11-25河南省平顶山市湛河天成妇科门诊部467000秦明芳尹勤甫廖丙丽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21期
关键词:酵母菌细菌性感染率

河南省平顶山市湛河天成妇科门诊部(467000)秦明芳 尹勤甫 廖丙丽

宫颈癌是常见妇科恶性肿瘤,随着生活习惯、环境变化,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对女性生命健康造成威胁。相关研究已证实,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与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1]。大多数HR-HPV感染者可以依靠自身免疫功能将HPV清除,5%~10%患者无法对病毒进行清除导致阴道内感染,最后阴道内皮细胞发生增生、癌变,因此完善并提高宫颈癌早期筛查手段,对女性生命健康意义重大[2]。阴道微生态处于一个动态平衡;同时,相关研究报道[3],妇科疾病的发生与阴道微生态平衡之间存在相关性。因此本次研究旨在探讨阴道微生态异常与高危型HPV感染和宫颈病变的关系,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7月~2019年10月来我院进行宫颈病变筛查患者530例,根据是否发生宫颈病变将其分为宫颈正常组(n=434)和宫颈病变组(n=96)。纳入标准:经宫颈细胞病理学检查确诊为宫颈病变者;近一个月内未接受阴道冲洗治疗或使用抗菌药物者;患者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合并免疫系统疾病者;精神障碍无法正常交流者;月经期间或阴道不规则出血者;依从性差者。宫颈正常组,年龄25~55岁,平均(36.21±5.10)岁。宫颈病变组,年龄24~57岁,平均(36.35±5.13)岁。两组一般资料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可以进行比较分析。本研究已通过我院医学伦理会审核通过。

1.2 阴道微生态及病原学检测 纳入患者均进行阴道微生态检查:使用生理盐水对外阴进行清洗,以无菌扩阴器对阴道、宫颈进行显露,用棉签采集阴道分泌物,严格按照试剂盒操作说明书进行操作,检测阴道分泌物指标判断阴道平衡状态;另取无菌棉签采集宫颈管1.5cm处分泌物,沿着同一方向转动一圈,停留10s后,取出棉签送生物学检查。

1.3 宫颈细胞学检查 采用采样器在患者宫颈外口部位刷取脱落细胞组织,采用液基薄层细胞学方法(TCT)进行检测,将采取组织装入保存液中,制片后进行固定染色。判断标准[4]:TCT(+)包括:腺癌、鳞癌、高级别鳞状上皮病变、低级别鳞状上皮病变、意义不明的非典型鳞状细胞、意义不明非典型腺细胞。检测结果正常或炎症反应为TCT(-)。

附表1 阴道微生态异常与宫颈病变的关系[n(%)]

附表2 HPV感染与阴道微生态的关系[n(%)]

1.4 HPV感染的检测 HPV采用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进行检测,严格按照试剂盒标准操作,检测HPV分型包括16、18型,及其他HPV亚型(68、66、59、58、56、52、51、45、39、35、33及31)。

1.5 统计学方法 上述数据应用SPSS20.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宫颈病变与阴道微生态异常的关系 纳入的530例患者中阴道微生态异常发生率为49.43%(262/530),宫颈病变组假丝酵母菌、需氧菌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发生率为46.88%、30.20%、80.20%,显著高于宫颈正常组的5.76%、4.83%、13.36%(P<0.05),两组滴虫发生率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见附表1。

2.2 宫颈病变与HPV感染的关系 纳入的530例患者中,HPV阳性感染率为29.81%(158/530),其中HPV16型感染率为15.47%(82/530),HPV18感染率为4.15%(22/530),其他型感染率为10.19%(54/530)。宫颈正常组HPV阳性率为20.50%(89/434),宫颈病变组为71.86%(69/96),两组HPV阳性感染率之间差异显著(χ2=99.134,P<0.05)。

2.3 HPV感染与阴道微生态的关系 HPV(+)组假丝酵母菌、需氧菌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发生率为25.32%、17.72%、50.63%,显著高于HPV(-)的8.33%、5.37%、13.44%(P<0.05),两组滴虫发生率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见附表2。

3 讨论

宫颈癌是女性第二常见恶性肿瘤,HPV感染结局的转归与患者阴道平衡状态、自身易感因素及病毒自身相关;若患者感染HPV后,经阴道自我清除能力,则可以将感染病毒消除,若清除失败会增加宫颈癌风险[5]。本次研究中纳入的530例患者中,HPV阳性感染率为29.81%(158/530),宫颈正常组HPV阳性率为20.50%(89/434),显著低于宫颈病变组的71.86%(69/96),表明HPV感染与宫颈病变之间存在关系。

在女性正常阴道内存在不同数量级类别的微生物菌群,作为机体免疫的一部分,菌群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依存,对维持阴道微生态平衡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乳杆菌作为优势菌可以维持阴道环境正常[6][7]。研究报道[8],阴道微生态发生异常与宫颈上皮内瘤变及细菌性阴道病存在关系。机体免疫功能的维持需要依靠自身阴道微生态平衡,若免疫功能及内分泌功能发生紊乱,阴道微生态平衡被打破;乳酸杆菌受到抑制,对外界入侵病毒清除能力下降,增加阴道炎症及HPV感染风险,最后发展为宫颈病变。有学者报道[9],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复发会增加HPV感染发生率。研究报道,需氧菌性阴道炎与HPV感染存在相关性。本次研究,纳入的530例患者中阴道微生态异常发生率为49.43%(262/530),宫颈病变组假丝酵母菌、需氧菌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发生率为46.88%、30.20%、80.20%,显著高于宫颈正常组的5.76%、4.83%、13.36%,表明阴道微生态发生异常会增加宫颈病变发生率。同时本次研究结果表明HPV(+)组假丝酵母菌、需氧菌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发生率为25.32%、17.72%、50.63%,显著高于HPV(-)的8.33%、5.37%、13.44%,表明阴道微生态平衡紊乱与HPV感染及宫颈病变之间存在相关性。

综上,阴道微生态异常与高危型HPV感染和宫颈病变之间存在相关性。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可以增加对宫颈病变患者阴道微生态的调节治疗,可降低宫颈上皮细胞损伤,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酵母菌细菌性感染率
历史上那些骇人的细菌性传染病
长孢洛德酵母菌致腹腔感染1例
英国:55岁以上更易染疫
米卡芬净对光滑假丝酵母菌在巨噬细胞内活性的影响
全国1 200例VVC致病菌的常见抗真菌药物MIC分析
棚菜出现各种“烂” 重防细菌性病害
健康女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状况研究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为什么酵母菌既能做面包也能酿酒?
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调查研究